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开黑心吧 关注:19,495贴子:47,999

好,现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冰透支计算器的用法。该计算器的第一个基本原理是可以根据一段时间里使用冰蘑菇的数量来计算冰透支数目,进而算出这段时间里的平均冰透支率以及这段时间开始前需要多少个存冰位。当然计算存冰位需求时因为无法直接在某一时刻读取冰蘑菇卡片的CD情况,所以默认在用户计算的这段时间开始前,两个冰蘑菇的卡片CD都是就绪状态。

横线上方是输入区,横线下方是输出区。
在最上方右侧的两个文本窗里分别输入要计算过程的总时间以及用掉冰蘑菇的总数量,这里冰蘑菇的数量从该段时间里第一次用冰算起,计作一个冰,总时间也在这一时刻算起;这段时间应当在要计算的最后一次用冰处结束,并且这最后一个冰不计入总用冰数。
例如,输入一个18s的用冰波,总用冰数就仅记录这波开头的1个用冰,不记录这波结束的下一波用冰。

点击“计算冰透支及存冰位数目”,就可以在下方的几个输出栏得到计算结果:

这个例子只是先说明冰透支计算器的基础操作和用法,计算结果各个数据的具体意义会在下一个例子说明。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3楼2019-01-30 19:32
回复
    如果阵型里有足够多的安全存冰位,那么在“不限制存冰位数目”一栏中,需要永久存冰位的数目就会显示在右侧的文本窗里。举个例子,w1、w10、w20代奏(也就是开场第一波、下半场第一波、选卡结束收尾最后一波不用冰)的一个ch4,每个收尾都拖延至最长时间(红字前可以拖延45s,选卡结束白字前可以拖延55s),那么整个选卡游戏过程中的极限冰透支点会在第18波刚刚结束、第19波的最后一次用冰操作马上要生效的时刻来到。按可以守6列普通植物的17.4s波长计算,从开场(这里因为要计算对于整个选卡的冰透支数最大点,所以从开场时的0s开始计算而非第2波刷新用冰时的12s开始计算)到下半场第18波结束的总时间就是6+6+17.4*7+45+7.2+6+17.4*8=331.2s(第一个6s是选卡开场到第一波刷新前的6s倒计时,第二个6s是第1波不用冰直接用炮代奏产生的6s加速波;从第2波到第8波一共经历完整的7个17.4s用冰波,而第一个45s是从第9波刷新到红字出现前能够拖延的极限时间;中场红字7.2s,上半场结束,接下来的一个6s是下半场首波,即第10波刷新后直接用炮代奏产生的6s加速波,理同第1波;从第11波到第18波共经历完整的8个17.4s用冰波,逐个加和即可。);再数一数这段时间共使用了7+1+8=16个冰(上半场7个完整的17.4s用冰波7个冰+第9波1个冰;下半场8个完整的17.4s用冰波,算到第19波刷新用冰为止,不再计入总用冰数),即将用的第17个冰不算,于是输入总用冰数16把这个数据输入进去;因为处理结束后第19波马上用冰,所以“处理结束下波不再用冰”的项去勾选即可。完成后点击“计算冰透支及存冰位数目”来计算:

    可以看到“冰透支数目”一项值为2.7520。这一项输出值的意义是将冰透支数目量化,通过处理时间和用冰数两个数据来计算用户所指定的时间段内透支使用了多少“个”冰。这里的“个”不再受到整数单位个实体冰的具像约束,而是对冰透支程度的一个数据化描述。在本例中,应用于计算的这个运阵节奏到18波结束为止已经透支了2.752个冰,不足3个冰;下方“需要永久存冰位数目”的值是3,也就是说如果想让这段时间内以及接下来一瞬间的用冰操作得到保证,那么从一开始场地上就必须有3个存冰,即我们常说的“三冰开”。
    在这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还有两个文本窗显示了内容,分别是左边的“平均冰透支率”和右边的“1.2077”。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说在331.2s的时间里使用16个冰的平均冰透支率是1.2077。尽管绿字在三冰&冰透支的原贴中使用的概念一直是冰透支率,然而对分析存冰位需求来说,使用“冰透支数目”这个概念却更加方便。这是因为冰透支率这个量并不涉及用冰数目,存冰位需求却和存冰压力直接挂钩。冰透支数目本身就是由冰透支率(或总时间,同理)和用冰数目两个量决定的,因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冰透支数目才是存冰压力这一抽象概念的数学表达方式。
    同样的,如果你知道一段时间里的平均冰透支率但是没有计算总时间,也可以在第一个输入窗左边的列表里选择“平均冰透支率”:

    然后在右边输入这个比率(rate=25*n/t,n是计头不计尾的用冰总数,t是处理总时间)。例如绿字在原贴中推导的将ch789的一次代奏换为I,再把总循环时间增压到50s,得到的冰透支率就是1.5。如果把用冰数输入1

    ,就会得到这种冰透支率下的等效平均波长:16.6667s。

    其实这里如果增加一个“过怪量”的参数也许可以得到一个新的代表压制强度的数据,不过当前版本暂时还没有添加这个功能,以后会考虑= = 同样算出冰透支数是0.3333,而只要处理时长小于25s下波又需要用冰,就必定需要1个预存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9-01-30 19:36
    回复
      带卡双冰的等效产冰CD与节奏平均用冰间隔的比值,写出来也就是r=25/t。这里的“节奏平均用冰间隔”给定了一些具体例子,包括标准双冰变奏ch456中的36s用两冰→“节奏平均用冰间隔”=18s,对应冰透支率1.389;ch5*/C2f延长变奏中的42s用两冰→“节奏平均用冰间隔”=21s,对应冰透支率1.19;白昼增压三冰变奏C8i(手动加个黑框框)中的50s用3冰→“节奏平均用冰间隔”=50/3s,对应冰透支率1.5;以及三冰变奏原贴中没有提到的一个潜力股C6i-36s,36s用3冰→“节奏平均用冰间隔”=12s,对应冰透支率2.083。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19-01-30 19:40
      回复
        我需要对冰透支率的定义作一点小小的延伸,不仅限于标准的变代奏计算,而是加上“平均”两个字,为广大人民群众式节奏服务。规定在用户指定的一段时间内,算首冰不算尾冰地将该时间里的总用冰数记为n,再将该段时间间隔记为t。显而易见这段时间的平均用冰间隔(没错少了节奏二字)就是t/n。不管这段时间里用户的操作有多么放飞自我,都将其视为一段完整节奏,并套用前面的规律:平均冰透支率=带卡双冰的等效产冰CD与平均用冰间隔的比值。所以最后平均冰透支率的定义式就是
        r=25*n/t。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9-01-30 19:40
        回复
          在指定的一段时间t之内,计首冰不计尾冰地统计共使用了x个冰,那么在这段时间t内生产的总冰数就是y=t/25。用使用的总冰数x-生产的总冰数y,就可以得到时间t内透支的冰蘑菇数目ICEoverdraft number(记作Ion),即Ion=x-t/25。如果不给定t而给出t内的平均冰透支率Average ICEoverdraft rate(简记r),那么t=25*n/r,代入上式即为Ion=x-n/r,这就是两种计算Ion的方法。为什么说Ion这个数据最能反映存冰压力呢,因为在指定时间里透支冰蘑菇的数目决定了存冰位的需求。还是拿上一节的ch4来作例子,w1、w10、w20代奏,用冰波长17.4s,收尾时间拖满。最大冰透支点出现在18波结束19波刷新前,从开场算起到该时刻的t=331.2s。这里的冰透支数目Ion=2.7520,那么开场存冰数就是它取整后+1,3个预存冰开场。

          用来计算不限制存冰位数目的情况下的存冰位需求,是Ion的第一个用处;冰透支数目Ion的第二个用处就是用来判断存冰是否能够自给,这一点和平均冰透支率的作用是一致的。
          还是拿这个ch4举例子,不过这次直接计算一次完整选卡的总时长。从开场到第18波结束为止一共是331.2s,第19波默认拖延45s,然后终场红字7.2s,结束后进入收尾,默认拖延到白字出现,计55s。因此331.2+45+7.2+55=438.4s,也就是说这样的一个ch4的一次完整选卡总时长就是438.4s。算上第19波用冰,全场总用冰数是17冰,处理结束后没有下波,下一次选卡另算,因此将“处理结束下波不再用冰”一项勾选。

          可以看到计算结果中,冰透支数目Ion的值为负,-0.5360,这表明在指定时间内用冰负透支,换句话说就是不仅没有透支还盈余了0.5360个冰的CD。如果你输入的t代表了一次选卡的总时长,那么Ion只要是负值,就证明存冰可循环。同理这里的平均冰透支率也下降到了0.9694,该值小于1同样意味着存冰可循环,但是光看这个数据无法直观得知盈余了多少个冰的CD,看Ion却可以。不过注意这里的存冰位数据虽然显示是0,但是并不等于可以0冰开。计算器只是把它当做无差别的冰透支数目计算,并没有智能到可以识别用户输入的到底是从哪里到哪里的时间。想算出存冰位需求,请移步上一小节的第二个例子来参考计算方法。计算器可没法主动判断用户的节奏中哪个点的冰透支数目最大。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7楼2019-01-30 19:41
          回复
            黑人和白猪



            38楼2019-02-02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