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翔8班吧 关注:24贴子:799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梦翔班级暑假阅读专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喂百度。


1楼2009-06-24 22:15回复
    生命于每个个体都是偶然,然而每个个体又不得不最终担当起这偶然而至的生命。一个人该如何为其日常存在的生命注入意义,从而使生物学层面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学层面的“主体角色”,并穿越欲望主体,向自由的精神境域迈进?又如何承担和消化外在的和精神的风暴,锤炼自己的心志,向自我筹划,为自己拓展一方可以安身立命的诗意居所?
      创造自我,超越世俗的拘束而达到精神自由的高度;升华自我,守住生命的热情;沉思自我,伸展情志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形成整体的人文自我,凸显人文情怀,让生命走向丰富、充盈、绚丽、深刻!
       ——摘抄《大学人文读本——人与自我》夏中义老师的封面语做为开篇。打开书页,从阅读开始,穿越日常的生活,走向真正的生命,歌唱着走向死亡。做起来吧。


    2楼2009-06-24 22:28
    回复
      2025-05-29 02:48:45
      广告
      破司,作业别忘记设置顶= =|||


      4楼2009-06-26 22:25
      回复
        本卷导言:中国大学教育缺什么
        ◎刘锋杰
         
            若问我,当代中国大学教育缺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缺失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大写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前不久,在各报引起热烈讨论的清华大学学生“伤熊”事件,显示的就不是那位同学的法制意识淡薄,也不是如辩解的,是对熊的敏感性的测试,若如此,“伤熊”变成了科学实验,岂不滑稽?“伤熊”事件之所以会出现在一个高分高能的学生那里,根本上是他缺少人文教育,缺少了人文教育必然强调的爱的滋润,人的同情之心被堵塞,丧失悲悯情怀,才会将一时的好奇建立在对于他物的伤害上。这反映了教育的缺陷。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我们的体制提倡恨的培养,鼓动无情的斗争,这使爱意远离了日常生活和人的心灵,至今还使我们的社会积重而难返;漠视人的生命和动物的生命,仍然是一个顽症。再加上近年来功利主义不仅成为我们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同样地进入高等学府,成为高校的主要追逐目标,莘莘学子在耳濡目染中,一个一个变成功利主义者,心灵枯槁,思维定型,人生态度世俗化,行为方式畸变,使得生命的诗意尽失。这决非危言耸听。所以,呼唤一种广博优雅的人文教育,当是大学教育之迫切需要。实现一个世纪前鲁迅先生提出的“立人”理想,仍然是未竟事业,需要为之奋斗。
            在我看来,人文教育与大学生个体自我的关系,有三个维度密切相关,这是建构自我的三个价值目标:


        5楼2009-06-26 23:39
        回复
          目标之一,创造意义自我。
              人的自我,具有多种内涵。它需要物质的满足,物质成为个体生存的基础,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但仅仅满足人在现世的各种生理需要,只追求地位、金钱,将它们视做人生的最高目标,那就大错特错。物欲的满足永无止境。叔本华说过,人的一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十个欲望;十个欲望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百个、千个欲望。所以。简单的欲望满足,只能使人扎进欲望的陷阱而不能自拔。其实,人生幸福并不受制于财富的多少,快乐完全可以来自对于物质的超越。孔子的学生颜回,只要一盒饭、一瓢水,住在陋巷,不改其乐,这是乐在他对自己行为方式的坚信上。人若能对一片水,对一座山,对一只鸟,对一棵树,都能产生欢喜,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具有真正的欢喜情怀。
              冯友兰将人生划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宗白华说人生有六个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他们都在期望人能超越生理与物质的、实用与政治的境界而向道德的、艺术的、宗教的乃至天地的境界攀升,至此,人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
              现代人已经高度异化,根源就是现代人对物质文明的极端追求,导致现代人对幸福、对人生意义的严重曲解,结果,物质财富每天都在增长,快乐却不能同步。对现代人而言,解放自己的心灵,摆脱对物质的依赖,融入自然,与万物对话而交流,悲天又悯人,以爱惜作人生的底蕴,培养博大而深沉的情怀,确认良知对于人类的重要作用,无疑是人的首选价值。现代人若要真正走好漫漫人生路,意义自我的创造,远比知识的获取、谋生手段的训练、竞争能力的培养更重要。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可以做好任何事;一个工具化的人,只能机械地完成一件事,而于他事则显示出他的低能乃至破坏性来。


          6楼2009-06-26 23:40
          回复
            目标之二,升华青春自我。
                青春者何?青春就是生命意义真正浮现于人生地表,人的身 体由自然状态向
            ......
            (晕啊,竟然谈青春的文字被百度说有不晾内容而禁止发布,具体文本请到群里共享中找吧.对不起啊.)


            7楼2009-06-26 23:43
            回复
              资料挂于:
              1:"师-生专业发展群"的共享中,群号:77892317.
              2:"梦翔天际群"的共享中,群号:21149515
              如果细读文字无法上传于 百 度 ,可以传于1群中共享,并在阅读基础上在群中展开提问和讨论.


              9楼2009-06-26 23:55
              回复
                对  百 度 不 放 心 了,资料挂于:
                1:"师-生专业发展群"的共享中,群号:77892317.
                2:"梦翔天际群"的共享中,群号:21149515
                如果细读文字无法上传于 百 度 ,可以传于1群中共享,并在阅读基础上在群中展开提问和讨论.


                10楼2009-06-26 23:55
                回复
                  2025-05-29 02:42:45
                  广告
                  对百度不放心了,资料挂于:
                  1:"师-生专业发展群"的共享中,群号:77892317.
                  2:"梦翔天际群"的共享中,群号:21149515
                  如果细读文字无法上传于百度,可以传于1群中共享,并在阅读基础上在群中展开提问和讨论.


                  11楼2009-06-26 23:55
                  回复
                    以《我的大学观》为主题,发一组文章。
                    在当下商品、信息的浪潮中,大学面临围城之危的情况下,意在为我们努力进入大学深造的高中学子,提供一个种在岁月中的种子。


                    12楼2009-07-03 15:16
                    回复
                          9、人类更深入一步的各种努力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这一困境,在现时代,恶化的可能性已大为增加。在一个大机构中,作为新手的年轻人,必须服从命令,照章行事……这样的工作就是一种强化训练,它传授知识,造就忍耐的性格,并且,这是处于新手阶段的年轻人仅有的工作……
                          10、其结果是职业后期所需的重要素质很容易在早期被践踏。这仅是更多的一般事实的一个事例,即所需的良好技术只能通过那些易于摧残心智活力的训练去获得,而这种心智活动本应是要指导技术性技能的。这是教育中重要的事实,也是大多数团难的症结所在。
                         11、 大学为诸如现代商业或传统一类的智力化职业做准备的方式在于增进对作为职业基础的各种一般原则的富于想像的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带着他们在将具体事务与一般原则相联系的过程中已经践行过的想像,进入其技术学徒制阶段。具体事务也就获得了意义,并例证了被赋予的那种意义的原则。因此,一个人要受到适当的训练,应期望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必需的习惯去获得想像的训练,而不是单凭经验去做苦工。
                         12、 为此,一所大学的特有功能就是运用想像力去获得知识。若不是为了这种重要的想像力,也就没有理由说为什么商业人员和其他职业的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一点一滴地收集事实。大学是富有想像力的,否则就不是大学(至少毫无用处)。
                         13、 想像力是一种“传染病”。它不可能用尺量,用秤称,然后,再由大学教师分发给学生。它只有通过其成员自身也具有丰富想像力的大学进行交流传递。讲到这一点,我无非在重复一个最古老的观点。两千多年前,古人就用一枝代代相传的火炬来象征学问。这个燃烧的火炬就是我所讲的想像力。组织大学的全部艺术在于提供教育的是由其学问闪耀着想像力的大学教师,这是大学教育的问题之一;除非我们小心谨慎,否则,我们如此引以为豪的大学近来在学生数量和活动的多样化方面的巨大发展,都将由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错误处置而未能产生正确的结果。
                          14、想像力和学问的结合需要悠闲自在、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气氛,需要多种多样的经验,需要同那些在观点上和智力训练上不相同的心智相互激发。还需要在促进知识的发展时,为周围社会的成就而自豪的兴奋和自信。想像力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获得,然后永远保存在冰柜里让其以固定的数量定期增长。学习和富有想像的生活是一种生存方式,而不是一件商品。
                          15、你要教师有想像力吗?那么让他们对正处在一生中最有朝气、最富有想像力时期的青年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此时理智正进入这些青年人成熟的训练中。让研究人员在可塑、开放、富有活力的心智面前展示自己,让青年学生在与充满智力探险的心智的接触中,圆满地通过他们的理智获取阶段。教育是对生活的探险的训练,研究就是智力的探险,而大学应该成为年轻人和年长者共同进行探险的故乡。成功的教育在其所传授的知识中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要么知识本身是新的,要么具有某些适用于新时代新世界的新颖性。知识并不比活鱼更好保存。你可以讲古老的真理、传授古老的知识,但你必须设法使知识(如它本来的那样),像刚从海里抓上来的鲜鱼,带着它即时的新鲜,呈现给学生。
                          16、学者的职责是唤醒智慧和美的生活,这种生活若不是学者们的苦心孤诣,在过去就丧失了。一个进步的社会有赖于三个群体:学者、发现者和发明者。社会的进步也基于以下的事实:受过教育的人是由每一个都略有学问、略有发现和略有发明的人构成。我这里所用的“发现”一词,是指有关高度概括之真理这一类知识的增长;“发明”一词指有关一般真理按即时需要以特定方式加以运用而形成的这一类知识的增长。很明显,这三个群体是融为一体的,那些从事实际事务的人,就他们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而言也可以称为发明者。不过,任何人都有其自身职能和自身特定需要的局限性。对一个国家来说,重要的是各种进步因素要紧密联合在一起。这种联合可以使学习影响市场,而市场又可调整学习。大学是将各种进步因素融合起来以形成有效发展之工具的主要机构,当然,它并不是惟一的机构。不过,今天进步快的国家都是那些大学兴旺发达的国家,这是事实。


                      14楼2009-07-03 15:29
                      回复
                        这文本细读怎么个做法


                        15楼2009-07-03 15:48
                        回复
                          第一篇的文本细读。(第二目标实在是= =难怪百度要屏蔽……看了就读不下去了……老师别怪我……)
                          字比较小(百度缩的)老师看的时候幸苦啦-v-~


                          18楼2009-07-12 22:34
                          回复
                            • 116.232.67.*
                            各位, 我们不能够把大学只作为大学来判定和欣赏,它是我们过去和将来一段时间将要努力的目标.换言之,它是高中学习的一个升华,是不能够独力于教育而存在的.
                            简而言之,大学应该是初膏中思想的一个延续,打一比方,一群从小生活在牢笼的狮子,突然之间回到了丛林,那会是,怎样的一副场景,不能说所有的狮子都将饿死,毕竟狮子之中也有佼佼者,但是,将有一大部分的狮子被淘汰,这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事实.
                            我们不能够要求环境为我们改变.所以,要活下去,我们只有成为那佼佼者.
                            谦


                            19楼2009-08-19 21: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