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小型混凝土搅拌站大多手续不全、治污设施不尽完善,尚且存在污水、粉尘、噪音等相关污染行为,随着国家相关部委对环境污染行为的持续打击,一些别有用心的违规企业便把目光汇集到了位置偏僻的两省交界处,试图逃避环境监察执法。在位于山东省、河南省交界处的黄河滩区一个村庄内,便暗藏着两家小型混凝土商砼企业,在刚刚进行生产的时候便被两省执法部门联合行动给予了拆除,在预防环境污染的同时对更多污染企业敲响了警钟。
据相关报道显示,位于河南山东交界的黄河滩涂内是候鸟过冬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10月份前后,候鸟开始迁徙,持续2~3个月。在此期间,会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到黄河湿地栖息越冬,12月中旬是迁徙候鸟到达我省黄河湿地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时期。根据资料,我省黄河湿地有鸟类16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东方白鹳、猎隼、白尾海雕、白肩雕、白头鹤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33种。为确保鸟类生态安全,邻近的山东省东明县、河南省长垣县相关部门也是积极加强巡护,拆除了影响黄河湿地发展的违规企业。近日两省的环保部门却频频接到群众反映称滩涂内的两家污染企业的存在打扰了寂静的黄河滩安宁,并存在违法污染行为亟待查处。
接到群众反映后东明县、长垣县环境保护部门和两地的乡镇政府便不间断的对两家混凝土搅拌企业进行科学引导和政策宣讲,但是两家企业均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搬离黄河滩区。在多次劝告无效后,12月27日下午,长垣县环境保护局、长垣县芦岗乡人民政府联合东明县环境保护局、东明县长兴集乡人民政府依法对其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两处违法商砼搅拌站的生产设施进行强制拆除。现场共动用两台大型机械和车辆20余辆。两地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以及治安部门和周边群众约100人见证和参与了此次拆除行动。
通过此次联合执法行动,不但进一步的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保障了违法企业周边村民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对环境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有效的解决了当地扬尘污染和噪声污染扰民问题。
长垣县环境保护局、东明县环境保护局相关领导在此次联合执法活动中均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继续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巡查力度,防止类似环境违法事件发生,进一步改善两县空气环境质量。(摄影王永昌)

据相关报道显示,位于河南山东交界的黄河滩涂内是候鸟过冬迁徙的重要通道。每年10月份前后,候鸟开始迁徙,持续2~3个月。在此期间,会有成千上万只候鸟飞到黄河湿地栖息越冬,12月中旬是迁徙候鸟到达我省黄河湿地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时期。根据资料,我省黄河湿地有鸟类169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鹳、东方白鹳、猎隼、白尾海雕、白肩雕、白头鹤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33种。为确保鸟类生态安全,邻近的山东省东明县、河南省长垣县相关部门也是积极加强巡护,拆除了影响黄河湿地发展的违规企业。近日两省的环保部门却频频接到群众反映称滩涂内的两家污染企业的存在打扰了寂静的黄河滩安宁,并存在违法污染行为亟待查处。

接到群众反映后东明县、长垣县环境保护部门和两地的乡镇政府便不间断的对两家混凝土搅拌企业进行科学引导和政策宣讲,但是两家企业均未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搬离黄河滩区。在多次劝告无效后,12月27日下午,长垣县环境保护局、长垣县芦岗乡人民政府联合东明县环境保护局、东明县长兴集乡人民政府依法对其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两处违法商砼搅拌站的生产设施进行强制拆除。现场共动用两台大型机械和车辆20余辆。两地环保部门、乡镇政府、以及治安部门和周边群众约100人见证和参与了此次拆除行动。

通过此次联合执法行动,不但进一步的提高了群众的环保意识,保障了违法企业周边村民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对环境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起到了震慑和警示作用,有效的解决了当地扬尘污染和噪声污染扰民问题。
长垣县环境保护局、东明县环境保护局相关领导在此次联合执法活动中均表示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将继续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加大巡查力度,防止类似环境违法事件发生,进一步改善两县空气环境质量。(摄影王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