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植赠答诗是建安作家同类诗歌中数量较多且成就最高的,但目前被大多数研究者所忽视。对曹植赠答诗表现的主体意识的探析,有助于说明曹植赠答诗的创作特点及独特成就。
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谈到“赠答诗”起于建安七子”,“建安时,文士盛集邺下,声气相竞,始有投报”。明确说明建安时赠答诗已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而存在于诗坛。的确,建安作家在表达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的同时,还将笔触伸向丰富的情感世界,伴随着“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思想的提出,许多建安诗人将赠答诗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契机之一,并创作了许多优秀之作。
赠答诗是建安众多诗人喜爱并普遍使用的一类诗,是因为赠答之对象,大多是亲朋挚友,抒情时易于表达真情实感且能畅所欲言。建安赠答诗作为独立的类型出现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创作题材,曹植的赠答诗在建安同类诗歌中成就突出,充分说明作为杰出诗人的曹植在不同诗歌类型的创作中所作的努力与探索。
萧统《文选》对赠答类诗歌较为重视并专列一类,曹植的《赠徐干》、《赠丁仪》、《赠王粲》、《赠丁仪王粲》被列入其中,笔者根据赠答诗的特点把《送应氏》二首、《离友诗》二首及《赠白马王彪》也归入赠答类一列。这样,从数量上看,曹植的赠答诗约占其整个诗歌创作的10%。其写作时间《赠白马王彪》写于黄初年间,其余皆写于建安年间。本文将目前多数研究者所忽略的曹植赠答诗显示的主体意识略作探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梁启超在《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中谈到“赠答诗”起于建安七子”,“建安时,文士盛集邺下,声气相竞,始有投报”。明确说明建安时赠答诗已作为一种独立的类型而存在于诗坛。的确,建安作家在表达具有强烈的建功立业愿望的同时,还将笔触伸向丰富的情感世界,伴随着“诗缘情而绮靡”的美学思想的提出,许多建安诗人将赠答诗作为抒情言志的重要契机之一,并创作了许多优秀之作。
赠答诗是建安众多诗人喜爱并普遍使用的一类诗,是因为赠答之对象,大多是亲朋挚友,抒情时易于表达真情实感且能畅所欲言。建安赠答诗作为独立的类型出现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创作题材,曹植的赠答诗在建安同类诗歌中成就突出,充分说明作为杰出诗人的曹植在不同诗歌类型的创作中所作的努力与探索。
萧统《文选》对赠答类诗歌较为重视并专列一类,曹植的《赠徐干》、《赠丁仪》、《赠王粲》、《赠丁仪王粲》被列入其中,笔者根据赠答诗的特点把《送应氏》二首、《离友诗》二首及《赠白马王彪》也归入赠答类一列。这样,从数量上看,曹植的赠答诗约占其整个诗歌创作的10%。其写作时间《赠白马王彪》写于黄初年间,其余皆写于建安年间。本文将目前多数研究者所忽略的曹植赠答诗显示的主体意识略作探析,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