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时候,多数人的人生进展,更像毛不易的歌《像我这样的人》里唱的那样,一开始有点不知不觉:“像我这样优秀的人,本该灿烂过一生,怎么二十多年来,还在人海里浮沉”。
然后随着年龄渐长,是更加无力的追问:“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当我问:“除了谋生,你有没有想过一生一定要做成某件事?”我知道至少有四种人,他们注定一生庸碌:
一种是活得迟钝和麻木的人。
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被环境被动地推着往前走的,大家读书我也去读书,大家找工作我也找工作,家里希望我结婚我就去相亲。
他们只看得见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几年,看不见一生,他们从来没有跳出来,审视自己的整个人生,他们无所谓这辈子活得值不值。
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迷茫者。
他们也许不满意当前的生活状态,也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一直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是荒废生命。
可是他们最多只停留在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的层次上,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为没有答案,所以只能一边焦虑,一遍按部就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一种是清晰地知道“那件事”是什么事,可是却被生存压力或其他因素裹挟着往前走,放弃或者无限期地搁置相对应的努力。
像《港囧》里的徐来,他想追求艺术理想,却成了一个卖女性内衣的中年男人,对自我价值的不认同,内心的不甘心爆发了他的中年危机。电影的最后他似乎和自己取得了和解,可是往事不可追的懊恼真的就能消失了吗?
最后一种是,清晰地知道“那件事”是什么,却忍不住选择了更轻松、更容易、更安全的路,然后会越来越偏离轨道的人。
比如一个怀揣作家梦的人,却忍受不了日复一日的练笔之苦,朝九晚五的上班之余选择追剧;比如一个心怀画家梦的人,扛不住成名前的贫困,停止创作作品,当了一个绘画教师。
如果这样,一生平庸,一事无成,又怪得了谁呢?
别把自己变成这四种注定一生庸碌的人。
然后随着年龄渐长,是更加无力的追问:“像我这样迷茫的人,像我这样寻找的人,像我这样碌碌无为的人,你还见过多少人?”

当我问:“除了谋生,你有没有想过一生一定要做成某件事?”我知道至少有四种人,他们注定一生庸碌:
一种是活得迟钝和麻木的人。
他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被环境被动地推着往前走的,大家读书我也去读书,大家找工作我也找工作,家里希望我结婚我就去相亲。
他们只看得见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几年,看不见一生,他们从来没有跳出来,审视自己的整个人生,他们无所谓这辈子活得值不值。
一种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迷茫者。
他们也许不满意当前的生活状态,也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一直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是荒废生命。
可是他们最多只停留在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的层次上,而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因为没有答案,所以只能一边焦虑,一遍按部就班,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一种是清晰地知道“那件事”是什么事,可是却被生存压力或其他因素裹挟着往前走,放弃或者无限期地搁置相对应的努力。
像《港囧》里的徐来,他想追求艺术理想,却成了一个卖女性内衣的中年男人,对自我价值的不认同,内心的不甘心爆发了他的中年危机。电影的最后他似乎和自己取得了和解,可是往事不可追的懊恼真的就能消失了吗?
最后一种是,清晰地知道“那件事”是什么,却忍不住选择了更轻松、更容易、更安全的路,然后会越来越偏离轨道的人。
比如一个怀揣作家梦的人,却忍受不了日复一日的练笔之苦,朝九晚五的上班之余选择追剧;比如一个心怀画家梦的人,扛不住成名前的贫困,停止创作作品,当了一个绘画教师。
如果这样,一生平庸,一事无成,又怪得了谁呢?
别把自己变成这四种注定一生庸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