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1895年甲午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沙市与重庆、苏州、杭州一并被列为通商口岸。或许由于它过早对外开放,又或许源于它独特的码头文化,这个长江边的繁荣小城塑造了沙市人独特的个性。
沙市人有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老一辈开始,骨子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清高。他们觉得除了沙市人之外,所有人都是外马,管荆州叫“城里”(城墙里面),管武汉人叫汉马,管四川人叫川川,哪怕是在上海人面前,沙市人也从不觉得自己比谁差。
由于长江中下游优良的水土,沙市人皮肤比较白皙,美女特别多。沙市女孩讲话语速特别快,声音也比较大,比较擅长一惊一乍,“哎呀~咿呀~哪闷搞啦~”之类的语气词比较多,有次我在北京天安门前,人头涌动,我却立马凭借声音的辨识度,发现了我的一位同学也在人群中。沙市女生都很爱美,这在沙市叫“策巴子”,宁愿少吃一顿好吃的,也要买好看时尚的衣服。
有时候觉得沙市的小道和香港的某些小巷,氛围很相似,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会发现它的美,文化坊、梅台巷、黄家塘、大赛巷、凤台坊,每一个地方都汇集着我们的青春,也封存着我们年少轻狂的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