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吧 关注:30,917贴子:554,542
  • 4回复贴,共1

关于“不治行检”和“负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搬运旧文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当时情景的实质,即陈群(时任西曹掾)在司空府控告郭嘉(时任军师祭酒)。因此我们先来研究西曹掾的职能。如果我们能知道东汉西曹掾会在什么场合下对同僚进行控告,我们就能大致框定出一个范围。
据焦培民《魏晋南北朝东西曹制度考略》,东汉东西曹的职能分为以下几方面:选举官吏,督课属吏,谏诤议论,出使聘问。总的来说,东西曹的主业还是人事选举,但也有监察其他司空府属吏的权力。同时我们需要指出,一般来说,东曹主外,西曹主内,也就是说东曹监察的对象是公府外放掾属(可参见三国志毛玠与丁斐事),而西曹监察的对象是司空府在职的公府掾。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弄清楚的就是,公府掾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会被西曹掾检举,按照两汉史书,举例如下:
“(陈遵)又日出醉归,曹事数废。西曹以故事谪之。故事,有百谪者斥,满百,西曹白请斥。”(《汉书·陈遵传》)
这段记载留给我们的信息主要有二。首先,我们知道,被西曹控诉的行为有:白天出去喝酒,荒废工作。第二,根据“故事”二字,我们可以推断出汉代西曹掾的一项规定。他们会记录公府掾的违法记录,等积累了一百次之后,就可以将该公府掾开除。 当然不是说所有被西曹掾检举的人,都是在白日饮酒,荒废公务,但我们至少可以弄清,西曹主管监察的,是公府掾在公府内任职时的过失,而且大多是些小事,否则也不会有累计一百次后辞退的规定,杀人放火的事,恐怕是轮不到西曹掾来管的。
同时我们还有必要探索一下“负俗之讥”的含义。查阅《辞源》,“负俗”即指不能适应世俗,“负俗之讥”意为“因不能适应世俗而受到讥讽”,并不是贬义词,也非道德层面的否定。如《续晋阳秋》说郗超“超世负俗,不循常检”,郗超在私德上无甚缺陷,此言主要是说明郗超的精神风度。又如《文心雕龙·杂文》称宋玉“宋玉含才,颇亦负俗”,古代文人心中宋玉在道德上是正面的形象(郭沫若先生的历史剧《屈原》虽然精彩绝伦,却称得上是厚诬宋玉了,宋玉被杜甫称为“风流儒雅亦吾师”,被史家评为“仍似屈原”,道德上的确是了不起的),刘勰称他“负俗”,主要是表明他受当时世俗讥讽的处境,来说明宋玉的“曲高和寡”,从而引出他“始造对问”的文学成就。由此看来,“负俗”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否定。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2-08 00:21回复
    如果大家看完觉得还凑合,我就再搬点以前的考据过来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2-08 00:22
    回复
      不错,支持下楼主。


      IP属地:湖南3楼2018-12-08 00:50
      回复
        好啊,就当为贴吧贡献力量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8-12-08 13:37
        回复
          鸦鸦加油


          IP属地:河北5楼2018-12-08 13: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