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痔半开故切开缝合术,(钳下法切开剥离外痔同绕钳法第一步,参见图2.11(52)。
钳夹内痔,贯穿结扎痔蒂,保留缝线,切除钳上痔体,同绕钳法第二步,参见图2.11(53)。
用保留的缝线在钳下行内痔粘膜连续贯穿缝合至齿线打 结,见图 2.11(56)。
与绕钳法第四步相同,参见图2.11(55)。
【操作要点】
凡切除缝合伤口,缝扎 线要松紧适度,否则过松易感 染,过紧先行坏死。
如作多个痔核,贯穿缝 扎的痔蒂部应使高低交错,勿 在一个水平面,如防肛管狭窄。
混合痔完全闭合术(纵 切缝合术切开剥离外痔及贯穿缝扎痔蒂同“半开放切除缝合术”绕 钳法第一、二步,不保留缝线。
放开中弯钳,间断缝合所有创面,使呈纵行放射状。用同 样方法处理其他痔核,见图2.11(57)。术后按肛门缝合伤口换药护理。
【操作要点】
外痔“V”形切口的宽度要适当缩窄,使对位缝合松紧适宜。
在靠近痔蒂部的第一道线要适当扎紧,以防渗液感染。
混合痔完全闭合术(环切缝合术以软木塞法为例。
按肛门缝合伤口术前准备,取截石位,局麻或鞍麻生效后, 将软木塞涂石蜡油润滑后纳人肛内。向外牵拉软木塞,将随之外 翻的内痔粘膜距齿线上1厘米处用大头针钉在软木塞上,每隔厘米钉一枚,钉兀一周,见图 2.11(58)。
在距齿线上约0.3厘米 处环形切开粘膜并用剪刀锐性 分离外痔静脉丛,向上推开(银 白色的)内括约肌,剥离内痔静 脉丛,保留(粉红色的)痔粘膜 层。在痔蒂处(约3厘米长)用 10号丝线将剥离的粘膜缚在软木塞上,见图2.11(59)。
在缚线上方约0.3厘米处,环形切开痔粘膜层,边切开边 将近心端粘膜与齿线上的环切口的远心端粘膜用“3-0”肠线作对 位间断缝合,见图2.11(60)。
切除缝合完毕,取出软木塞,见图2.11(61)。检査无渗 血,填引流纱条敷料包扎。按肛门缝合伤口护理。
钳夹内痔,贯穿结扎痔蒂,保留缝线,切除钳上痔体,同绕钳法第二步,参见图2.11(53)。
用保留的缝线在钳下行内痔粘膜连续贯穿缝合至齿线打 结,见图 2.11(56)。
与绕钳法第四步相同,参见图2.11(55)。
【操作要点】
凡切除缝合伤口,缝扎 线要松紧适度,否则过松易感 染,过紧先行坏死。
如作多个痔核,贯穿缝 扎的痔蒂部应使高低交错,勿 在一个水平面,如防肛管狭窄。
混合痔完全闭合术(纵 切缝合术切开剥离外痔及贯穿缝扎痔蒂同“半开放切除缝合术”绕 钳法第一、二步,不保留缝线。
放开中弯钳,间断缝合所有创面,使呈纵行放射状。用同 样方法处理其他痔核,见图2.11(57)。术后按肛门缝合伤口换药护理。
【操作要点】
外痔“V”形切口的宽度要适当缩窄,使对位缝合松紧适宜。
在靠近痔蒂部的第一道线要适当扎紧,以防渗液感染。
混合痔完全闭合术(环切缝合术以软木塞法为例。
按肛门缝合伤口术前准备,取截石位,局麻或鞍麻生效后, 将软木塞涂石蜡油润滑后纳人肛内。向外牵拉软木塞,将随之外 翻的内痔粘膜距齿线上1厘米处用大头针钉在软木塞上,每隔厘米钉一枚,钉兀一周,见图 2.11(58)。
在距齿线上约0.3厘米 处环形切开粘膜并用剪刀锐性 分离外痔静脉丛,向上推开(银 白色的)内括约肌,剥离内痔静 脉丛,保留(粉红色的)痔粘膜 层。在痔蒂处(约3厘米长)用 10号丝线将剥离的粘膜缚在软木塞上,见图2.11(59)。
在缚线上方约0.3厘米处,环形切开痔粘膜层,边切开边 将近心端粘膜与齿线上的环切口的远心端粘膜用“3-0”肠线作对 位间断缝合,见图2.11(60)。
切除缝合完毕,取出软木塞,见图2.11(61)。检査无渗 血,填引流纱条敷料包扎。按肛门缝合伤口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