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术讲义》
(一)解剑
剑是从古至今承传不断的一种兵器,古时主要作用是技击,现代主要是养生,具体的目的是通过剑术的练习,可以以神意来统摄一身,把拳术对身体的规范要求、进一步形象化,术语称做:存神驭意,随意成形,以气运身,心定神安——简直说:练剑养神。
先了解一下剑的实体:剑不分长短,粗分四个部分:护手以下为把位,整个剑身等份分三份,护手外的一段为根节,中间称中节,至含剑尖的叫梢节,三节在右手正握把位时,与虎口同的叫上刃,拳面方的叫下刃。这样称谓是方便以后具体的剑“法”的教授与学练。
剑的表现特点古人喻为:剑如飞凤。
凤是神鸟,今世己不得而见,可以参照一下鹤,取其行走时的端静幽闲、飞翔中的轻曼灵明即可。
从轻灵的角度来说,剑如飞凤这句话己不只是比喻,更多的是要求了!
基于轻灵的要求,把剑当做手掌乃至手指外长大的一点意思,是最早也是最必须要有的心法!
但剑是个不小的物体,又有重量——再轻也有,所以:如何让它成为自身若有若无的一部分,并达到剑术体用中圆转如意应变无方的要求,这个事情将伴随你整个的学、练生涯!
(二)《母剑四法》剑法古传有击、刺、格、洗,称为四母剑,代表四个类别。注意:所谓母剑就是说不是单一的剑法,比如向前直刺是单纯的剑法,只能叫刺剑,而带有控制位置及目的性、表现较轻巧的“点刺”,才能称为“刺法”,也有通力贯彻的“直刺”,还有路线不一的“穿刺”等等,各有不同的心法,这个在以后还会具体从势子的动作上详细讲解!
击可以说是基础中的基础,本中之本,可以通代所有的法则!所以古时有把攻防体用称为“技击”、“击技”、“击刺”、“剑击”……等。
若从攻防理念上认识四母剑:击、刺属于进攻,格、洗属于防守。
从形式思想上,则击的目标多是物体表面上的某一处,即对这一处运用不同的剑技实施的攻打、含有毁灭的思想性质如点击、刺击、沉击等;击的目标范围相对一定,假设一块豆腐上放了一枚核桃,一击之下,剑尖要将核桃劈开、却不能有打烂豆腐的意思!
刺是通过对目标某一点进行的深度不一的攻击以达到目的。
格是在防守、化解的同时对来犯者实施的打击技术,而洗则是较为轻松的转化来力来势并返施彼身的技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攻防又是分不开的,因此不能把某一法定为攻势或是防守!否则即达不到“”,因敌变化示神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