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站吧 关注:226,599贴子:1,132,029
  • 7回复贴,共1

不论月薪三千还是月薪3万,为什么依然没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刚刚过去的2018有给自己算过一笔账吗?
不看不知道,看一眼心脏骤停。明明已经下意识开始在省钱了但还是发现自己花钱如流水,更可气的是一看账单感觉都是要花的。买买买一时爽,年末账单火葬场,都怪银行给了我一张信用卡。


1楼2019-01-14 15:53回复
    对于数字,人是健忘的也是敏感。
    你可能记不得昨天三顿饭吃了多少钱,但你肯定记得上个月房租交了多少,这个包包标价多少,那个电脑花费多少。对与大多数人而言,账单上的“大钱”往往都是固定开支。
    回看2018年,除去交通、通讯等缓慢增长的费用,总体上来看一线地区房租稳定上升,子女教育成本也日渐增高。以房租为例,从2018年初到2018年底,3月-6月受各短租公寓哄抬房价影响,回龙观地区3000元档房价整体上涨300+,下半年受政策调控基本不变,年底某些公司已经公告称来年涨价200-400不等,比·去年整体上涨接近17%。


    2楼2019-01-14 15:53
    回复
      同时,感谢便利的支付工具提供的账单回溯,小爱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大额月供板块,供各位对号入座。扪心自问,除去这些,你的工资还剩百分之多少?对于过早背上车贷、房贷的人而言,生活无疑是苦涩且甜蜜的,而另一部分人则在为努力为能够背上房贷而奋斗着。


      3楼2019-01-14 15:53
      回复
        大钱嘈嘈如急雨,小钱切切如私语
        大钱磨刀霍霍向猪羊固然肉疼,但比起快刀斩乱麻的大钱,“润物细无声”的小钱割肉则更是揪心。
        有一种花钱叫精致生活,美食kol告诉你幸福要从每一口饭开始,美妆kol说要做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旅游kol保证世界是从你脚下开始的,数码kol宣称不用XXX的就是山顶洞人。花小钱如烹小鲜,多一分则嫌多,少一分则觉少,不知不觉钱就没了。


        4楼2019-01-14 15:53
        回复
          有媒体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首次月薪过万的工薪阶层,46%以上都会经历近一年时间的【消耗期】”。所谓的“消耗期”指的是在曾经很节省的普通工薪阶层在首次实现工资突破万元门槛后,因为种种原因,比如换手机,换房子,换电脑等等情况而出现的一年甚至几年之内开支大增的现象。通俗点说,就是“明明月薪实现了3k到1w的跨越,为什么年底我还是没钱!”“因为你都买买买了!”


          5楼2019-01-14 15:53
          回复
            在经历“暴富”之后,人们往往乐于将一些以往凑合能用但是不够好的老物件替换为更为优秀的新产品,这些东西往往并非像房子,车子这样及其昂贵,它们可以是一件心仪已久的电子产品,也可能是一件被种草很久的化妆品,也可以是每天早上一杯星巴克咖啡。
            对于刚刚加薪没多久的小年轻来说,突然的积蓄往往一下子成为了一个由俭入奢的突破口。 “从月薪3k到月薪3w,我还是没存下钱”,尽管业务水品有了明显的增长,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财富知识与财富赋能能力还是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往往多出来的积蓄在不经意的放纵间就偷偷溜走了。
            能赚但是更能花,所以年底没钱。


            6楼2019-01-14 15:53
            回复
              如何拯救“没钱综合症”
              求人不如求己,如果能管住自己买买买的手,怎么都好说。问题是管不住。
              所以小爱才会说,首先要做的是丰富自己的大脑,熟练使用记账功能并且学习赋能财商。在“大钱”与“小钱”抉择中,消费主义盛行最厉害地方的在于,它让人误以为自己的价值是由消费水平所决定的,误以为中产的生活是用账单堆砌起来的,误以为模仿了也就一样了。


              7楼2019-01-14 15:54
              回复
                所以拯救“没钱综合征”的关键在摆脱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桎梏,让金钱为你服务而不是你为欲望服务。做好消费与投资规划,合理分配资金配比,每月预留一定备用金,这部分资金可以机动也可以用于投资,既为了应对不时之需,也能够投资于未来。
                最后小爱传授一下终极省钱口诀:我喜欢,我需要,我适合。在每次消费之前默念这9个神奇的汉字,你就能发现有钱了!


                8楼2019-01-14 15: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