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棋楠及棋楠各结的记载,从能查到的有一定价值的古籍中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
1、明费信撰《星槎胜览》首次记录了棋楠,原文:“占城国。。。棋楠香在一山所产,酋长差人禁,民不得采,犯者断其手"。
2、明宋诩《宋氏家规部》原文:“伽南香有生结、熟结、金丝结,有斑点曰鹧鸪斑。熟结如沙糖,软*,自发香者为贵”。
3、明郎瑛《七修类稿》原文:“奇蓝香出占城国,志书皆书奇南二字,星槎胜览书棋楠二字,问之人人不知也。咋见潘希曾使安南,得其国之所赐书物,录之于稿乃奇蓝二字,想志等书传写之讹也”。
4、明黄衷《海语》原文:“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蚁食石蜜,归而遗于香中,岁久渐渍,木受蜜气,结而坚润,则香成矣。其香木未死,蜜气复老者谓之生结,上也。木死本存,蜜气凝于枯根,润若饧片谓之糖结,次也。其称虎斑结金丝结者,岁月既浅,木蜜之气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为下耳…”。
5、明项元汴《蕉窗九录》原文:有糖结伽南,锯开上有油如饴糖,黑白相间,黑如墨,白如糙米,焚之初有羊羶微气。有金丝伽南,色黄止,有绺若金丝。惟糖结为佳”。
6、明文震亨《长物志》原文:“一名奇蓝又名琪楠(王字边打不出),有糖结、金丝二种,糖结面黑若漆,坚若玉,锯开有油若糖者最贵。金丝色黄,上有线若金者次之。此香不可焚,焚之微有羶气”。
7、明谷泰《博物要览》原文:伽楠香一名奇南香,生安南国及海外琼崖诸卅,树如沉香而香有品第,以绿结为上,色微绿而香质甚软。以指甲掐之即陷,少倾香膠即刻生满。其次糖结,香亦软柔,色带黄紫,其香有膠润如糖粘者。其次名金丝,香质渐硬,周身色黄,有绺丝如金,故名。最下为虎斑香,质黑硬有纹如虎斑,故名”。
8、明周嘉胄《香乘》原文:奇蓝香,上古无闻,近入中国,故命字有作奇南、茄蓝、伽南、奇南、棋楠(王字边打不出)等不一,而用皆无的据,其香有绿结、糖结、蜜结、生结、金丝结、虎皮结”。
9、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原文:“其色如鸭头绿者名绿结。掐之痕生,释之痕合,挼之可圆,放之仍方,锯则细屑成团又名油结”。
10、清盧之颐《木草乘雅半偈》原文:“熟结、生结、虫漏、脱落四品虽统称奇南结,而四品之中又各分别。油结、糖结、蜜结、绿结、金丝结,为熟、为生、为漏、为落,井然成秩耳”。
综上,明代古籍中几乎未见“蜜结”之记载,惟见明末周嘉胄《香乘》中有蜜结与绿结、糖结、生结、金丝结虎皮结排列在一起,但并无具体描述(其他各结在明古籍中各有论述)。清之后又有“油结”一说,亦有描述。清末《本草乘雅半偈》中再现蜜结,但也未见描述。
需要说明一点,明清文人描述棋楠的笔记杂文很多,但大都抄录了《海语》《香乘》和《广东新语》等,价值不大。
猜想:蜜结应为油结和糖结之间的一种状态。
欢迊探讨!

1、明费信撰《星槎胜览》首次记录了棋楠,原文:“占城国。。。棋楠香在一山所产,酋长差人禁,民不得采,犯者断其手"。
2、明宋诩《宋氏家规部》原文:“伽南香有生结、熟结、金丝结,有斑点曰鹧鸪斑。熟结如沙糖,软*,自发香者为贵”。
3、明郎瑛《七修类稿》原文:“奇蓝香出占城国,志书皆书奇南二字,星槎胜览书棋楠二字,问之人人不知也。咋见潘希曾使安南,得其国之所赐书物,录之于稿乃奇蓝二字,想志等书传写之讹也”。
4、明黄衷《海语》原文:“香品杂出海上诸山,盖香木枝柯窍露者,木立死而本存者,气性皆温。故为大蚁所穴,蚁食石蜜,归而遗于香中,岁久渐渍,木受蜜气,结而坚润,则香成矣。其香木未死,蜜气复老者谓之生结,上也。木死本存,蜜气凝于枯根,润若饧片谓之糖结,次也。其称虎斑结金丝结者,岁月既浅,木蜜之气尚未融化,木性多而香味少,斯为下耳…”。
5、明项元汴《蕉窗九录》原文:有糖结伽南,锯开上有油如饴糖,黑白相间,黑如墨,白如糙米,焚之初有羊羶微气。有金丝伽南,色黄止,有绺若金丝。惟糖结为佳”。
6、明文震亨《长物志》原文:“一名奇蓝又名琪楠(王字边打不出),有糖结、金丝二种,糖结面黑若漆,坚若玉,锯开有油若糖者最贵。金丝色黄,上有线若金者次之。此香不可焚,焚之微有羶气”。
7、明谷泰《博物要览》原文:伽楠香一名奇南香,生安南国及海外琼崖诸卅,树如沉香而香有品第,以绿结为上,色微绿而香质甚软。以指甲掐之即陷,少倾香膠即刻生满。其次糖结,香亦软柔,色带黄紫,其香有膠润如糖粘者。其次名金丝,香质渐硬,周身色黄,有绺丝如金,故名。最下为虎斑香,质黑硬有纹如虎斑,故名”。
8、明周嘉胄《香乘》原文:奇蓝香,上古无闻,近入中国,故命字有作奇南、茄蓝、伽南、奇南、棋楠(王字边打不出)等不一,而用皆无的据,其香有绿结、糖结、蜜结、生结、金丝结、虎皮结”。
9、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原文:“其色如鸭头绿者名绿结。掐之痕生,释之痕合,挼之可圆,放之仍方,锯则细屑成团又名油结”。
10、清盧之颐《木草乘雅半偈》原文:“熟结、生结、虫漏、脱落四品虽统称奇南结,而四品之中又各分别。油结、糖结、蜜结、绿结、金丝结,为熟、为生、为漏、为落,井然成秩耳”。
综上,明代古籍中几乎未见“蜜结”之记载,惟见明末周嘉胄《香乘》中有蜜结与绿结、糖结、生结、金丝结虎皮结排列在一起,但并无具体描述(其他各结在明古籍中各有论述)。清之后又有“油结”一说,亦有描述。清末《本草乘雅半偈》中再现蜜结,但也未见描述。
需要说明一点,明清文人描述棋楠的笔记杂文很多,但大都抄录了《海语》《香乘》和《广东新语》等,价值不大。
猜想:蜜结应为油结和糖结之间的一种状态。
欢迊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