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了!这次有点长,5650字(一层楼发不完,分两层楼发):
黄蓉仍是摇头:“不好。这菜热过便不好吃了。”又招小二过来,命他把几十碗冷菜都撤下去倒掉,另取新鲜食材重做。小二咂了咂舌,无奈只得遵嘱照做。那少年从小被母亲教训为人须勤俭养德,他虽不知这顿饭价值几何,但见黄蓉如此奢靡浪费也觉不妥,不禁皱了皱眉;但蒙古人生性好客,款待朋友必至令人幸尽满意才罢,他为人持重,所以也不说破。
所幸必需的食材先前都已采买妥当,店家见二人出手豪阔也不敢怠慢,这次只等得小半个时辰,几十盆菜肴便已做好送来,黄蓉却只吃得几筷便说饱了。那少年遇到黄蓉之前本已嚼了一大张面饼和许多牛肉,又尝了许多果子蜜饯和热菜,这回只吃得少许便也不再动筷。店小二冷眼看着堆积如山的饭菜果子,心中不住暗骂那少年:“你这傻子,给这小子冤上啦!”
一会儿结账,共花去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现银,足足抵得上临安一个三口小康之家一个月的收入。那少年从行囊中摸出一锭两斤重的黄金,合共三十二两,叫小二拿去银铺兑了足额的银子付账。彼时一两黄金能换十两白银,小二光需找还给他的现银就有300两有余,数额太大不堪重负,便征得他的同意,换成了市面上流通的纸质钱引。这钱引本是南方宋廷发行的银票,但在北方也流通,金国欲禁而不得,也就只有默认了。它的面值以缗(贯)而计,一两现银可兑铜钱一缗(足额不省陌为一千文制钱)。但此时已至宋宁宗嘉定末年,钱引因多年滥发早已贬值得厉害,一缗只值一百文钱。店小二不敢欺他,也不敢省陌,便按市价兑足了价值三千缗的钱引纸钞找还给他。本来还须另找他二钱六分银子,但他体恤店小二一路侍候得殷勤辛苦,便一并赏了他。那小二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店家诸人见他掏金、付账、赏银十分爽快,连眉头都不稍皱一下,都暗暗称奇。
出得店来,朔风扑面。少年牵了坐骑跟在黄蓉后面,她才知先前在店前马桩上拴着的那匹小红马是这少年所有。黄蓉与他分别在即,心中忽有不舍之感。这时一阵北风袭来,她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又觉心中之悲凉灰暗,更远胜于寒风拂面。她唯恐自己对那少年生出依赖难舍之心,当下转过了头不去瞧他,拱了拱手低声道:“叨扰了,再见罢。”只身便行。那少年与她一见投缘,亦自不舍,见她衣衫单薄,冻得兀自颤抖,心中不忍,忙解下外罩的貂裘,抢步上前披在她背上,温言道:“兄弟,你我一见如故,请把这件衣服穿了去罢。”又摸出身上剩下的四锭黄金,取了两锭,连同找还的纸钞也分出一半,一并放在貂裘的袋中给她。黄蓉冷眼瞧他赠裘分金,明白那是同甘共苦之谊,她自离家以来从未遭人如此记挂,心中猛地涌起一股暖意,鼻子不禁酸了。她不欲被他看破自己的情绪波动,也不言语,只背对着他轻轻挥手略表谢意,加快脚步飘然而去。那少年望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突觉失落之极,怔怔地牵着红马伫立在长街中央,怅然若失。
黄蓉走出数十步,突然想起一事,回过头来,见那少年牵着小红马,正自呆呆地望着自己,她心中一软,向那少年招了招手。那少年见她回头招呼自己,面露喜色,快步奔了过来,笑着问道:“贤弟可还缺少甚么吗?”黄蓉抿嘴笑道:“就只缺一样,还没请教兄长的高姓大名。”那少年哑然失笑,这才想起两人共处了一个多时辰,同席吃了一顿大餐,却仍未互通姓名,不禁挠头憨笑道:“真是的,这倒忘了。我姓郭名靖,兄弟你呢?”黄蓉听得他的姓名,心中甚是欢喜,也微笑答道:“我姓黄,单名一个蓉字”。“黄蓉……黄……蓉……”郭靖低头默念黄蓉的名字,神色肃穆,似是在认真记诵,过一会儿忽抬头问道:“黄兄弟,你要去哪里?若是回南方的话,正好我也要往嘉兴去,咱们便结伴同行如何?”他听黄蓉口音也是嘉兴左近人氏,是以有此一问。
黄蓉心里极欲与他同行,但听他说要回南方,却黯然摇头道:“我不回南方”。隔了一会儿,忽又笑道:“大哥,我这肚子忒不争气,这会儿竟又饿了。”郭靖只觉与她在一起时说不出的舒服欢喜,心中也盼多聚得一刻便是一刻,闻言正合心意,喜道:“好!我再陪兄弟去用些酒饭便是。”又问:“咱们还重回刚才那家酒楼么?”黄蓉摇了摇头,眼中露出黠慧的神色,笑道:“咱们去那掌柜说的长庆楼。我正想瞧瞧全张家口最大的酒楼甚么样儿。”郭靖也是少年心性,哪有甚么顾忌?听她这么一说豪气陡生,豪迈应道:“好!就去长庆楼!”便牵了她手同行。黄蓉不说话,却不再挣脱,任由他握着手掌。两人心中都感轻松畅怀。
二人问了路,迳往城中最繁华热闹处去,转过几处街角,眼前豁然开朗,长庆楼的金字招牌在当衢处十分显眼。长庆楼的铺陈装饰全系模仿大宋旧京汴梁大酒楼的格局,伙计、掌柜也见多识广,自比他们刚才所吃那家的乖巧,眼见黄蓉虽然一身乞丐行头,身上却披着一件名贵的貂裘,裘皮口袋中还依稀露出若干大额面值的钱引纸钞,知道其人不可貌相,也不阻拦,反而殷勤往店里让,黄蓉心下暗赞:果然是大店,连伙计都更有见识些。
两人上到二楼,拣了间临街的齐楚阁儿坐下,推窗便能瞧见楼下大街上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令人心怡气爽。郭靖自知于饮食一道全无学问,便还是由黄蓉做主点菜。黄蓉这一回却不再大点酒菜,只要了四碟精致细点,向店家讨了一整套茶具,又要了一饼密龙团茶,关了门窗,悠哉游哉地烹起茶来。密龙团茶产于临安附近,唐代时是杭州一带的贡茶,颇有名气。其实临安附近的上、下天竺亦产有不制成团饼的散茶,寺院煎来招待香客,只是名气逊色许多。黄蓉嫌其煎法简陋,用来待客不够雅致,所以还是选了名气更大的密龙团茶。她却不知她瞧不上的这些散茶在后世明清时代竟一跃成为了位列中华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郭靖见她不叫酒菜却专事烹茶,微觉奇怪,但思忖与她相处这半日间,她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只道她另有主张,便也不敢多问。
郭靖默默看着黄蓉炙茶、碾罗、烘盏、调膏、候汤、冲点、击拂、烹试、分茶,但觉手法繁复玄奥,尤其冲点(点茶)时需反复注水七次,极重技巧,自一汤至七汤,因其挥筅击拂的手法不同、盏面所泛乳花之异而又各有不同名目,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他见黄蓉先以茶匙将碾碎后过罗筛好的茶末在盏中均匀调成浓稠的糊膏,再向茶盏中依序分次点注茶汤,手法或缓或急,方向或环或直,注量或多或少,都有不同。又见她手持茶筅,摇腕舒肩,在茶汤中反复击拂,轻重疾徐亦各有差异:一汤、二汤时击拂力道最重,三汤时轻盈均匀,四汤时舒缓,至五汤时却凝神屏息,大气也不敢出,一边仔细观察茶汤中沫饽的状态,一边以此确定击拂的手法。郭靖知她正到了紧要的关头,不敢惊扰于她,自己心中亦紧张得如临大敌一般。眼见黄蓉手持汤瓶,缓缓向茶盏中注入六汤,盏面的沫饽勃然而生,她面上的凝重也逐渐转为轻松,茶筅只在盏中缓缓搅动而已;一会儿又注入七汤,只见茶末与汤水已交融一体,茶汤表面现出又厚又白的雪沫乳花,经久不散,一股乳香扑鼻而来,连郭靖这般不懂茶艺之人,也闻之欲醉。黄蓉吐出一口长气,轻呼一声:“成了!”轻轻提起茶筅搁在一旁,脸上现出轻松满意的笑容,取勺将冲点好的茶汤分盛两盏,递了一盏给郭靖。郭靖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盏中茶汤一片浓绿,表面却泛着一层均匀厚实的白色沫饽,香气怡人。他于茶道一无所知,却也晓得此茶上佳,端盏仰头便如饮酒般一口喝干了,却见黄蓉只捧着茶盏在小口啜饮细品。他自知失态,不禁脸又红了。黄蓉轻轻一笑,又盛了一盏茶汤给他。他不敢再孟浪,学着黄蓉的样儿仔细啜饮,却见黄蓉慢慢品着茶,眼中却已渐渐湿了,不知是心中想起了甚么。
隔了一会儿,黄蓉忽道:“当今最佳的茶品出自闽北的建安北苑,“北苑茶”中的龙团凤饼更是驰名天下,专贡皇家御用。咱们今日喝的却不是这品,而是临安左近的密龙团茶。”顿了一顿,幽幽的道:“这是我家乡的茶味,也是你家乡的茶味。”说完这句,脸上已有泪痕。
郭靖这才知道她是从茶味中想到了家乡,勾起了心中乡愁。他想劝慰两句,却觉口舌笨拙,也不知从何劝起,只能默默地陪着发愁。黄蓉伤感了一忽儿,突然拭泪笑道:“我今日却是怎么了?与大哥好好品着茶,却为何要去想那劳什子的伤心事?好让大哥见笑了。”她脸上本来黝黑擦满煤黑,这会儿拭去泪痕,却露出煤黑下两道莹白如玉的肤痕,显是肤色本白。郭靖见她性情古怪,一忽儿哭,一忽儿又笑,颇觉不可琢磨,但见她对自己极为友善,又天真无邪,便也不作多想,笑道:“兄弟这样就对了。人生贵适意,无须自寻烦恼。”
黄蓉抿了一口茶,扭头见郭靖品茶的神色茫然,关切地笑问:“这茶滋味可好?还喝得么?”郭靖笑道:“味道好极。只是我对茶艺一窍不通,先前在蒙古时都是和着奶一起喝的,也分不出滋味好坏,怕是糟塌了兄弟这一手点茶的好手艺了。”他所言不虚,蒙古人饮食多茹荤腥,全靠与中原榷易茶叶来解油腻,吃法上也极简陋,不过是碾成茶末后掺入奶中大桶煮熟,再以碗盛饮。郭靖适才将茶汤一饮而尽,便是遵从蒙古人的习俗饮法,绝无中原饮茶这般风雅。
黄蓉却扁扁嘴哂道:“老实说,这茶味道并不甚好。当年我爹爹与我讲茶时曾说到,要得茶好,须得先有好水。咱们喝的这盏茶,用的便不是好水,若不是非要喝这密龙团,我才不屑尝它。须得无锡惠山的泉源那样的活水,才烹得出一盏好茶。我爹爹便是擅用好水,与人斗茶,未尝败绩。”她闭目嗅息,似乎正神游物外,品味惠山的那一眼甘泉。她只思想得片刻,便又睁眼品评道:“便是这茶盏也不甚好。”郭靖奇道:“我瞧这茶盏是上佳的白瓷,已是极好的行货,又哪里不好了?”黄蓉摇摇头微笑道:“这盏是定窑的白瓷,论品质自然是极好的。但要论茶盏,我爹爹曾说过还须是建宁府建窑所出的黑釉曜变天目斑的建盏才叫最好,次一等的兔毫盏、鹧鸪斑盏、油滴盏也用得,这些都是名贵的贡盏。定窑、邢窑所出白瓷虽好,用于斗试终是不宜。可惜咱们身处北方,也只好将就着用用。”这些建窑名盏的名目郭靖都是闻所未闻,这时听黄蓉一一道出,忙不迭地点头称奇。他因蒙古人尚白,自亦贵重白瓷,却不知有宋一代斗茶之风兴盛,黄蓉所居的江南又是宋室南渡以后斗茶风气最盛之地。当时斗茶,一贵汤色,以色白形美为尚;二重水痕,以汤花咬盏不退、水痕晚出者为胜。故而宋人更推崇能凸显汤花白色的建窑黑盏,若用青瓷、白瓷,汤色不甚分明,就未免落了下乘。所以蔡襄在《茶录》中就讲:“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如兔毫。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黄蓉从小耳濡目染,自也概莫能外。
郭靖听她说的头头是道,心下叹服。自忖一路南来,所见事物都让他大开眼界,就连饮茶小小一事,也有这么多精深学问,可见学海无涯,尚需勤勉努力,方可增广见识,不至被人小瞧了。他自幼因愚笨常受师长责罚,从小就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自知资质有限,只有比别人加倍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他只认准了一条:别人练一遍他就练十遍,不达成功绝不罢休。他生肖属牛,便也如老黄牛般吃苦耐劳,韧性十足。
黄蓉仍是摇头:“不好。这菜热过便不好吃了。”又招小二过来,命他把几十碗冷菜都撤下去倒掉,另取新鲜食材重做。小二咂了咂舌,无奈只得遵嘱照做。那少年从小被母亲教训为人须勤俭养德,他虽不知这顿饭价值几何,但见黄蓉如此奢靡浪费也觉不妥,不禁皱了皱眉;但蒙古人生性好客,款待朋友必至令人幸尽满意才罢,他为人持重,所以也不说破。
所幸必需的食材先前都已采买妥当,店家见二人出手豪阔也不敢怠慢,这次只等得小半个时辰,几十盆菜肴便已做好送来,黄蓉却只吃得几筷便说饱了。那少年遇到黄蓉之前本已嚼了一大张面饼和许多牛肉,又尝了许多果子蜜饯和热菜,这回只吃得少许便也不再动筷。店小二冷眼看着堆积如山的饭菜果子,心中不住暗骂那少年:“你这傻子,给这小子冤上啦!”
一会儿结账,共花去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现银,足足抵得上临安一个三口小康之家一个月的收入。那少年从行囊中摸出一锭两斤重的黄金,合共三十二两,叫小二拿去银铺兑了足额的银子付账。彼时一两黄金能换十两白银,小二光需找还给他的现银就有300两有余,数额太大不堪重负,便征得他的同意,换成了市面上流通的纸质钱引。这钱引本是南方宋廷发行的银票,但在北方也流通,金国欲禁而不得,也就只有默认了。它的面值以缗(贯)而计,一两现银可兑铜钱一缗(足额不省陌为一千文制钱)。但此时已至宋宁宗嘉定末年,钱引因多年滥发早已贬值得厉害,一缗只值一百文钱。店小二不敢欺他,也不敢省陌,便按市价兑足了价值三千缗的钱引纸钞找还给他。本来还须另找他二钱六分银子,但他体恤店小二一路侍候得殷勤辛苦,便一并赏了他。那小二千恩万谢,感激不尽。店家诸人见他掏金、付账、赏银十分爽快,连眉头都不稍皱一下,都暗暗称奇。
出得店来,朔风扑面。少年牵了坐骑跟在黄蓉后面,她才知先前在店前马桩上拴着的那匹小红马是这少年所有。黄蓉与他分别在即,心中忽有不舍之感。这时一阵北风袭来,她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又觉心中之悲凉灰暗,更远胜于寒风拂面。她唯恐自己对那少年生出依赖难舍之心,当下转过了头不去瞧他,拱了拱手低声道:“叨扰了,再见罢。”只身便行。那少年与她一见投缘,亦自不舍,见她衣衫单薄,冻得兀自颤抖,心中不忍,忙解下外罩的貂裘,抢步上前披在她背上,温言道:“兄弟,你我一见如故,请把这件衣服穿了去罢。”又摸出身上剩下的四锭黄金,取了两锭,连同找还的纸钞也分出一半,一并放在貂裘的袋中给她。黄蓉冷眼瞧他赠裘分金,明白那是同甘共苦之谊,她自离家以来从未遭人如此记挂,心中猛地涌起一股暖意,鼻子不禁酸了。她不欲被他看破自己的情绪波动,也不言语,只背对着他轻轻挥手略表谢意,加快脚步飘然而去。那少年望着她的背影渐行渐远,突觉失落之极,怔怔地牵着红马伫立在长街中央,怅然若失。
黄蓉走出数十步,突然想起一事,回过头来,见那少年牵着小红马,正自呆呆地望着自己,她心中一软,向那少年招了招手。那少年见她回头招呼自己,面露喜色,快步奔了过来,笑着问道:“贤弟可还缺少甚么吗?”黄蓉抿嘴笑道:“就只缺一样,还没请教兄长的高姓大名。”那少年哑然失笑,这才想起两人共处了一个多时辰,同席吃了一顿大餐,却仍未互通姓名,不禁挠头憨笑道:“真是的,这倒忘了。我姓郭名靖,兄弟你呢?”黄蓉听得他的姓名,心中甚是欢喜,也微笑答道:“我姓黄,单名一个蓉字”。“黄蓉……黄……蓉……”郭靖低头默念黄蓉的名字,神色肃穆,似是在认真记诵,过一会儿忽抬头问道:“黄兄弟,你要去哪里?若是回南方的话,正好我也要往嘉兴去,咱们便结伴同行如何?”他听黄蓉口音也是嘉兴左近人氏,是以有此一问。
黄蓉心里极欲与他同行,但听他说要回南方,却黯然摇头道:“我不回南方”。隔了一会儿,忽又笑道:“大哥,我这肚子忒不争气,这会儿竟又饿了。”郭靖只觉与她在一起时说不出的舒服欢喜,心中也盼多聚得一刻便是一刻,闻言正合心意,喜道:“好!我再陪兄弟去用些酒饭便是。”又问:“咱们还重回刚才那家酒楼么?”黄蓉摇了摇头,眼中露出黠慧的神色,笑道:“咱们去那掌柜说的长庆楼。我正想瞧瞧全张家口最大的酒楼甚么样儿。”郭靖也是少年心性,哪有甚么顾忌?听她这么一说豪气陡生,豪迈应道:“好!就去长庆楼!”便牵了她手同行。黄蓉不说话,却不再挣脱,任由他握着手掌。两人心中都感轻松畅怀。
二人问了路,迳往城中最繁华热闹处去,转过几处街角,眼前豁然开朗,长庆楼的金字招牌在当衢处十分显眼。长庆楼的铺陈装饰全系模仿大宋旧京汴梁大酒楼的格局,伙计、掌柜也见多识广,自比他们刚才所吃那家的乖巧,眼见黄蓉虽然一身乞丐行头,身上却披着一件名贵的貂裘,裘皮口袋中还依稀露出若干大额面值的钱引纸钞,知道其人不可貌相,也不阻拦,反而殷勤往店里让,黄蓉心下暗赞:果然是大店,连伙计都更有见识些。
两人上到二楼,拣了间临街的齐楚阁儿坐下,推窗便能瞧见楼下大街上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令人心怡气爽。郭靖自知于饮食一道全无学问,便还是由黄蓉做主点菜。黄蓉这一回却不再大点酒菜,只要了四碟精致细点,向店家讨了一整套茶具,又要了一饼密龙团茶,关了门窗,悠哉游哉地烹起茶来。密龙团茶产于临安附近,唐代时是杭州一带的贡茶,颇有名气。其实临安附近的上、下天竺亦产有不制成团饼的散茶,寺院煎来招待香客,只是名气逊色许多。黄蓉嫌其煎法简陋,用来待客不够雅致,所以还是选了名气更大的密龙团茶。她却不知她瞧不上的这些散茶在后世明清时代竟一跃成为了位列中华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郭靖见她不叫酒菜却专事烹茶,微觉奇怪,但思忖与她相处这半日间,她行事往往出人意表,只道她另有主张,便也不敢多问。
郭靖默默看着黄蓉炙茶、碾罗、烘盏、调膏、候汤、冲点、击拂、烹试、分茶,但觉手法繁复玄奥,尤其冲点(点茶)时需反复注水七次,极重技巧,自一汤至七汤,因其挥筅击拂的手法不同、盏面所泛乳花之异而又各有不同名目,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他见黄蓉先以茶匙将碾碎后过罗筛好的茶末在盏中均匀调成浓稠的糊膏,再向茶盏中依序分次点注茶汤,手法或缓或急,方向或环或直,注量或多或少,都有不同。又见她手持茶筅,摇腕舒肩,在茶汤中反复击拂,轻重疾徐亦各有差异:一汤、二汤时击拂力道最重,三汤时轻盈均匀,四汤时舒缓,至五汤时却凝神屏息,大气也不敢出,一边仔细观察茶汤中沫饽的状态,一边以此确定击拂的手法。郭靖知她正到了紧要的关头,不敢惊扰于她,自己心中亦紧张得如临大敌一般。眼见黄蓉手持汤瓶,缓缓向茶盏中注入六汤,盏面的沫饽勃然而生,她面上的凝重也逐渐转为轻松,茶筅只在盏中缓缓搅动而已;一会儿又注入七汤,只见茶末与汤水已交融一体,茶汤表面现出又厚又白的雪沫乳花,经久不散,一股乳香扑鼻而来,连郭靖这般不懂茶艺之人,也闻之欲醉。黄蓉吐出一口长气,轻呼一声:“成了!”轻轻提起茶筅搁在一旁,脸上现出轻松满意的笑容,取勺将冲点好的茶汤分盛两盏,递了一盏给郭靖。郭靖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盏中茶汤一片浓绿,表面却泛着一层均匀厚实的白色沫饽,香气怡人。他于茶道一无所知,却也晓得此茶上佳,端盏仰头便如饮酒般一口喝干了,却见黄蓉只捧着茶盏在小口啜饮细品。他自知失态,不禁脸又红了。黄蓉轻轻一笑,又盛了一盏茶汤给他。他不敢再孟浪,学着黄蓉的样儿仔细啜饮,却见黄蓉慢慢品着茶,眼中却已渐渐湿了,不知是心中想起了甚么。
隔了一会儿,黄蓉忽道:“当今最佳的茶品出自闽北的建安北苑,“北苑茶”中的龙团凤饼更是驰名天下,专贡皇家御用。咱们今日喝的却不是这品,而是临安左近的密龙团茶。”顿了一顿,幽幽的道:“这是我家乡的茶味,也是你家乡的茶味。”说完这句,脸上已有泪痕。
郭靖这才知道她是从茶味中想到了家乡,勾起了心中乡愁。他想劝慰两句,却觉口舌笨拙,也不知从何劝起,只能默默地陪着发愁。黄蓉伤感了一忽儿,突然拭泪笑道:“我今日却是怎么了?与大哥好好品着茶,却为何要去想那劳什子的伤心事?好让大哥见笑了。”她脸上本来黝黑擦满煤黑,这会儿拭去泪痕,却露出煤黑下两道莹白如玉的肤痕,显是肤色本白。郭靖见她性情古怪,一忽儿哭,一忽儿又笑,颇觉不可琢磨,但见她对自己极为友善,又天真无邪,便也不作多想,笑道:“兄弟这样就对了。人生贵适意,无须自寻烦恼。”
黄蓉抿了一口茶,扭头见郭靖品茶的神色茫然,关切地笑问:“这茶滋味可好?还喝得么?”郭靖笑道:“味道好极。只是我对茶艺一窍不通,先前在蒙古时都是和着奶一起喝的,也分不出滋味好坏,怕是糟塌了兄弟这一手点茶的好手艺了。”他所言不虚,蒙古人饮食多茹荤腥,全靠与中原榷易茶叶来解油腻,吃法上也极简陋,不过是碾成茶末后掺入奶中大桶煮熟,再以碗盛饮。郭靖适才将茶汤一饮而尽,便是遵从蒙古人的习俗饮法,绝无中原饮茶这般风雅。
黄蓉却扁扁嘴哂道:“老实说,这茶味道并不甚好。当年我爹爹与我讲茶时曾说到,要得茶好,须得先有好水。咱们喝的这盏茶,用的便不是好水,若不是非要喝这密龙团,我才不屑尝它。须得无锡惠山的泉源那样的活水,才烹得出一盏好茶。我爹爹便是擅用好水,与人斗茶,未尝败绩。”她闭目嗅息,似乎正神游物外,品味惠山的那一眼甘泉。她只思想得片刻,便又睁眼品评道:“便是这茶盏也不甚好。”郭靖奇道:“我瞧这茶盏是上佳的白瓷,已是极好的行货,又哪里不好了?”黄蓉摇摇头微笑道:“这盏是定窑的白瓷,论品质自然是极好的。但要论茶盏,我爹爹曾说过还须是建宁府建窑所出的黑釉曜变天目斑的建盏才叫最好,次一等的兔毫盏、鹧鸪斑盏、油滴盏也用得,这些都是名贵的贡盏。定窑、邢窑所出白瓷虽好,用于斗试终是不宜。可惜咱们身处北方,也只好将就着用用。”这些建窑名盏的名目郭靖都是闻所未闻,这时听黄蓉一一道出,忙不迭地点头称奇。他因蒙古人尚白,自亦贵重白瓷,却不知有宋一代斗茶之风兴盛,黄蓉所居的江南又是宋室南渡以后斗茶风气最盛之地。当时斗茶,一贵汤色,以色白形美为尚;二重水痕,以汤花咬盏不退、水痕晚出者为胜。故而宋人更推崇能凸显汤花白色的建窑黑盏,若用青瓷、白瓷,汤色不甚分明,就未免落了下乘。所以蔡襄在《茶录》中就讲:“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如兔毫。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黄蓉从小耳濡目染,自也概莫能外。
郭靖听她说的头头是道,心下叹服。自忖一路南来,所见事物都让他大开眼界,就连饮茶小小一事,也有这么多精深学问,可见学海无涯,尚需勤勉努力,方可增广见识,不至被人小瞧了。他自幼因愚笨常受师长责罚,从小就深知勤能补拙的道理,自知资质有限,只有比别人加倍努力才能有所成就。他只认准了一条:别人练一遍他就练十遍,不达成功绝不罢休。他生肖属牛,便也如老黄牛般吃苦耐劳,韧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