天道吧 关注:29,607贴子:234,867

“五台山论道” 应注意的细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到吧友在探讨五台山一段,我也上来胡说两句。
------------------
五台山这段情节作者是花了一番功夫的,书中设定了很多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
比如,为什么智玄接待丁元英先是在明心阁,然后才到挂有“清静自在”匾额的茗香阁,而不是只在一个地方完成这个情节? 通常认为这只是智玄先试探丁,丁通过测试后才有更高规格的招待。这是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这段情节依次第而设定的,先是明心,后是见性。
--------------------
佛家无论哪个宗派,都是“知、解、行、证”次第而修的,也就是明心、见性、开悟、证果的过程。开悟,首先要明心见性,而明心与见性是有区别的。
从修持上说,明心是修止,见性是修观。
从事理上说,明心偏于理,见性偏于事。
从修为上说,明心仅是去无明而执空;见性是见其自性本来无一物,无尘可染,是空有不执。
---------------------
前半部分双方从参《悟》这一话头而切入,探讨佛理,话藏机锋,是试探过招的一步,即是明心的阶段。而这个阶段,丁元英显然是过关的,一句“袈桬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已然心如明镜,了无所住,直指佛法真谛。然而这里面还有个红尘与清静自性的分别心,还有垢与净之二法。因此从智玄的角度看,认为这首《悟》里边执于一个空性可得,偏于小乘,故说“离得道只差半步”。
为什么半步却“难于登天”? 佛家有言:”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执空如介子许。” 从大乘法门来说,执空最容易落入顽空境界,认为有一空法可得,有一佛可成,产生“法我执”。而大乘是依不二法门,是不垢不净的无分别境界。
---------------------
后半部分“进门就看见墙上挂着一副横幅,上面写着‘清净自在’”这句是表法的,即是见性,照见清净自性。 这部分具体内容也是偏于探讨探讨王庙村的事情。
智玄说丁元英差半步,这半步如何跨越?其实就在智玄后面修改的那九个字之间。 修改后区别在哪? 韩楚风一语中的,“无证而证”,即是无住而住,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乘佛法不仅是自度,而是讲究普度众生的,而众生根性高低有别。以智玄的境界,自然也知道袈桬本无清静,也知道佛家其实并没有凡夫所理解的真经或神通或有求必应保佑人的能力,但却还要“务取真经”,因为这是对应众生根性,“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以能让迷者进步为真经。
------------
当然,丁的《悟》是有另一层次的深义,并非停留于表面,之后再引出的交锋,这里就先不具体展开细说了。


IP属地:湖南1楼2019-02-17 12:59回复
    谢谢分享~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2-17 16:08
    回复
      谢楼主教诲!但有一点略持不同观点:(。。。因此从智玄的角度看,《悟》偏小乘,故说离得道只差半步。。。)
      这样解释是出于认为小乘是修大乘的基础的,既先修小乘而后起修大乘的观点。
      其实不然,小乘观三法印 ,大乘观实相印。小乘修出世心,独善其身。大乘修入世心,兼济天下。所以无论小乘大乘,修得正果便都是得道。故愚以为智玄说丁离得道差的这一步,不是大小乘之分别,乃是非出世者有出世心便无普渡众生之念。如此不得圆满之道。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2-17 22:27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2-18 06:06
        回复
          什么是“觉”?什么是“悟”?麻烦有大成就的大师解释一下。


          IP属地:湖南5楼2019-02-20 18:34
          回复(9)
            风哥,世外,几位大佬,这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我自认为自己明白了。但这个“其心生而无所住”有所明了但也似懂非懂。以你们的学术话语来聊一下,我这野路子出身的情况你们也了解!


            IP属地:山东6楼2019-02-20 23:09
            收起回复
              佛学上我是学前班水平,我说下我的理解。错了请指证。应无所住是非无,而生其心是非有。所以无论是否正反颠倒,这句话的意思都是非有非无。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2-20 23:43
              收起回复
                比如:四海为家。这可以理解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某种意义上说是无所住,但是却处处皆是家,这就是生其心。 反之,四海皆为家,即居无定所,是无所住。
                这只是个不恰当的比喻,仅供参考,言语道断。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2-21 09:08
                回复
                  道家也有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相近的内容。
                  如道德经第二章 “圣人处无为之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这不有、不恃、不居 都是与不住相通,只是用在具体的不同方面,总的来说,都是不住而住的理念。


                  IP属地:湖南9楼2019-02-21 09:16
                  收起回复
                    无所住而生其心,我的理解是,空性(无所住),才可察,当下可住之处,即心生之处。然而空性真的空了吗?真的空就是顽空,那是偷心不死。没了前进动力,离退转也就不远了。所以在空性中始终要有一盏似有若无的长明灯。那盏灯即是其心生,即是前进的方向。所以,其心生而无所住,才有,无所住而生其心。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一种正循环,成就君子的自强不息!那些认为讲自强是假大空的来来来!我在这等着


                    IP属地:山东10楼2019-02-21 11:31
                    收起回复
                      接世外:
                      什么是住念住心,住因住果呢? 就是住相,是住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住于自己的意识妄念而造作。
                      比如,世间那些表面上烧香拜佛的人,很多就是有信无证。对于布施,他们觉得造了烧香、磕头、捐钱、建寺庙、放生这些因,就能攒越多的功德,死后可以得往生极乐的果,所以他们贪著其事,心里有个我在和佛做交易。这就是住因住果,住念住心。 其实这样并无半分功德,真正的功德就是放下这些意识心的造作。
                      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怎么样的呢? 是不住相布施。也就是要做到“三轮体空”,即无能布施之人,无布施之物,无受施对象。 捐钱也好、帮助别人也好、拜佛也好,都没有一个“我在布施”、“我在帮助他人”“我在做功德”之念,不住因,也不求果,自然而然的为之,而无我在为这一念。
                      这就是无所住。


                      IP属地:湖南11楼2019-02-21 18:29
                      收起回复
                        这里再用【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悠悠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这两句词,从无所住的角度进行个人片面的解读一下。
                        ----
                        《金刚经》言: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这就是无所住的一个层面。
                        ----
                        【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 这里也有不住的成分, 无法相,即不住法相。
                        袈裟本无清净,不代表出家持戒修行就是进入清净地了,也不代表处在市井红尘中生存就在轮回中。清净和不清净,就在于这个菩提心。 心净,即佛土净,即使身在市井红尘,也是当下生在西方极乐。心不净,就算身披袈裟远离红尘,也只是迷信、贪执,无端造作,是痴人说梦。 ( 当然,真正的清净中,这个垢净的分别其实也是不存在的,这只是依俗谛说。)
                        ----
                        但【悠悠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 这就住非法相了
                        既然红尘不染性空,那袈裟会染性空吗?自然也不会,怎么会“都是”痴人说梦呢? 悠悠古刹千年钟,对于迷信者来说是痴人说梦,但对于真正修佛和传法的人而言,这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知”的度人手段,是以贪制贪,以幻制幻的善巧。 所以智玄才修正说“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各取所需,只要能让人一念清净,就是正法,就是真经,这悠悠古刹千年钟所在之处就是清静之地。 既是垢,也是净,既不垢,也不净。


                        IP属地:湖南12楼2019-02-21 18:53
                        收起回复
                          谢谢分享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9-02-21 23:04
                          回复
                            感谢细说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9-03-25 12:07
                            回复
                              6


                              来自手机贴吧21楼2019-04-10 20: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