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一位美国学者LawrenceLipking出版了一本书《Abandoned Women and PoeticTradition》(《弃妇与诗歌传统》)说“弃妇”是古今中外一切诗歌中都喜欢用的一种形象。他所说的弃妇,还不只是结婚之后被抛弃的女子,他认为凡是对爱情有一种追求向往却处在孤独寂寞之中的女子都是广义的“弃妇”。本来,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古代被弃的往往是女子,男子一般是不会被弃的。但奇怪的是,男子常常有一种“弃妇”的心理。曹植就把自己比作“弃妇”(其实按LawrenceLipking的观点,曹植就是一位“对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有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却无法实现而常处于孤独寂寞之中”的“弃妇”),就如屈原的美人芳草、陶渊明的松树菊花,都是出于作者的有心安排一样,曹植也是显意识的自比,这在其女性诗中表现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