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第一话
I 杀手
白衣人自称荆氏,是个杀手,来自西边的吠陀山。
老者姓张,单名左,已经八十岁了,独自居住在黄家镇的大仙庙内。大仙庙因他而起,他是住持,这些年来香火不断,他也名声极好。
日落时分,最后一个香客带着孩子欢喜而去,白衣人出现了。
“张伯伯,别来无恙。”荆氏解下蓑衣,一席白衣在微弱的火光中十分显眼。
张左正在收拾蒲团,他回过头看了一眼白衣人,又把头别了过去,继续掸落那蒲团上的灰。黄家镇靠近西边的沙漠,尘土很多。
“张伯伯,我这一路风尘颇疲,今晚就留在你这里过夜吧。”荆氏丢掉了手里的蓑衣,大步走到张左身后。大仙庙不大,正堂也就几尺的距离,荆氏很快就摸到了张左的肩。
张左又回过了头,荆氏颇为意外,愣了一会随即又大笑起来。
张左垂下眼,叹声说到,“老了。”
荆氏点头称是,但不一会他神色突变,等他发现自己手指已经发黑,已然晚了。年迈的张左迈开了步,一步,两步,三步,到了第四步,他停下来对着荆氏问到,“老了吗?”
荆氏大骇,眼见半个手掌已经发黑,他猛地抽出了腰间的剑。荆氏的剑有一个可怖的名字,叫封喉。那是江湖的宵小之辈给他起的,因为荆氏杀人从来只歌喉,不会伤及别的地方。江湖传说他手里的剑是一把邪剑,要用喉血来祭祀。但荆氏心里明白,他只是想给死的人留个体面的全尸,但同时又要向入殓者宣示他高超的剑法。
荆氏拔剑,一剑砍下了自己的右手,血溅堂前。
张左垂眼看了看地上喷射的血迹,叹到,“可惜了。”
荆氏双眼通红,处理完伤口时脸色已经微微发白。但他仍然咬着牙说到,“我用左手,一样可以杀了你。”
张左嗤笑一声,说,“我说的是这庙堂,可惜了。见了血,怕是会断了香火。”
荆氏大怒,张左又说到,“你该找人屠李八报仇,我与令尊素来结好,荆家被灭门的事,不是我干的。”
张左说完,又回过头走了两步,这下离荆楚足足有六步之遥。荆氏杀人不会超过六步,是江湖都知道的。
荆氏冷笑,说到,“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这个回答有点出乎张左的意料,他等了二十年,就是等着从吠陀山回来的荆氏寻仇,如今却是一桩买卖,他有点困惑了。
“人屠李八,让我杀你。”荆氏说。
“何故?他人呢?”张左问。
“死了,我杀的。”荆氏答,“当年我去吠陀山学艺,家门遭人屠李八所害,你不也是想这样跟我讲的吗?”
“那他为何要你杀我?”张左再问。
“你当真不知?”荆氏问到。张左点头,荆氏再笑到,“好,那你就亲自问问李八吧。”
荆氏说完,两步跃起,一柄长剑递出,剑锋破开空气划出一声惊响。张氏随手抄起了旁边的木凳,平日里他就坐在这木登上静观香客上香,这会却被荆氏一剑破了开,散落成几段木块。张左又叹到,“可惜了。”
荆氏一招未见效果,便剑锋侧转上挑,把张左逼到了泥像后面。两人之间的距离不多不少,正好六步。张左喊到,“这些年我听说你杀人从不超过六步,如今看来所言不假,六步之外你并无把握。”
“张左用毒闻名天下,八十年间不敢有人与之争锋,如今威风何在?”荆氏并不着道,反转口问张左。张左闻言哼了一声,随手捻起那大仙象前果盘里的一粒葡萄,弹指射向了荆氏的断手。
张左的意思很明显了,荆氏到底还是年轻,已然忘了临行前那吠陀山上老者的教导。那老者教了荆氏二十年,荆氏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但性子也最为冲动。老者在他下山寻仇之际曾经说到,“这世间最高深莫测的武功是人心,你这一路,最该忌讳张左。此人阴险狡诈甚过用毒,见人一面就知其心思,这才能骗得你爹惨遭毒手,遗失关山图。你最该当心。”
荆氏这一路杀过来,杀出了名声,也杀出了弱点。他被此一激便跃步上前,想用剑锋了结了张左。可那剑锋还未递到张左跟前,荆氏自己便感到下身一空,整个人急速地坠了下去。张左微微一笑,走到那地洞跟前蹲了下来,喊到,“侄子,莫怪你张伯伯。你们荆氏一家修为甚好,近身搏斗怕是许多人都要成为你们的刀下亡魂。但你们就是脑子都不灵光,你爹如此,你更简单。”
张左用二十年时间挖了这个两丈深的地洞,四壁都用平整的石块封死,还铺上了湿滑的青苔,任其生长。洞底不光养了一群剧毒的蛇蝎,更是铺有八尺长的尖头石桩。这样的距离掉下去,哪怕轻功再好也绝无生还可能。
荆氏掉落之后便再无声响传来。张左慢慢合上了洞口的机关,又清理了堂前的那摊血迹,耐心等待着另一个人的到来。
张左不知道这个人何时会来,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等到他。
但张左必须等。
I 杀手
白衣人自称荆氏,是个杀手,来自西边的吠陀山。
老者姓张,单名左,已经八十岁了,独自居住在黄家镇的大仙庙内。大仙庙因他而起,他是住持,这些年来香火不断,他也名声极好。
日落时分,最后一个香客带着孩子欢喜而去,白衣人出现了。
“张伯伯,别来无恙。”荆氏解下蓑衣,一席白衣在微弱的火光中十分显眼。
张左正在收拾蒲团,他回过头看了一眼白衣人,又把头别了过去,继续掸落那蒲团上的灰。黄家镇靠近西边的沙漠,尘土很多。
“张伯伯,我这一路风尘颇疲,今晚就留在你这里过夜吧。”荆氏丢掉了手里的蓑衣,大步走到张左身后。大仙庙不大,正堂也就几尺的距离,荆氏很快就摸到了张左的肩。
张左又回过了头,荆氏颇为意外,愣了一会随即又大笑起来。
张左垂下眼,叹声说到,“老了。”
荆氏点头称是,但不一会他神色突变,等他发现自己手指已经发黑,已然晚了。年迈的张左迈开了步,一步,两步,三步,到了第四步,他停下来对着荆氏问到,“老了吗?”
荆氏大骇,眼见半个手掌已经发黑,他猛地抽出了腰间的剑。荆氏的剑有一个可怖的名字,叫封喉。那是江湖的宵小之辈给他起的,因为荆氏杀人从来只歌喉,不会伤及别的地方。江湖传说他手里的剑是一把邪剑,要用喉血来祭祀。但荆氏心里明白,他只是想给死的人留个体面的全尸,但同时又要向入殓者宣示他高超的剑法。
荆氏拔剑,一剑砍下了自己的右手,血溅堂前。
张左垂眼看了看地上喷射的血迹,叹到,“可惜了。”
荆氏双眼通红,处理完伤口时脸色已经微微发白。但他仍然咬着牙说到,“我用左手,一样可以杀了你。”
张左嗤笑一声,说,“我说的是这庙堂,可惜了。见了血,怕是会断了香火。”
荆氏大怒,张左又说到,“你该找人屠李八报仇,我与令尊素来结好,荆家被灭门的事,不是我干的。”
张左说完,又回过头走了两步,这下离荆楚足足有六步之遥。荆氏杀人不会超过六步,是江湖都知道的。
荆氏冷笑,说到,“拿人钱财,与人消灾。”
这个回答有点出乎张左的意料,他等了二十年,就是等着从吠陀山回来的荆氏寻仇,如今却是一桩买卖,他有点困惑了。
“人屠李八,让我杀你。”荆氏说。
“何故?他人呢?”张左问。
“死了,我杀的。”荆氏答,“当年我去吠陀山学艺,家门遭人屠李八所害,你不也是想这样跟我讲的吗?”
“那他为何要你杀我?”张左再问。
“你当真不知?”荆氏问到。张左点头,荆氏再笑到,“好,那你就亲自问问李八吧。”
荆氏说完,两步跃起,一柄长剑递出,剑锋破开空气划出一声惊响。张氏随手抄起了旁边的木凳,平日里他就坐在这木登上静观香客上香,这会却被荆氏一剑破了开,散落成几段木块。张左又叹到,“可惜了。”
荆氏一招未见效果,便剑锋侧转上挑,把张左逼到了泥像后面。两人之间的距离不多不少,正好六步。张左喊到,“这些年我听说你杀人从不超过六步,如今看来所言不假,六步之外你并无把握。”
“张左用毒闻名天下,八十年间不敢有人与之争锋,如今威风何在?”荆氏并不着道,反转口问张左。张左闻言哼了一声,随手捻起那大仙象前果盘里的一粒葡萄,弹指射向了荆氏的断手。
张左的意思很明显了,荆氏到底还是年轻,已然忘了临行前那吠陀山上老者的教导。那老者教了荆氏二十年,荆氏是他最为得意的弟子,但性子也最为冲动。老者在他下山寻仇之际曾经说到,“这世间最高深莫测的武功是人心,你这一路,最该忌讳张左。此人阴险狡诈甚过用毒,见人一面就知其心思,这才能骗得你爹惨遭毒手,遗失关山图。你最该当心。”
荆氏这一路杀过来,杀出了名声,也杀出了弱点。他被此一激便跃步上前,想用剑锋了结了张左。可那剑锋还未递到张左跟前,荆氏自己便感到下身一空,整个人急速地坠了下去。张左微微一笑,走到那地洞跟前蹲了下来,喊到,“侄子,莫怪你张伯伯。你们荆氏一家修为甚好,近身搏斗怕是许多人都要成为你们的刀下亡魂。但你们就是脑子都不灵光,你爹如此,你更简单。”
张左用二十年时间挖了这个两丈深的地洞,四壁都用平整的石块封死,还铺上了湿滑的青苔,任其生长。洞底不光养了一群剧毒的蛇蝎,更是铺有八尺长的尖头石桩。这样的距离掉下去,哪怕轻功再好也绝无生还可能。
荆氏掉落之后便再无声响传来。张左慢慢合上了洞口的机关,又清理了堂前的那摊血迹,耐心等待着另一个人的到来。
张左不知道这个人何时会来,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着等到他。
但张左必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