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的意识是机械的,格式化的,为了更适应世界而产生的,那么.....“我”是谁?
什么是“我”的意识,或者“我”的意识有什么?
求生欲?
意识是人的各种因素的集合,死亡损害了各方利益,这只能更进一步证明,是没有“我”这一概念。
同理可证,“生命向往更好的生活”也是各方利益一致产生的。
所以人的意识只是各种因素在个体的体现。
那么如何解释感情?
吃糖对我有损害,但我就是愿意吃糖。
因为吃糖可以获得快乐,满足感。
在此时吃糖的愿望力量更强,不吃糖的意愿力量相对较弱,所以行为上吃糖。
从感情解释,某一部分“势力”需要糖而没有节制,意愿强烈,所以产生喜欢糖的感觉。
那么这一部分“势力"为什么需要糖?
规则!世界的规定,就如同规定1+1=2,规定这一部分”势力“需要糖。
就如同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地势、引力、分子密度、质量决定的
回到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规则的具现,意识的产生是各种因素的集合
其现实意义是意识的可改变性、替代性
今天喜欢咸豆腐脑,通过某些条件、操纵,可以成为喜欢甜豆腐脑
那么..."我”是谁?
怎样才算“我”,如何去定义“我”?
通过善良的行为,可以向“我”贴上善良的人的标签
特征越明显,“我”的概念就越突出。
这时候的“我”就是概念的集合,善良、美丽、富有等等
这些都是人通过行为来界定一个人的性质、概念
那么是否意味着“我”就是概念的集合?
没有概念,实际无“我”
.....这只是别人的“我”,然而实际“我”是客观存在的
那么剥除各种外部条件,更核心些
“我”是谁?
“我”在想什么?或者“我”有想什么?
被外部刺激,通过逻辑、智力、喜好,做出相应的思想、行为
如果没有外部刺激呢?
所以世界是运动的!?不是静止不变的咯!?
表意识、潜意识、本我、自我、超我....
还有各种物理、生物、化学的反应机制
世界真是一座精密的仪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