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国家大剧院看了袁泉和王洛勇主演的话剧《简爱》。
作为一部被国家大剧院定为首部常驻剧目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合适的剧作。
故事是百年经典---1847年原著小说在英国出版,至今已经多次被搬上银幕、舞台,闻名世界,观众对剧情不会感到陌生、难理解。(以前看琼芳登主演的电影版本,觉得非常无味、表演也很僵硬,可能是年龄还小。现在再看,才明白,这部作品为什么能成为文学经典。)舞台设计富于变化,道具、布景可以立体移动,音乐简朴优美抒情。服装是英国古典风格。全剧有一种沉静、朴素又饱含张力的古典美。同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很多经典台词能让人积极、正面地思考什么才是对待生活与爱情的正确态度。
这是第二次看袁泉的舞台表演,第一次是《暗恋桃花源》,角色都是年轻温和优雅的女子,一开始感觉很相似,但随着剧情发展,我就不再想起“云之梵”了。袁泉是美丽的,小说中的简相貌平平,但这些暂且忽略了吧。能在舞台上欣赏到一位优雅清新的女子的表演总是愉快的。
王洛勇和袁泉的搭档目前来看很合适,在剧中罗切斯特先生比简大二十多岁,1958年出生的王和1977年出生的袁正好差不多。两个人表演的气场也很搭。这次能看到演员在现场弹奏钢琴,并且现场演唱、还有一小段舞蹈,颇有点小惊喜。没有看到演员的麦克,可是声音非常清晰,甚至连喝酒和亲吻的微小的声音都能听见。我坐在老远的二楼,动作能看得很清楚,就是演员脸上的表情有些模糊了,这多少会削弱表演的感染力。坐在一楼前排的观众这次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有几段戏演员就近在咫尺,一伸手就能够到。有人说王洛勇演得有些过,可能是因为太近了,气场太强。对我们这些远在楼上的观众来说,我觉得刚刚好。还是很希望今后能再看到王洛勇的舞台表演。
这三年看过十几部舞台剧了,觉得还是比较喜欢学院派大制作话剧,演员的功底扎实,作品大气,有所回味。我并不保守,不反对创新,也不盲目崇拜所谓的正统地位,可那些过于嬉笑玩闹怪诞的作品、剧本底蕴不强的作品终究只会流行一时,然后被遗忘,它们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看一些,但不会看太多。
坐在我两旁的女孩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来看话剧,我们三个都很安静,虽然我们三个人没有交流,但我能感受到她们都是很好的观众,很投入,并且真的喜欢来看演出。这次的剧场秩序好很多,尽管开场前的提示广播已经响过,整个剧场里还都是嘈杂的说话声,当观众席灯光熄灭后就好了。谢幕时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手掌和胳膊都拍疼拍酸了。可惜谢幕时观众席的灯光迟迟不亮,我觉得此时应该是全场大亮,让演员和观众在完成一场沉醉其中的作品之后在现实世界中做一次短暂的情感交流---让演员看见满场起立鼓掌的观众,让观众感觉到自己被演员们看见了,这是一种互相的致谢,虽然还是那么远,虽然没有说话。
在回来的地铁里,一个女观众对自己的男友说,我觉得这部小说的名字应该翻译成《珍.爱》。我在心里暗暗叫好,珍爱=真爱,女孩子的名字被翻译成“珍(妮)”也很合适。Jane 这个名字被翻译成中文的“简”是从何时开始我无法考证,我也没有查到这本英文小说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的相关资料,所以当初译者有没有特别的寓意并不清楚。这部小说以及其所有的相关作品在中国被统一地固定地成为“简.爱”已经几乎不可更改,也没人想要更改。当然我听过一个人说,改变固有的称谓其实不难,叫了多年的“汉城”一夜之间变成了“首尔”,不是也可以了么?
作为一部被国家大剧院定为首部常驻剧目的作品,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合适的剧作。
故事是百年经典---1847年原著小说在英国出版,至今已经多次被搬上银幕、舞台,闻名世界,观众对剧情不会感到陌生、难理解。(以前看琼芳登主演的电影版本,觉得非常无味、表演也很僵硬,可能是年龄还小。现在再看,才明白,这部作品为什么能成为文学经典。)舞台设计富于变化,道具、布景可以立体移动,音乐简朴优美抒情。服装是英国古典风格。全剧有一种沉静、朴素又饱含张力的古典美。同时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很多经典台词能让人积极、正面地思考什么才是对待生活与爱情的正确态度。
这是第二次看袁泉的舞台表演,第一次是《暗恋桃花源》,角色都是年轻温和优雅的女子,一开始感觉很相似,但随着剧情发展,我就不再想起“云之梵”了。袁泉是美丽的,小说中的简相貌平平,但这些暂且忽略了吧。能在舞台上欣赏到一位优雅清新的女子的表演总是愉快的。
王洛勇和袁泉的搭档目前来看很合适,在剧中罗切斯特先生比简大二十多岁,1958年出生的王和1977年出生的袁正好差不多。两个人表演的气场也很搭。这次能看到演员在现场弹奏钢琴,并且现场演唱、还有一小段舞蹈,颇有点小惊喜。没有看到演员的麦克,可是声音非常清晰,甚至连喝酒和亲吻的微小的声音都能听见。我坐在老远的二楼,动作能看得很清楚,就是演员脸上的表情有些模糊了,这多少会削弱表演的感染力。坐在一楼前排的观众这次可以看得非常清楚,有几段戏演员就近在咫尺,一伸手就能够到。有人说王洛勇演得有些过,可能是因为太近了,气场太强。对我们这些远在楼上的观众来说,我觉得刚刚好。还是很希望今后能再看到王洛勇的舞台表演。
这三年看过十几部舞台剧了,觉得还是比较喜欢学院派大制作话剧,演员的功底扎实,作品大气,有所回味。我并不保守,不反对创新,也不盲目崇拜所谓的正统地位,可那些过于嬉笑玩闹怪诞的作品、剧本底蕴不强的作品终究只会流行一时,然后被遗忘,它们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可以看一些,但不会看太多。
坐在我两旁的女孩和我一样,都是一个人来看话剧,我们三个都很安静,虽然我们三个人没有交流,但我能感受到她们都是很好的观众,很投入,并且真的喜欢来看演出。这次的剧场秩序好很多,尽管开场前的提示广播已经响过,整个剧场里还都是嘈杂的说话声,当观众席灯光熄灭后就好了。谢幕时大家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我手掌和胳膊都拍疼拍酸了。可惜谢幕时观众席的灯光迟迟不亮,我觉得此时应该是全场大亮,让演员和观众在完成一场沉醉其中的作品之后在现实世界中做一次短暂的情感交流---让演员看见满场起立鼓掌的观众,让观众感觉到自己被演员们看见了,这是一种互相的致谢,虽然还是那么远,虽然没有说话。
在回来的地铁里,一个女观众对自己的男友说,我觉得这部小说的名字应该翻译成《珍.爱》。我在心里暗暗叫好,珍爱=真爱,女孩子的名字被翻译成“珍(妮)”也很合适。Jane 这个名字被翻译成中文的“简”是从何时开始我无法考证,我也没有查到这本英文小说第一次被翻译成中文的相关资料,所以当初译者有没有特别的寓意并不清楚。这部小说以及其所有的相关作品在中国被统一地固定地成为“简.爱”已经几乎不可更改,也没人想要更改。当然我听过一个人说,改变固有的称谓其实不难,叫了多年的“汉城”一夜之间变成了“首尔”,不是也可以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