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39,890贴子:73,052,144

【嘉云社】日本对华援助40年: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节选自《从对华援助转向共同合作--中日经济联动40年》
未来中日共处的模式是什么?日本需要考虑,如何参与到中国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来。



1楼2018-11-21 19:55回复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前夕,“日本将停止对华援助”的消息在中国互联网不胫而走,带动了一波网友集体感谢日本的小热潮。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知道,日本对华政府援助始于1979年,几乎伴随了中国整个改革开放历程。
    3.65万亿日元(合约2551亿人民币),是39年来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ODA)项目的总额。北京的中日友好医院、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上海的宝钢和浦东机场;武汉的长江二桥;京泰铁路的电气化改造等等,都是过去的日本援华项目。近年来,四川省汶川地震后的重建、老龄化社会之下的介护培训、空气污染防治等项目也均有日方相助。


    2楼2018-11-21 19:56
    回复
      【铁路与港口】
      通过日元贷款实现了3842公里的铁路电气化,占中国电气化路线总长14864公里(2000年)的25.8%。利用日元贷款建设了359个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停靠码头,占全国总数的13%(1995年)和11%(2002年)。
      【污水】
      日本为59个城市的下水道治理提供了约2000亿日元的日元贷款。所建污水处理厂总规模约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的16%。城市污水处理率从1991年的14.9%大幅提升至2008年的63%。
      【植树造林】
      1999-2003年全国森林增加面积约为1600万公顷,其中通过日元贷款增加的面积为164万公顷,占10%以上,为沙漠化防治、土壤侵蚀防治、水患防治作出了贡献。
      【消灭脊髓灰质炎、SARS对策】
      1999-2000年,实施了派遣专家、培养人才、提供疫苗和器材。2000年7月中国宣布消灭脊髓灰质炎。在SARS发生后,为全国367家疾病预防中心中的131家(36%)提供了日元贷款。
      【教育】
      为全国1079所大学(2008年)中的22个省、自治区约200所高校(相当于18.5%)提供了日元贷款,完善了学校设施,实现了6000名教职员工的赴日进修。
      【北京市的发展】
      1984年成立的中日友好医院以及1988年成立的中国最早的康复中心,都综合利用了无偿援助、技术合作、协力队等方式。日元贷款对象的第九供水厂(100万㎥/日)和高碑店污水处理厂,都占全市处理能力(250万㎥/日)的四成左右。日元贷款对象的地铁1号线(13.5km)和13号线(40.85km),占13号线运行之初(2002年)当时地铁总长(95km)的57%。(来源: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01


      4楼2018-11-21 19:56
      回复
        “中日友好”之下的对华援助
        回忆往昔,日本人多用“自上而下”的目光审视这场“雪中送炭”的开端,其中饱含对侵华战争的赎罪感。
        东京千代田区,在负责对华ODA项目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总部,JICA东中亚部长藤谷浩至用幻灯片回溯起中日交往的这段历史。

        JICA东中亚部长藤谷浩至用幻灯片回溯中日交往的历史。


        5楼2018-11-21 19:57
        回复
          “随着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日本放弃了对台外交关系,中国放弃了战争赔偿。Zhou Enlai 说,战争中最坏的是TIAN HUANG,国民是执行者。这个想法在两国之间达成共识。不过,由于当时wg还在进行,中国的理念是自力更生,并没有要求对外援助。”藤谷浩至回忆说。
          变化发生在1978年。同年10月22日至29日,邓老赴日参加《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约仪式。除了政治访问,他还参观了日本新日铁、松下、日产汽车等公司,并乘坐了从东京到京都之间的新干线。
          邓老回国后不久,中G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心将未来的发展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6楼2018-11-21 19:58
          回复
            按照邓老之前的设想,是希望日本能够援建一个像韩国浦项那样的世界级钢铁厂。韩国企业家朴泰俊创立的浦项钢铁公司,正是学习日本新日铁公司发展起来的。
            于是,中日之间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定在了上海宝山钢铁厂(宝钢集团的前身),主要从新日铁引进技术装备。宝钢从日本引进干熄焦技术后,成为国内首家采用这一技术的企业,之后更将该技术传播到全国各地,为1996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迈出了第一步。
            “日本将其钢铁生产方式引入到了中国,不但让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还带来了当时最先进的经营理念,把中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发展模式都改变了。”国W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中小企业研究室副主任马淑萍向《凤凰周刊》如此评价。


            7楼2018-11-21 19:59
            回复

              当年日本参与援建的大瑶山铁路隧道。这是中国第一座长度超过10公里的双线电气化铁路隧道。


              9楼2018-11-21 19:59
              回复
                谈到当年政府的考量,日本外务省在其出台的《ODA白皮书》中写道:中国把经济现代化作为最优先的课题,推进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改革。1979年以来,日本对华ODA政策的核心理念是支援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除此之外,促进对华政治与经济关系,同时对放弃战争赔款的中国在ODA方面予以特殊考虑。
                中国则对日本通商产业省(现经济产业省)制定的产业政策表现出了强烈兴趣。曾在经业省工作过的日本学者津上俊哉向《凤凰周刊》解释说,当时日本的产业政策残留着战前国家社会主义的内容,比如产业界团体一体化、国民抱团来达成业界目标、制定国家总动员体制等。


                10楼2018-11-21 19:59
                回复
                  印象中武汉大桥北京机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21 20:03
                  收起回复
                    1989年之后,一部分日本政府人员退出了ODA项目,但并未中止其援助政策。1992年6月,时任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制定了集大成的《日本ODA大纲》,政治色彩加深。1995年8月,日本以中国进行核试验为由,冻结了除人道主义紧急援助和民间援助以外的所有无偿援助,援助金额也从1994年的约78亿日元骤降至约5亿日元。而当1996年中国声明暂停核试验后,很多无偿援助又逐渐恢复了。
                    日本《朝日新闻》披露了当时自民党内的主流意见:“中国正朝向大国化方向前进,有必要全面重新审视对华经济援助政策。”日本著名战略家佐伯喜一更直言不讳道:“日本担心中国的经济发展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对华ODA将不再用于经济建设,而会用于环保和其他领域。”


                    13楼2018-11-21 20:05
                    回复
                      对此,藤谷浩至解释说,1990年代日本进入泡沫经济时期,中国则处于增长较快的阶段,“所以有人觉得,应该把援助集中在更需要的领域”。2001年,日本政府重新修正对华援助计划,协助对象地域和范围变得更为集中——地域从沿海发达地区改为内陆,范围也缩至6个方面:包括环境以及感染病防治,应对贫困、民间活动的支援等课题。
                      中日国力的逆转在21世纪初逐步体现。1999年到2000年跨世纪之际,中国军费突破千亿,“对华ODA毕业论”呼声在日本越来越高。围绕“ODA项目要不要叫停”的争论一直未停。日本ODA项目曾以1400美元的收入为界限,中国人均收入在2003年达到了1090美元,之后两三年便达到上限。
                      2004年夏天的亚洲杯足球赛上,日本夺冠,中国获得亚军。同一年,日本国会派遣议员赴华实地考察,之后决定将终止有偿援助的部分——日元低息贷款项目。2005年,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将在2008年停止提供对华贷款,但仍保留向中国提供以节能和环保为主的技术合作。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日本仍然进行了多项支援,包括耐震建筑技术、树林恢复、防灾教育等。


                      14楼2018-11-21 20:06
                      回复

                        2015年JICA在黑龙江省举行的土壤改良讲座。


                        15楼2018-11-21 20:06
                        回复
                          但企业界的心理可没有这般轻松。最近对日本主要60家企业的一项调查显示,40%的公司认为5-10年后在自己的主要领域将被中国企业超越。
                          今年9月10日,日本著名商业周刊《东洋经济》发表专题文章《日中50领域的企业实力彻底对决》,把中日50个领域做了对比,最终结果是日本21胜、中国28胜、一平。中国有优势的行业为:AI、显示屏、智能手机、电池、新能源汽车、技术金融、宇宙开发、无人机等;日本有优势的行业为:半导体、机器人和工作机械、动画视频、高铁、医疗器械、钢铁、汽车、数码相机等。
                          上述比较未必绝对准确,但说明同为制造业国家,日本并没有轻视过中国,优势和劣势看得十分清楚。


                          18楼2018-11-21 20:07
                          回复
                            “自从2014年中非合作论坛召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以及海外投资势头较猛,国有企业走出去和对非洲的影响力,让日本变得敏感起来。”长期往来于中日经济圈的马淑萍说,“最近我觉得日本人能够比较正确地接受中国的发展了,也认识到了中国的一些优势。一些保守的大企业更提出要向中国学习,开放了很多。”
                            今年6月,松下纪念馆在北京正式开放,展览中介绍了已故松下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经营理念,也回顾了中日交往的历史。纪念馆设立在1987年两国合资建成的显像管制造基地厂房内。据说厂房建成的时候,松下幸之助给出过一则“预言”:“如果中国有一天追上了日本的技术,开发了日本没有的新技术。那个时候,请把技术卖给松下电器。”如今预言成真:中国企业开始制造成品,日本企业成为外包商制造零部件。
                            为了在技术领域保持优势,日本政府绞尽脑汁: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今年2月召开“技术革新战略调整会议”,出台包含具体行动计划在内的“综合技术革新战略”。丰田、软银等日本大企业更组建自动驾驶公司Monet,渴望在中国早已领先的出行服务市场大干一场。


                            19楼2018-11-21 20:07
                            回复

                              2017年,JICA长期进修回国人员走访成都温江区的社区养老设施,对不同模式的养老机构进行调研。


                              20楼2018-11-21 20: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