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论吧 关注:35,494贴子:901,141
  • 93回复贴,共1

进化,性状与有性生殖(重大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进化论不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理论或者规律,至少不像牛顿定律那样容易理解。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来,充满了很多的争议,抛开有神论的设计论,就是在无神论自然科学的阵营中也充满无数的争论和思辨。
之所以这个领域吸引了无数聪明的脑袋和大神,不仅仅因为人有思维,需要用科学来解释很多现象,而且作为一种动物的人来说,该如何定义人类在自然的地位是一个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同时作为一个被抛到这个世界的匆忙一生而后消失的物质来说,一个终极问题就是,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向何处去。而这个问题,只有进化论可以给出方向和答案。
这个吧来过几次,见识过不少牛人和专业前辈的思维交锋,在下佩服之余,也想在此抛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我研读了大量的进化论读物以及有关的著作(进化论方面,遗传方面,基因方面,先天后天等),包括科普的和历史上的很多大牛学者的作品后仍得不到一个满意的回答的问题。而且在该吧里搜索过,也没有发现有启发的答案。我认为该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如之前看到的一个问题“求偶场悖论”一样,不是表面看起来的那么所以然。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一句话简单概括就是,个体之间性状(特征)有差异,具有有利于生存和繁衍的性状的个体在生存和繁殖竞争中相比较同种其他个体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可以繁衍更多的后代,而这些性状是可以遗传的,一代一代传递下去,这就是自然选择。
问题在于,性状与基因有关,性状是表现型,反映的是基因型。但是对于有性生殖来讲,减数分裂和基因重组,会打乱基因型,也就是说父母代的基因型与子代不会完全一样,子代不同的基因型会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型,也就是性状,那么子代的性状和父母代的性状就不同。那么性状是如何一代一代遗传下去的?性状如果没有遗传下去,自然选择如何起作用,不同的物种如何形成?
欢迎大家讨论,也恳请大牛来解惑。


IP属地:上海1楼2018-12-08 18:06回复
    楼主“父母基因与子代完全不一样”?观察狗狗生殖就明白了,差别有一些,但并不是很大,差别主要在外观上,而内脏上太大的变异会迅速死亡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8-12-09 03:50
    收起回复
      过度特化的物种灭绝的快,有性繁殖的好处是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迅速,又不至于完全丢失原有的基因,可以一定程度的返祖现象,这等于是允许悔棋。人类的成功得益这一点,特别人类一开始就是杂食性的而且主要是已昆虫为食,一度进化到几乎纯粹素食,吃虫或者肉都会恶心。吃植物块茎却非常甜,很少动物有人的唾液淀粉消化酶,而且人的犬齿几乎退化到毫不突出,其它杂食动物很少见犬齿退化的,其它灵长类都还保留了粗大的犬齿。农耕民族的肠道甚至也开始变长,适应消化粗纤维,过多的肉会使人患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然而现在人类肉食越来越多,又开始流行食用螃蟹 ,龙虾,甚至昆虫。好在没有特化成食草动物,让我们成为了什么都吃的物种,还有人的手脚也没有特化成爪子或者是蹄子,这让我们在哺乳动物里功能是最齐全的。应对环境变化人类具有最强的适应性。在环境不变时人的基因库几乎不损失。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09 04:18
      收起回复
        楼主,建议看一看染色体双链结构以及精卵结合的知识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8-12-09 10:46
        回复
          遗传的染色体双链结构带来的影响


          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12-09 10:49
          收起回复
            这… 看看身边的亲戚朋友的家庭就能知道完全不用担心性状的遗传了吧?
            1 突变普遍存在 所以子代基因型本来就不会和亲代完全一样 有性生殖的重组只不过是带来了一些额外的多样性而已 你可以理解为有性生殖相对无性生殖会让子代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
            2 重组很大程度上只是在父母两个个体的基因池里排列组合而已 对性状的遗传并没有太大影响 有多少子女身上找不到父母的影子呢?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12-09 10:53
            收起回复
              如果你真研读了大量进化论相关的科普读物,连有性生殖的优势都不清楚?
              搜一下四膜虫? 维基一下Tetrahymena?


              8楼2018-12-09 11:02
              回复(14)
                假如A基因是显,B基因是不显。只有AA才显,以前初中生物都学过啊,也就是性选择可以选择显或者不显,可以主动提升适应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2-09 18:09
                收起回复
                  将原来问题换种说法,这样意思简单点,即有性生殖如何使得有益变异(性状)得以保留呢?或者说自然选择(在有性生殖下)如何累积有益变异使得性状得以进化呢?


                  IP属地:上海11楼2018-12-09 23:15
                  回复(17)
                    楼主的意思?不停的重组,形状不稳定,如何达到某个优势阈值?我觉得这和生殖方式的演化密切相关,毕竟,首先要保存自己,其次才是繁衍,如果环境苛刻到自己都活不了,那只好选择合作的方式保存一半基因。至于性状的不断改变,也许只是染色体内部斗争的衍生物?我就这么一个瞎掰哈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12-11 22:03
                    收起回复
                      举个例子来说,非洲的食草动物,比如角马之类的,不仅要应对猎豹这种速度型的捕食者,也要应对鬣狗这类耐力型捕食者
                      不同的基因组合在面对不同捕食者上各有优劣,假设一个物种的基因对鬣狗这类耐力型有优势,但面对猎豹不占优,在鬣狗类和猎豹类捕食者都存在的情况下,种群还可以繁衍,一旦因为某些原因鬣狗类捕食者灭绝,猎豹类捕食者指数上升,这个种群就有可能灭绝。
                      如果扩大到环境、食物等各个方面,不同的基因组合在面对不同问题时各有优劣,这是基因重组的优势。
                      如果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太小,抵抗不同的环境压力能力弱,反而更容易灭绝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13 00:00
                      收起回复
                        感谢吧友的回复,在此统一回复。感觉吧里大神挺多,比知乎管用。讨论专业的问题还是来吧里而不是去问知乎。


                        IP属地:上海15楼2018-12-13 22:42
                        收起回复
                          我的理解,楼主想问的问题是不是:既然在基因重组阶段父母双方的基因(特定排列或组合)被打乱了,那么由多基因决定的性状是如何遗传下去的(如何保证父母原基因中的特定排列或组合能重现)?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2-22 21: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