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已久,《保定府重建敕赐旌忠祠碑》的碑文已经不那么清晰。文中的记载,赞颂了杨继盛正直忠贞的生平,文末落款处的名字分外醒目,同郡后学孙承宗。
燕赵大地多慷慨悲歌致使,杨继盛平反昭雪之后,成为家乡父老争相称颂的楷模。孙承宗《高阳集》的开篇,就是他拜谒椒山祠时写下的五言古诗:
杨公负奇颖,舞象成奇调。孝友自天植,义烈为谭笑……皎皎夜台月,风吹清庭徼。我来采芳芷,洒泣一投吊。
我站在祠堂里默念着诗句,忽然感到几分亲切,当时的孙承宗只有23岁,同样的年龄,也许相似的心境,只是青史已然证明,年轻时立下的志气,他用了一生去践行。
持身不正,持心不纯,则荣华富贵皆成云烟。显赫一时的权奸,落了个“寄食墓舍”的下场,四百年后骸骨早已化作了灰。石碑却不朽,仍然伫立于此,告诉后人,曾有英烈,诞育于斯。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