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宣化吧 关注:245贴子:13,105
  • 0回复贴,共1

童年(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年年底,我离开生我养我的家己经20年了,明年的春节,将是我在外所过的第二十个旧历年。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这个时候,我都非常想念儿时在家过的年……
腊 八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月是旧历年的最后一个月,“腊八”是最早的与“年”有关的节日吧。
在我的印象中,最早把腊八当作节日过时,我己长大,上高中了。在我们那里,腊八时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八蒜,是在腊八这天,用醋把剥了皮的蒜瓣泡上,最好是剥了皮的独头蒜。把容器口封好,一直到过年。过年的时候,用腊八醋蘸饺子,醋是辣的,蒜是翠绿色的,让人食欲大增……。
腊八粥,是用花生米、红枣、红薯、核桃仁等八九种食材,煮得黏黏地,加上糖。盛一大碗,热热的,身上、心里,都感受到父母的爱,暖暖的!
进了腊八,家家大都开始忙年了:买过年所需要的各种商品。
我小时候,“文革”刚过。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到街道主任家的大院去领各种购物券,领花生瓜子。记得那时候发布票、肉票,每人增供一两香油等等。过年的时候,我的任务就是领这一系列的东西,然后,去买米面粮油。还有送给太姥姥、姥爷和大舅的点心。那时,我大都放寒假了,就忙这些事情。然后就是买年画和鞭炮。其实,我的年,一放寒假,就开始了!
小 年
“二十三,糖瓜粘” 。农历小年,是送灶王爷的日子,但儿时由于“左”的禁锢,人们不敬灶王,但糖瓜还是要粘的。
在我的家乡,所谓“糖瓜”,是一种类似麦芽、面粉、芝麻油做的糖。老百姓叫“麻糖”。形状是扇贝状,很硬、很甜、很黏。含化了,能把上下嘴唇粘在一块!老百姓图吉利,说吃了麻糖嘴甜,会说吉祥话。离家多年了,再没有吃到过!
春 联
“二十四,写大字”。过年帖春联,是中国人的重要年俗。春联,述说着过去一年的成绩,和对来年的冀希。
我家好多年的春节,都没有帖过春联。对别人家的春联,有明确印象的,是在上初一的时候,至今只记得同班一个同学家,过年帖了春联。这么多年,上下联的内容都忘了,只记得横批j“谢天谢地”!自己家帖春联,己是二十几岁了,每年春联差不多都是父亲写,最有趣的是那年帖在厨房门上的,上联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下联是“烧烤蒸煮烹煎炸”……
大 扫 除
“二十五,糊窗户”。春节前的大清洁,是少不了的工作。儿时在家乡,每到这时候,妈妈都带着我们打扫:要把窗户纸换成新的,墙用大白重新刷一遍。床上的铺铺盖盖都要拆洗。那时没有大礼拜,这些事都是抽空做。
我那时小,最爱换窗户纸——用小拳头将旧纸砸烂,撕掉,窗档扫干净,用糨糊帖上新纸。只是土被我扫了一炕……
忙完这些,妈妈开始炒花生瓜子。先弄来干净的白砂子,均匀地炒热,然后放进五香粉,再炒到香气扑鼻。最后把花生或瓜子放进锅里和砂子一块炒,炒熟后晾凉。香甜脆爽,比街上买的好吃多了!
采 购
“二十六,去买肉”。困难时期,大口喝酒的可能有,但大块吃肉,也只有等到过年!而我们家,每年都有爷爷奶奶从南方寄来的好多好吃的。记得每年爷爷奶奶都会寄香肠过来,过年时总会吃好多。
我和弟弟年年忘不了的是买年画和鞭炮。放寒假了,快过年啦!街上非常热闹,卖鞭炮烟花的、卖年画的、卖窗花的……。让并不宽敞的南大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叫卖声、鞭炮声、歌声、笑声,此起彼伏……
那时的年画,有好多的“文革”气氛:什么“八个样板戏”之类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沙家浜》、《红灯记》、《林海雪原》。画中是分成几个小幅的电影画面,好多家都是。再有就是《雷锋的故事》年画。直到“文革”结束后,年画才丰富起来:照例是电影年画,但样板戏换成了《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红楼梦》等传统气息浓愈的。
那时候,兴过一阵子英语热,我和弟弟从新华书店买了一张《学英语》年画,画面上两个孩子正盯着黑白电视上的“Good morning”看呢!
我常买的是拉花和泥鼓。拉花,是彩纸做的,粘在小木棍上。打开前像小扇子,把两个木棍分开,中间的彩色皱纹纸就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朵。两手稍用力磕一下,还会变换色彩和花形。
泥鼓,故名斯意,是用泥制成的。穿在木棍上,鼓上用皮筋扣一个小鼓棒,一头在鼓上,不头插在棍中的金属片上。玩时,用手持穿棍,用力使泥鼓旋转,并带动金属片转动,金属片又使小鼓棒抬起,落下去打到鼓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记得从十岁起,就开始在过年前带着弟弟去买炮了。在街上逛一下午,买上一大堆炮。
刚开始那年,不会、不懂,买了一些很贵但华而不实的焰火。一个小礼花,得6块钱。点着以后,一声响,6朵礼花同时上天。转眼间,6块钱没有了!类似的亏,吃了不少。于是,其后的春节,就多买些鞭炮、“二踢脚”之类带响声的。那时一个筷子粗细,大约五六公分长的“二踢脚”,才2分钱。我们买了一大捆,那个春节,着实过了一把瘾!
打 扮
“二十七,穿新衣”。记得好像最晚从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人们过年大都给孩子买新衣服。在这之前,好多都是做。
记得我十岁那年,春节前,爸爸妈妈天天晚饭后要给我和弟弟做过年穿的衣服。爸爸会裁剪,妈妈会缝纫。两人齐心合力,终于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全部做好了。记得是天蓝色灯芯绒上衣,墨绿色的裤子,扣子是白色有机的,特亮,特显眼!刚做好,我们两人就穿上,挨家挨户显摆,等人家的夸赞。
二 十 八
“二十八,帖窗花”。窗花,就是剪纸。我的家乡附近的一个县,是著名的剪纸之乡。说是“剪”纸,其实是刀刻的,也是地方物色。我离家多年以后,还有幸在展会上看到一幅家乡的剪纸。
腊八后,集市上卖年画、窗花的多起来了。窗花红红绿绿的;有牡丹的,有门神的,有“年年有余”的,有丰收的……,各种各样。买回去,帖在新糊的窗户纸上、玻璃窗上颜色反差强烈,尤其入夜以后,家里灯亮了,那崭新的,鲜亮的抓人眼球的窗花,就像一首凝固的《春节序曲》,报告着年来到……
二 十 九
“二十九,打烧酒”。过年,家家户户少不了酒。记得我最早喝过且至今没有忘记的,是十岁那年春节的“竹叶青”。
那似乎是我第一次喝白酒 。那酒有肌淡淡的药味,但很香,不太辣,还有微微的一丝甜,特好喝。记得当时用的是无色玻璃小高脚酒杯。酒色淡黄,透亮得诱人。
再就是啤酒。我家乡的啤酒非常有名,国家啤酒质量鉴定中心,后来就设在家乡的啤酒厂。大家过年喝啤酒非常普遍,几乎每家都买几箱、十几箱。过年前,啤酒厂的生意就相当火!
小时候国家不富裕过年亦如此。除了必不可少的饺子,炒菜大多是芹菜、花菜、西红柿、蒜薹等等今天看来极普通的菜。但在那时,过年时节,天寒地冻的,能有几样细菜,真是很不简单。因为菜的品种少,大家还想出了大豆瓣炒肉来凑数。
年 三 十 儿
“三十儿晚上熬一宿”。除夕,南方一般都在晚上有一桌压岁酒。而在儿时我的家,无论是否周日,父母还是照旧上班,周日的休息与春节合并。
记得我第一次做三十儿午饭的那年,不知三十儿中午该做什么饭。照说过年都吃饺子,可我不会包,只能蒸米饭。只好挨家挨户问邻居们:这天中午,米饭是否适,
得到肯定的答复,才动手操作。
晚上的饭也简单,几乎和平时一样:馒头、稀饭、面条之类的。在那时,我的家乡这一顿饭并不大操办,也没有“压岁酒”的风俗。
那时也没有电视机,更没有什么电视春晚。吃了晚饭,街上是非常热闹,因为过年,许多店铺都早早歇业,但在外面逛街的半大姑娘小伙,却是成群结队,熙熙攘攘。大家一边闲逛,一边吃着一年到头难得吃到的点心、零食,唱着,笑着,嬉闹着,不直到深夜,到天明……。
那时我还小,不愿上街,却懂得明天得起早,放第一声鞭炮,于是早早地上床睡觉了。家里收音机开着,外面鞭炮响着,哪里睡得着。于是怨恨,于是恼火,于是就不知道自己是如何睡着,更不知自己是为什么总也赶不上初一清晨那第一声礼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1-31 21:2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