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吧 关注:5,002贴子:55,025
  • 8回复贴,共1

杨林夕:天真的“弃妇”、真儒的悲哀——论曹植的女性诗及其意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摘要:曹植的十二首女性诗多是弃妇诗,这既是对楚辞以来文学传统的继承,更是受个人的特殊家世、经历以及时代的影响,其实诗中的弃妇乃是曹植的夫子自道,他之被弃实为儒法斗争的必然结果,而其天真的性格、不幸的遭遇以及诗歌温柔敦厚的风格昭示着真儒的悲哀。
关键词: 曹植; 弃妇诗; 儒学


IP属地:江苏1楼2018-12-05 15:51回复
    当代一位美国学者LawrenceLipking出版了一本书《Abandoned Women and PoeticTradition》(《弃妇与诗歌传统》)说“弃妇”是古今中外一切诗歌中都喜欢用的一种形象。他所说的弃妇,还不只是结婚之后被抛弃的女子,他认为凡是对爱情有一种追求向往却处在孤独寂寞之中的女子都是广义的“弃妇”。本来,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古代被弃的往往是女子,男子一般是不会被弃的。但奇怪的是,男子常常有一种“弃妇”的心理。曹植就把自己比作“弃妇”(其实按LawrenceLipking的观点,曹植就是一位“对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有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却无法实现而常处于孤独寂寞之中”的“弃妇”),就如屈原的美人芳草、陶渊明的松树菊花,都是出于作者的有心安排一样,曹植也是显意识的自比,这在其女性诗中表现尤为突出。


    IP属地:江苏2楼2018-12-05 15:51
    回复
      参考文献:
      [1]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8.
      [3]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8.
      [4]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56.
      [5]景蜀慧.魏晋诗人与政治[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8


      IP属地:江苏6楼2018-12-05 15:59
      收起回复

        (咳咳咳,楼主的头像是可爱的太平哇!可真是一见薛绍终身误哇!)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2-06 21:00
        收起回复
          支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2-07 00: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