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郭嘉传》: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傅子》: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
郭嘉亡于建安十二年,享年三十八岁。曹操对此深感痛惜,《郭嘉传》记载曹操对荀攸等人说等天下平定后,欲以“后事”托付于郭嘉,又《傅子》中引曹操对荀彧书信中也提到郭嘉通达晓世事,欲以“后事”托付于郭嘉。
结合二书来看,曹操应当是与荀攸等人在追悼会上当面提及托付郭嘉“后事”的事情,给留守许昌的荀彧信件中又提到一遍。
关于曹操对郭嘉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谈,重点在于曹操对于郭嘉所希冀的“后事”到底是什么?
首先,郭嘉三十八岁就病故,正值壮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五十二岁,如曹操对荀攸等人所云,自己和荀攸等人岁数相差不大,而郭嘉确实在中间是非常年轻的。曹操可能的确想到了自己百年以后,郭嘉依然健在,仍然可以为朝廷出仕,因此曹操才会提及“后事”。
其次,个人认为郭嘉的职务是为“军(师)祭酒”,郭嘉从投曹操之后担任此职最久,我们后人可以从官职上可以管中窥豹来看郭嘉日后的一些发展趋势。
《傅子》:太祖与荀彧书,追伤嘉曰:“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
郭嘉亡于建安十二年,享年三十八岁。曹操对此深感痛惜,《郭嘉传》记载曹操对荀攸等人说等天下平定后,欲以“后事”托付于郭嘉,又《傅子》中引曹操对荀彧书信中也提到郭嘉通达晓世事,欲以“后事”托付于郭嘉。
结合二书来看,曹操应当是与荀攸等人在追悼会上当面提及托付郭嘉“后事”的事情,给留守许昌的荀彧信件中又提到一遍。
关于曹操对郭嘉的感情自然不必多谈,重点在于曹操对于郭嘉所希冀的“后事”到底是什么?
首先,郭嘉三十八岁就病故,正值壮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五十二岁,如曹操对荀攸等人所云,自己和荀攸等人岁数相差不大,而郭嘉确实在中间是非常年轻的。曹操可能的确想到了自己百年以后,郭嘉依然健在,仍然可以为朝廷出仕,因此曹操才会提及“后事”。
其次,个人认为郭嘉的职务是为“军(师)祭酒”,郭嘉从投曹操之后担任此职最久,我们后人可以从官职上可以管中窥豹来看郭嘉日后的一些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