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1月16日
漏签
0
天
伤寒论吧
关注:
30,647
贴子:
537,023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71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伤寒论吧
>0< 加载中...
桂林版的四逆散方竟然是这样的,真奇怪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湖心林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四逆散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一两半人参二两
仙道为空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从医理及伤寒论的连贯性上讲,这是最合理的,从治病角度看也是有效的。宋本的方子反而显得不对马嘴,应该是有误。
一毛四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个是四逆汤
湖心林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应该结合此条来分析比较好
伤寒论归零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伤寒论归零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伤寒论》中有两个方子,一个是四逆汤,一个是四逆散。两个方子组成完全不一样,就是我们现代人给个方子定名,也不会愚蠢的起成如此重复的情况,更何况古人对用字是斤斤计较。有没有把这两者区分开来,这就是评断依据。康平本《伤寒论》中“四逆汤”根本就不存在,而是叫做囘逆汤。囘逆汤与四逆散两者完全区分开来,这才能合理。
我上面其实已经给出了四逆散到底是哪“四逆”。而囘逆汤究竟是如何回逆的,前面我也早已说过。两者结合来看,桂本《伤寒论》的作者连“少阴病,四逆”都不知是如何情况,却冒充囘逆汤加减,真是可笑至极。
等你们懂了条文中的具体所讲内容,这些漏洞也就骗骗外行,真正明白了这都是很可笑的事情。
伤寒论归零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囘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附子八瓣用在“肾、心包、三焦、胆、肝、肺、大肠、胃”八个位置,干姜用在脾、心,炙甘草用在脾、心。所谓的囘逆是回的心阳。而四逆则是上面论述的四逆,两者状态完全不同。
虽然桂本《伤寒论》这个作者对这个“四逆”没有理解,但这个四逆汤里加人参二两却也有点想法。
my_icewind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四逆只是表面的症状,根据不同的病因才出了这么多四逆辈的方子,当归四逆、四逆散、四逆汤、茯苓四逆。。。至于说用哪一个,当然是要辩证施治,辩证对了,处方用药自然就是经方,方名只是表象。非要拿一些地摊货的理论,硬套经方,贬低古人,结果实际处方驴唇不对马嘴,可笑之至。
湖心林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296]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309]
--------
这两条里面
都有“吐利,躁烦”,
四逆者,死。而手足逆冷却不死。究竟为什么会这样?
所以要从理解“四逆”与“手足逆”有什么不同。
宝刀不怕老
榜眼
12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个值得讨论,传世本当中的四逆散好像是有点问题,但是桂林本的四逆散也不能圆满解释。
风雨燕归来72
贡士
6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四逆者,具体指哪四逆?症在何处?
贴吧用户_QG5tW87953
进士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此四逆散如果叫四逆汤散,大概异议会少点。
如果都叫四逆散说不定先圣故意也有可能,一个阳郁一个寒郁都四逆呢?脑洞放在批评古人身上得浪费多少脑细胞啊!
my_icewind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个汤,一个散,剂型已经表明了不同。
湖心林
白丁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桂林本: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
甘草二两(炙)附子大者一枚干姜一两半人参二两
右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匙,咳者去人参,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两,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匙纳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宋本: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方十七。[318]
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
右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
是桂林本的四逆散方正确还是宋本的四逆散方正确?
就是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就看不懂呢
仙道为空
探花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条涉及的问题关键是:1、少阴病 2、后面的五个“或”字
从伤寒论前面关于柴胡剂的内容,都是在少阳。这个“四逆散”的组成,显然是大柴胡汤的骨架。不过用量很少,每次一方寸匕,大概是3克的样子。这样的用量,治急病是不行,应该是慢性病。从药物加减上来看,相似程度最大的一是小柴胡汤,二是真武汤。
这里面的问题:1、是少阳病,为与少阴病相鉴别,仲师省去了少阳的症状,而突出手脚怕冷的部分,这个解释应该是说得通的。除了四逆之外,还应该兼有柴胡症的一些主要特点,如口苦咽干,胸胁逆满,心烦喜呕等。2、这个病应该有内热的存在。3,如果一见到四肢逆冷就用这个方子,是不行的。至于名字,由于与四逆汤容易混,后世医家加减成逍遥散,名字文绉绉的,蔬肝散比较直接一点。以我看,以柴胡散命名比较合适,也比较符合仲师好以药名来起方名的习惯。4、真正的寒病,四逆汤作散,叫作四逆散,就如理中丸与理中汤,这样是最好的。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