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可以拒载醉酒乘客了 你怎么看?
日前,滴滴出行宣布在深圳试行醉酒乘车规则,若快车司机认为行程受威胁可终止服务,乘客弄脏车辆后司机可收取洗车费。据了解,醉酒乘客独自乘坐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案例屡见不鲜,近一个月内滴滴在深圳就收到醉酒投诉两万多宗。
滴滴在深圳一个月收到两万多宗醉酒投诉
醉酒乘客独自乘坐公交车出行比较少见,但是醉酒后单独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却越来越多,引发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记者从滴滴出行了解到,深圳网约车司机报备乘客醉酒订单数量比较高,近30天在深圳一共收到相关醉酒投诉、报备等达到23425起。乘客李先生聚会饮酒过量,独自打车回家时因意识模糊而被司机拒载。他在路边睡醒之后发现钱包、手机等丢失,他认为这些损失是拒载造成的,要求司机赔偿。但是网约车王师傅则告诉记者,日前他接到一位醉酒乘客,乘客上车倒头就睡着了,司机无法叫醒乘客只得一边计费一边等待。大概20分钟后乘客醒来,向网约车平台投诉司机没有及时结束计费并且拒绝支付车费。王师傅觉得自己很冤枉。
多地明确禁止醉酒乘客单独乘坐公共交通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城市明确规定禁止醉酒乘客单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也包括深圳。《深圳市公共汽车乘车指导规则》中明确规定,乘客乘坐公共汽车需要遵守相关规则,醉酒者不准乘车。《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乘客乘坐地铁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禁止乘客在车站以及车厢内醉酒闹事。《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也规定,酗酒乘客要求租车且无正常人陪伴的,出租车驾驶员可拒绝载客。
日前,滴滴出行率先在深圳快车、优享业务试行“乘客醉酒乘车”规则,在最新版滴滴车主APP中增加了与“乘客醉酒”相关的报备、申请取消、收取洗车费等处理机制与功能。据介绍,行程开始前,若司机判断乘客可能会危害行程安全,可申请无责取消订单;行程进行中,如乘客出现威胁行程安全的行为,司机有权终止服务;送达目的地后,如乘客出现熟睡不起、不愿下车等情况,司机可上报平台协同处理,平台将协助联系乘客的紧急联系人或者报警处理。此外,若醉酒乘客呕吐在车内或车身上,则需支付司机洗车费。
建议完善醉酒乘客独自乘车规则
尽管相关规定明确禁止醉酒乘客单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诸多争议。深圳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醉酒乘客因为意识模糊,在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伤亡风险,甚至会危及司乘乃至其他乘客安全,但是一线司乘人员对于醉酒乘客判断标准又很难把握,所以在实际执行中很难直接拒绝醉酒乘客乘车。
记者了解到,滴滴近期组织社会各界讨论“司机能否拒载独自乘车的醉酒乘客”,一周内有26.9万网友参与讨论,其中86%的人认为司机可以拒载,但也有14%的人认为司机不能拒载。支持拒载的网友认为,醉酒乘客常指错路或者熟睡,需要有其他人陪同;乘客在车厢内发生呕吐难以清理,将影响其他人乘坐车辆;醉酒后情绪不稳定,易引发纠纷和冲突。反对拒载的网友则认为:司机难以判断醉酒状态,容易产生随意拒载;留醉酒人独自在路边,可能造成醉酒人受伤;醉酒乘客闹事,司机可以直接报警。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律师表示,出台醉酒乘客独自乘车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探索,但是涉及醉酒判断标准、是否危及行车安全以及人道处理救助程序等细节问题,需要司机、乘客以及社会大众参与讨论,将醉酒乘客独自乘车规则进一步细化。
对于社会各界的意见,滴滴方面表示将根据司乘反馈的意见,不断优化改进具体的细节,在得到充分验证后再逐步推广。
日前,滴滴出行宣布在深圳试行醉酒乘车规则,若快车司机认为行程受威胁可终止服务,乘客弄脏车辆后司机可收取洗车费。据了解,醉酒乘客独自乘坐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案例屡见不鲜,近一个月内滴滴在深圳就收到醉酒投诉两万多宗。
滴滴在深圳一个月收到两万多宗醉酒投诉
醉酒乘客独自乘坐公交车出行比较少见,但是醉酒后单独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却越来越多,引发的投诉也越来越多。记者从滴滴出行了解到,深圳网约车司机报备乘客醉酒订单数量比较高,近30天在深圳一共收到相关醉酒投诉、报备等达到23425起。乘客李先生聚会饮酒过量,独自打车回家时因意识模糊而被司机拒载。他在路边睡醒之后发现钱包、手机等丢失,他认为这些损失是拒载造成的,要求司机赔偿。但是网约车王师傅则告诉记者,日前他接到一位醉酒乘客,乘客上车倒头就睡着了,司机无法叫醒乘客只得一边计费一边等待。大概20分钟后乘客醒来,向网约车平台投诉司机没有及时结束计费并且拒绝支付车费。王师傅觉得自己很冤枉。
多地明确禁止醉酒乘客单独乘坐公共交通
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城市明确规定禁止醉酒乘客单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其中也包括深圳。《深圳市公共汽车乘车指导规则》中明确规定,乘客乘坐公共汽车需要遵守相关规则,醉酒者不准乘车。《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乘客乘坐地铁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禁止乘客在车站以及车厢内醉酒闹事。《深圳经济特区出租小汽车管理条例》也规定,酗酒乘客要求租车且无正常人陪伴的,出租车驾驶员可拒绝载客。
日前,滴滴出行率先在深圳快车、优享业务试行“乘客醉酒乘车”规则,在最新版滴滴车主APP中增加了与“乘客醉酒”相关的报备、申请取消、收取洗车费等处理机制与功能。据介绍,行程开始前,若司机判断乘客可能会危害行程安全,可申请无责取消订单;行程进行中,如乘客出现威胁行程安全的行为,司机有权终止服务;送达目的地后,如乘客出现熟睡不起、不愿下车等情况,司机可上报平台协同处理,平台将协助联系乘客的紧急联系人或者报警处理。此外,若醉酒乘客呕吐在车内或车身上,则需支付司机洗车费。
建议完善醉酒乘客独自乘车规则
尽管相关规定明确禁止醉酒乘客单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在实际执行中却存在诸多争议。深圳市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醉酒乘客因为意识模糊,在独自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有伤亡风险,甚至会危及司乘乃至其他乘客安全,但是一线司乘人员对于醉酒乘客判断标准又很难把握,所以在实际执行中很难直接拒绝醉酒乘客乘车。
记者了解到,滴滴近期组织社会各界讨论“司机能否拒载独自乘车的醉酒乘客”,一周内有26.9万网友参与讨论,其中86%的人认为司机可以拒载,但也有14%的人认为司机不能拒载。支持拒载的网友认为,醉酒乘客常指错路或者熟睡,需要有其他人陪同;乘客在车厢内发生呕吐难以清理,将影响其他人乘坐车辆;醉酒后情绪不稳定,易引发纠纷和冲突。反对拒载的网友则认为:司机难以判断醉酒状态,容易产生随意拒载;留醉酒人独自在路边,可能造成醉酒人受伤;醉酒乘客闹事,司机可以直接报警。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亚律师表示,出台醉酒乘客独自乘车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探索,但是涉及醉酒判断标准、是否危及行车安全以及人道处理救助程序等细节问题,需要司机、乘客以及社会大众参与讨论,将醉酒乘客独自乘车规则进一步细化。
对于社会各界的意见,滴滴方面表示将根据司乘反馈的意见,不断优化改进具体的细节,在得到充分验证后再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