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鹤吊陶母
德惠
我国历史上传颂着几位伟大的母亲,陶侃之母便是其一。陶侃(公元259至334年),字“士行”(又或“士衡”),是东晋早期著名的忠臣名将,为官清廉,军功卓著,政绩斐然,一生勤勉,严以律己。他的父亲本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军官,可惜早逝,以致家境贫穷。幼年的陶侃只能靠母亲辛苦抚养成人。陶侃的成才,离不开他的母亲。
陶母谌氏(又或湛氏)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陶母家教严谨,教子惜时读书,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为此,小小陶侃总以清贫为乐,努力学习,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因此,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其父好友太守范逵荐为县令,直至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而且陶侃当大官后,仍然十分注意节俭,而且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无私财。比起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平庸官僚,堪称一大楷模。《晋书•陶侃传》中称赞道“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
德惠
我国历史上传颂着几位伟大的母亲,陶侃之母便是其一。陶侃(公元259至334年),字“士行”(又或“士衡”),是东晋早期著名的忠臣名将,为官清廉,军功卓著,政绩斐然,一生勤勉,严以律己。他的父亲本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军官,可惜早逝,以致家境贫穷。幼年的陶侃只能靠母亲辛苦抚养成人。陶侃的成才,离不开他的母亲。
陶母谌氏(又或湛氏)以纺织谋生养子,供陶侃读书。陶母家教严谨,教子惜时读书,以忠顺勤俭为美德熏陶其子。为此,小小陶侃总以清贫为乐,努力学习,自幼伴母夜织而读书,闻鸡鸣而劳作。因此,陶侃读书万卷,精通兵法,被其父好友太守范逵荐为县令,直至任长吏、太尉、都督大将军、封长沙郡公,为国为民,清正廉洁。而且陶侃当大官后,仍然十分注意节俭,而且治军严肃整齐,凡有缴获,全部分赏士卒,自己身无私财。比起那些醉生梦死、苟且偷生的平庸官僚,堪称一大楷模。《晋书•陶侃传》中称赞道“陶公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