爰自东夷,吏属鲁邑。
驾鳌探海之胜境,招鹤回澜之名邦。
抱(山色)峪而枕崑嵛,全无患灾之厄;
纳沽河而濒黄海,尽得鱼米之香。
涌地出泉,温汤呈膏腴之蕴藉;
削峰立壁,石林秉高士之长风。
并夸淄都,货殖有通达之利;
富甲一方,资本裕百业之兴。
自太公而行商贾,斯民得贸易之便;
凭大夫而崇不阿,堂宰为鯁直之官。
蹈高节而殇田横,波涛荡荡,精诚宜放之四海;
副书名而观王氏,黄叟孜孜,眼界岂囿于琅琊?
炉冶刀币,阵驱火牛;
忠臣戍边,壮士死节。
以查赈而殒身,清标永驻;
更舍生以救国,浩气长存。
又兼文人雅士,挥毫泼墨;博学方家,烁古炼今。
凌替百代,贤德辈出。各飙风骨,光矅汗青。
且有乡俗民风,曰淳曰朴;性情道德,惟信惟良。
渔耕仕读,安居守业。栉风沐雨,满逾千年。
治曰即墨,临墨水而成邑;
城在城中,得涅槃以重生。
远以观城,但见:
拔地而起,气势恢宏。三门拱卫,伏虎降龙。
东曰潮海,望潮观海。
只此东行未远,目及海天一色。
凌万顷之烟波浩渺,天高海阔;
感千年之人事沧桑,飞短流长。
近栲栳而望蓬瀛,总是仙人旧馆;
登雄崖而思勇武,曾为官家城池。
南曰环秀,海岱环秀。
自惜福而南,皆崂麓群山。
重峦叠嶂,松柏含烟。怪石蹲伏,沟深壑险。
遇钟鸣太清,便觉神畅体舒,羡我道家真清净;
观水响飞瀑,立看玉崩珠溅,叹这造化是神奇!
西曰通济,曾名钱晖。
倘如打马西行,直可通达道府;
设若扬鞭北去,指日帝乡可期。
北属阴极,五行在水。
秘藏不泄,不另设门。
便使入城,暇以遍观。但见:
牌坊高耸,街衢畅达;
摩肩接踵,人流如梭。
如画阁飞檐,则流光溢彩,堪称神工鬼斧;
如题额楹联,则妙笔生花,必属名士风流。
活泼热闹多有商铺,规整严肃且看县衙。
有:
学宫书院,谈经论道;
庙宇城隍,祈福纳祥。
岂无水榭游鱼?摇头摆尾,香花绿树,波光云影;
更有高台戏马,绕指颦眉,檀板霓裳,京韵柳腔。有:
千般清姝绮丽,
万种儒雅端庄。
赞曰:
一城两长街,光前裕后,承接斯文正道;
十景十三坊,存古向今,演漾烟火人间。
歌曰:
重提千年旧事,再启百代辉煌;
假借春风词笔,摹描秋水文章。
仆本布衣,世居西溪。
生之在兹,念之在兹。仆为
钦慕王子安之才华,以此颇负古志;
景仰太史公之博雅,奈何未究人天。
值古城落成之初年,欲忝笔而终未果;
更营碌操持以继日,思制文而又难成。
惶论未逮,心下戚戚。
兔走乌飞,蹉跎逡巡。
不觉戊戌渐逝,己亥悄归。
旋已条风荡涤,万象更新。
然则盛世当歌,胜迹可记。百年转瞬,敢不奋追?
故尔洗心砥志,搦管向灯。粗竭鄙陋,拙谨成篇。
噫!已矣。
_诗曰:
碧宇丹霞昼复昏,
庙堂楼阁一时新。
金石镂刻皆风骨,
衢板踏踱遍旧痕。
梦远客思掬落月,
意遄谁与罢行云?
无言惟有绕城水,
见惯沉浮向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