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老谜语吧 关注:19贴子:4,411
  • 5回复贴,共1

画眉深浅入时无 (不头成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8-12-03 08:02回复
    唐 / 朱庆馀 《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唐代,进京应考的士子们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
    行卷,相当于今天高考前的 “一模、二模”。
    会试前,朱庆馀担心自己的作品不入流,写下此诗求教于张籍。
    诗中,作者以新妇自比,以夫婿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
    (古代风俗:头天结婚,第二天清早新妇才拜见公婆)
    通过这首诗,朱询问自己的行卷是否合主考官之意,并望能得到指教。
    张籍(时与韩愈齐名)当即回诗一首,其中有 “一曲菱歌敌万金”,
    对朱的文章词赋给予了很高评价!果然,不久发榜,朱得中进士 。
    提示:1. 谜面是问句(不懂才问)。 2.深浅的近义词?


    2楼2018-12-03 11:54
    收起回复
      清客君:
      在形容化妆时,汉语一般不用 “高低” 这个词。
      除了 “深浅” 外,请看古人还用了什么词汇来形容化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淡浓” 的近义词?
      另,自最近改版后,采用 “一栏一期,一期一题” 方式。
      以前在 “新浪谜语吧” 时,用的是 “一期多题”(不论多少题都只占当天一栏),
      最多的一次(《百题大战》),一上午出了80多道字谜。
      如果采用一栏一题,新浪谜语吧里的页面都要被老朽的东西占满了,
      而我恰恰不愿意这样显眼,所以不管当天的题出多少,都放在一栏里。
      多题一栏,就需要把谜面与答案分清楚,所以那时要求:
      我出题写在 “黑板” 上,朋友们的答案则写在黑板下的 “回复” 里。
      现在单独自用一吧,已经不存在 “现眼” 的顾虑;也不存在题与题分不清的问题,
      所以请朋友们解题时,都在 “黑板”(实为 “白板”)上回复, 如此答案会很醒目 。


      3楼2018-12-04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