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兰重商主义】
库尔兰公国位于波罗的海南岸,属于神圣东罗马帝国的立陶宛大公国的下属公国,也是少有的拥有海上力量并参与过大航海时代的东欧国家,在雅各布公爵统治时期库尔兰公国经济繁荣、人口增长、贸易昌盛、制造业和农业也都相当发达,但是好景不长,在雅各布公爵统治的后期,波罗的海边的局势风云骤变,联省共和国的商业和经济力量席卷波罗的海沿岸,昔日称雄一时的汉萨同盟早已土崩瓦解,丹麦、瑞典和英国也纷纷败下阵来,荷兰人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并近乎垄断波罗的海贸易,这对所有的波罗的海国家都是一场灾难,库尔兰公国自然不能幸免,在雅各布公爵去世后,其继承人更加缺乏雄才大略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于是乎商业萎靡、经济凋敝、更时常被战争所波及。
但弗雷德里克·卡齐米日·凯特莱公爵并不想放任公国就此彻底衰落,他于近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振经济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来自于在西欧流行的重商主义,弗雷德里克公爵大幅提高了除丹麦之外的商品关税,并对库尔兰公国内的相关产业削减了税收并人为的引导国内资本向公国的优势产业聚集,这无疑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在公爵重点关照的冶金、伐木、燃料开采、金银器具加工等领域,得益于进口替代和大幅度的税收减免而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促使以首都米陶为中心的城市经济的繁荣,但在城市经济一片欣欣向荣之际,麻烦也接踵而至,由于公爵坚定的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国际资本开始大幅流出国境,来自于联省共和国和其他新汉萨同盟成员国的投资一转多年来的净流入而变为大幅净流出,这对极度缺乏资本的库尔兰公国来说是一个灾难,并必将对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同时公爵在里加自由市遭受天灾人祸之际大幅提高关税和采用进口替代政策无疑极大的激怒了里加和整个新汉萨同盟,可想而知的反制措施将接踵而至,对于新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压倒性的优势来说,公国的存在显得过于渺小,多位大臣已经上书公爵力荐公爵在施政上保持适当的张力和妥协的空间,不然恐将大祸临头。而在公国内部,公爵的政策同样招致许多麻烦,首当其冲便是公爵大幅度下调税收所带来的赤字问题,公爵毫无灵活性和适度性的对商业类和人头类税收进行大幅的削减,而企图依靠对非优势行业征税来弥补,但事实证明这是徒劳的,由于非优势行业本就面临极强的挑战和竞争,即使能够维持经营也几乎没有什么利润,随着公爵对这些勉强维持的产业进行更大幅度的盘剥,再加上国际资本的撤离和进出口贸易的萎靡,大量的家庭手工业趋于破产,国内稀缺的资本被人为的输送到部分优势产业上,这导致就业人口的减少和手工业家庭的破产,同时大量的商品借道丹麦涌入库尔兰公国,新汉萨同盟也借道里加向公国境内走私,这招致贸易平衡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同财政状况一样显著恶化,而在经济领域却形成一个又一个资本日趋集中化的产业,这些产业迅速的替代了海外进口并垄断了国内市场,由于库尔兰公国本身体量极小,无论是土地、人口还是财富,都无法与西欧国家相提并论,这致使进口替代的效果异常显著的迅速完成,但这或许只是一场灾难而无任何可喜可贺之处,在部分行业快速扩张,进而资本化、产业化和垄断化之时,是其他行业的凋敝和大量家庭手工业的破产,这些家庭手工业面临着无法进行任何融资、技术落后、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国外行会的打压,以及王室政府的疯狂盘剥,而在国内重点行业迅速饱和之际,资本被集中在部分优势产业,许许多多的产业富翁开始出现,这些富翁把持城市特权,变成一个又一个城市寡头,他们拥有惊人的财富,并通过贿赂和影响力延续他们的权势,但实际上他们的产品在国际上毫无竞争力,除了向丹麦进行为数不多的出口之外,我们的重商主义政策遭到了波罗的海沿岸各国的关税反击,这使得迅速扩张开来的产业将很快遇到市场饱和的天花板,显而易见的整个公国的需求量还远远敌不过阿姆斯特丹一座城市,即使垄断了国内市场又有什么意义呢?
而在这场经济变革之中,唯一无利可图的便是贵族和农场主们,他们为公爵提供了大部分兵役和稳定的税收,但弗雷德里克公爵显然遗忘了是谁让他高坐于公爵之位上,由于王室财政日趋恶化,一些贵族开始警告公爵不要企图从他们那里拿走一分钱来补贴那些利欲熏心的商人。
(库尔兰公国收入大幅下降 不满大幅提高 经济提高(大幅抵扣) 关税收入提高 GNP增速大幅下降 反动主义狂潮开始传播)
(【2艘风帆战舰 4艘划桨战舰(1/3】)
(丹麦关税收入小幅提高)
(荷兰关税收入轻微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