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带着白色盖顶的建筑物还在这泥泞小路的另一侧,而黑松林也恰好由此沿着海岸一路向下。再往前就是潮湿的泥地,腐枝遍地,长满奇形怪状的蕨类植物。陆地与海洋交界处,海面吹来清清冷冷的风。稍微再远一些的山体岩上,矗立着该区域内唯一的人工建筑。特殊区域—“海岸”的设立已有多年,而基地水泥与金属构成的墙壁也被堆砌起来许久。我是多年来唯一进入“海岸”的外界人员,前来执行搜索失踪潜艇“黑海”的探测任务。至目前为止,舰艇的失踪已过去三十小时。望着树林缝隙中偷出来的初升太阳模糊的冷冷光影,我相信,这里是一片平静而寂寥的土地。
任务的执行者共有两人—一名机器学家与一名海岸区的指导员。我是机器学家,两人皆为女性。指导员是海岸区指派给我的助手,将会随着我一起下潜。之后经过检查潜水器的检测装置,以及其余准备,我们开始第一次尝试。
下潜任务的目的很简单:通过操作“载体”搜寻“黑海”并尽力找到随舰的十四名深海生物学家。下潜任务可能会进行多次,甚至达到数十次,直至有突破性进展为止。我们将使用意识连接技术直接操控待机的“载体”前往既定海域进行搜索,并且被赋予按照自身意愿脱离驱壳的权利。抵达基地后的第五小时,我们开始进行“第零次下潜”。所使用的连接仪器是一个胶囊状的舱壳,里面安置有躺椅与连接装置。在任务开始之前,“载体”便已抵达目标上方海域。按照他们的说法,“黑海”就在该海域下方未知深度的区域。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它在那里的,他们没告诉我。
在正式下潜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处理。基地的大部分结构被埋藏于地下,连接室更是被安置在最底层。“第零次下潜”之前,我们还需要进行那久置不用的装置内部的连接工作,以及进行最后的检查。指导员较之于我更加年轻,此前的表现也不失涵养。但就算是她那样耐心的人,也要被这些弯弯曲曲的导线折磨疯了。“黑海”上共有十四名随舰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依旧杳无音讯。因此严格来说,他们并未被确认为死亡,而是与“黑海”一同在深海海域中悄无声息。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三十小时,由于以往的任何呼唤都得不到回应,所以我们被指示“进行直接接触”。
我们也需要时刻记录环境参数,并且在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而期间则有意义不明的含糊规定,比如我们被禁止使用声呐等探测装置,得到的理由是可能会受到来自海洋的欺骗。“宵禁”原则则更加强硬,即到了晚上八点,所有在处于“海岸”的人员必须回到基地内部,届时入口将会关闭,基地将会对外界处于封闭状态。这一原则甚至对于我也依然有效。有限的时间将会给我的任务带来许多麻烦。同时,这些规定也可能预示着,那片海域与“海岸”存在某种未知的神秘生物。
任务的执行者共有两人—一名机器学家与一名海岸区的指导员。我是机器学家,两人皆为女性。指导员是海岸区指派给我的助手,将会随着我一起下潜。之后经过检查潜水器的检测装置,以及其余准备,我们开始第一次尝试。
下潜任务的目的很简单:通过操作“载体”搜寻“黑海”并尽力找到随舰的十四名深海生物学家。下潜任务可能会进行多次,甚至达到数十次,直至有突破性进展为止。我们将使用意识连接技术直接操控待机的“载体”前往既定海域进行搜索,并且被赋予按照自身意愿脱离驱壳的权利。抵达基地后的第五小时,我们开始进行“第零次下潜”。所使用的连接仪器是一个胶囊状的舱壳,里面安置有躺椅与连接装置。在任务开始之前,“载体”便已抵达目标上方海域。按照他们的说法,“黑海”就在该海域下方未知深度的区域。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它在那里的,他们没告诉我。
在正式下潜前有许多准备工作要处理。基地的大部分结构被埋藏于地下,连接室更是被安置在最底层。“第零次下潜”之前,我们还需要进行那久置不用的装置内部的连接工作,以及进行最后的检查。指导员较之于我更加年轻,此前的表现也不失涵养。但就算是她那样耐心的人,也要被这些弯弯曲曲的导线折磨疯了。“黑海”上共有十四名随舰人员,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依旧杳无音讯。因此严格来说,他们并未被确认为死亡,而是与“黑海”一同在深海海域中悄无声息。这一过程一直持续了三十小时,由于以往的任何呼唤都得不到回应,所以我们被指示“进行直接接触”。
我们也需要时刻记录环境参数,并且在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而期间则有意义不明的含糊规定,比如我们被禁止使用声呐等探测装置,得到的理由是可能会受到来自海洋的欺骗。“宵禁”原则则更加强硬,即到了晚上八点,所有在处于“海岸”的人员必须回到基地内部,届时入口将会关闭,基地将会对外界处于封闭状态。这一原则甚至对于我也依然有效。有限的时间将会给我的任务带来许多麻烦。同时,这些规定也可能预示着,那片海域与“海岸”存在某种未知的神秘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