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
闹钟响起的时候故事恰好讲到最高潮。工藤新一伸手掐断铃声,让剧情也顺势戛然而止。下一秒动作干脆利落地就开始清理书包准备离开。几个后辈不约而同露出了对故事讲到一半意犹未尽的,亦或是对卡点上闹钟的行为感到简直莫名其妙不明所以的神色,只有知情的社长笑得一脸揶揄:“你们工藤前辈这是要去接女朋友放学呢。”
饶是工藤新一收拾动作再利索,听到这话也不自觉地绊了脚。再对上社长笑意更深更促狭的眼神,登时脸红了大半。只匆忙点过头算道别,然后立刻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逃一般地离开了活动室。关门的时候一阵风起,他转过身去把后辈惊讶而七嘴八舌的感慨“不是吧他每天都这样吗”“女朋友长得漂亮吗”“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一并滞留在他迫不及待想要脱身的教室里。
刚才总体上表情管理还算到位,不像之前但凡涉及到毛利兰相关他整张脸的神色就容易出现极大的波动。可脸上温度还没褪下来,脑袋里也不再是刚刚被后辈缠着讲的侦探经历,反倒是那几个八卦得不行的问题。连同内心莫名跳动的喜悦一起,慢慢地膨胀起来。让他感觉自己走路都仿佛是轻飘飘的。
是。至少交往以来一直如此。漂亮。一年半以前。
工藤新一想了想,还是把“还有二十年的青梅竹马情谊”这个补充答案咽回了肚子里。他记得大一开学不久刚好碰上自己的生日,侦探社的部长向他发出了入社邀请。表示社团的大家都久仰他大名,热情且有意为他举办生日聚会兼迎新会。那时候他还是处在开学初期的什么社团活动都没参与的划水新人,加上还沉浸在跟毛利兰不在一所学校的不算重大但确实让他在得知消息的一瞬感受到了彻彻底底的失落的打击里,对做其他的事情都兴致缺缺。按理来说这个邀请来得很合时宜,既专业对口,又能够暂时性地帮他散散心,至少避免他沦落为当代浑浑噩噩的颓废大学生。尽管这点在铃木园子知道后连同当事人一起被不客气地吐槽了——“那个样子怎么看都更像失恋才对吧”。只不过这次他一副心灵脆弱极其受伤的模样,难得没反驳这位向来伶牙俐齿却对他评价过于刻薄的大小姐。因为某种程度上他的恋爱脑跟网上的感情鸡汤公众号达成了一致,“不在一所学校读书的都是异地恋”这一点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跟毛利兰从小同校到高中毕业,万万没想到破功在读大学这道坎上了。尤其当毛利兰一脸笑靥如花地把米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举到他面前而自己手里却捧着东大通知书的时候,那一瞬工藤新一觉得自己甚至能够泰戈尔附体写出自己人生有史以来最现实的悲剧作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他跟毛利兰家只隔一条街,而学校却隔了两条。
扯远了。总之当时东大犯罪心理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工藤新一怀揣着与想象中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无比悲壮心态入了学,又抱着解压散心的心理稀里糊涂进了侦探社。本来他脑内计划的大学生活不该是如此,至少学校离家不远的话,只要他跟毛利兰都选择了走读,两个人每天一起回家这一项是能够达成的。事实上毛利兰也没有拒绝他组织了半天措辞的可讲出来还是很像小学生交友宣言的提议,只是学校不同,加上专业不一致,每天最后一节课的时间很难对得上号。迫于现实的冲击工藤新一开始了在他看来光景惨淡了至少四分之三的大学生活,好容易捱到自己生日之前,他想着终于有借口和理由约毛利兰出来吃顿饭,结果对方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确切地给予他想要的答复。但凭借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她的了解其实一下就能想明白言语中含混过关的推辞。一时间失落的情绪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他竟然连生气的力气都丧失,电话还是从她那头因听不到他的下一步回音而挂断的。
尽管后来毛利兰在line上发了五月四号那天的排课表,并小心翼翼地向他解释因为课业太重每天都几乎是满课,并不是不想跟他见面。但他感觉心里就是有道坎横在那里,从得知她没有同自己填一所学校开始生长,到现在已经盘桓了好大一片位置,一旦往深处探究就难受得不行。他这时候才觉得其实网络言情小说跟铃木园子说得其实都挺对的,男性有时候远比女性脆弱,依赖性也更重更强。比如她在未知中等待他的时候也没整日生不如死以泪洗面,而他仅仅因为两个人不如之前那样抬头不见低头见就内心焦躁不安,耿耿于怀到连听闻此事的服部平次都嘲笑他简直是少女怀春。
从来没把自己生日当回事,但自从跟毛利兰在一度爆炸的摩天楼里经历过生死的十七岁生日之后就对“和兰一起过自己生日”这件事有了执念的工藤新一,在缺少“毛利兰”这个必要充分条件的情况下自然对自己的生日又恢复了那种怎样都无所谓能过就行的心态。因此侦探社社长和其他前辈的盛情邀请他也半推半就地算是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的是那天最后一节下午的课结束之后,在坐拥几百人的礼堂教室门口等待他的人不是社长,而是前几天还委婉拒绝了他的毛利兰。
闹钟响起的时候故事恰好讲到最高潮。工藤新一伸手掐断铃声,让剧情也顺势戛然而止。下一秒动作干脆利落地就开始清理书包准备离开。几个后辈不约而同露出了对故事讲到一半意犹未尽的,亦或是对卡点上闹钟的行为感到简直莫名其妙不明所以的神色,只有知情的社长笑得一脸揶揄:“你们工藤前辈这是要去接女朋友放学呢。”
饶是工藤新一收拾动作再利索,听到这话也不自觉地绊了脚。再对上社长笑意更深更促狭的眼神,登时脸红了大半。只匆忙点过头算道别,然后立刻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逃一般地离开了活动室。关门的时候一阵风起,他转过身去把后辈惊讶而七嘴八舌的感慨“不是吧他每天都这样吗”“女朋友长得漂亮吗”“什么时候开始交往的”一并滞留在他迫不及待想要脱身的教室里。
刚才总体上表情管理还算到位,不像之前但凡涉及到毛利兰相关他整张脸的神色就容易出现极大的波动。可脸上温度还没褪下来,脑袋里也不再是刚刚被后辈缠着讲的侦探经历,反倒是那几个八卦得不行的问题。连同内心莫名跳动的喜悦一起,慢慢地膨胀起来。让他感觉自己走路都仿佛是轻飘飘的。
是。至少交往以来一直如此。漂亮。一年半以前。
工藤新一想了想,还是把“还有二十年的青梅竹马情谊”这个补充答案咽回了肚子里。他记得大一开学不久刚好碰上自己的生日,侦探社的部长向他发出了入社邀请。表示社团的大家都久仰他大名,热情且有意为他举办生日聚会兼迎新会。那时候他还是处在开学初期的什么社团活动都没参与的划水新人,加上还沉浸在跟毛利兰不在一所学校的不算重大但确实让他在得知消息的一瞬感受到了彻彻底底的失落的打击里,对做其他的事情都兴致缺缺。按理来说这个邀请来得很合时宜,既专业对口,又能够暂时性地帮他散散心,至少避免他沦落为当代浑浑噩噩的颓废大学生。尽管这点在铃木园子知道后连同当事人一起被不客气地吐槽了——“那个样子怎么看都更像失恋才对吧”。只不过这次他一副心灵脆弱极其受伤的模样,难得没反驳这位向来伶牙俐齿却对他评价过于刻薄的大小姐。因为某种程度上他的恋爱脑跟网上的感情鸡汤公众号达成了一致,“不在一所学校读书的都是异地恋”这一点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他跟毛利兰从小同校到高中毕业,万万没想到破功在读大学这道坎上了。尤其当毛利兰一脸笑靥如花地把米花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举到他面前而自己手里却捧着东大通知书的时候,那一瞬工藤新一觉得自己甚至能够泰戈尔附体写出自己人生有史以来最现实的悲剧作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他跟毛利兰家只隔一条街,而学校却隔了两条。
扯远了。总之当时东大犯罪心理学专业的大一新生工藤新一怀揣着与想象中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的无比悲壮心态入了学,又抱着解压散心的心理稀里糊涂进了侦探社。本来他脑内计划的大学生活不该是如此,至少学校离家不远的话,只要他跟毛利兰都选择了走读,两个人每天一起回家这一项是能够达成的。事实上毛利兰也没有拒绝他组织了半天措辞的可讲出来还是很像小学生交友宣言的提议,只是学校不同,加上专业不一致,每天最后一节课的时间很难对得上号。迫于现实的冲击工藤新一开始了在他看来光景惨淡了至少四分之三的大学生活,好容易捱到自己生日之前,他想着终于有借口和理由约毛利兰出来吃顿饭,结果对方在电话那头支支吾吾的半天也没确切地给予他想要的答复。但凭借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她的了解其实一下就能想明白言语中含混过关的推辞。一时间失落的情绪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他竟然连生气的力气都丧失,电话还是从她那头因听不到他的下一步回音而挂断的。
尽管后来毛利兰在line上发了五月四号那天的排课表,并小心翼翼地向他解释因为课业太重每天都几乎是满课,并不是不想跟他见面。但他感觉心里就是有道坎横在那里,从得知她没有同自己填一所学校开始生长,到现在已经盘桓了好大一片位置,一旦往深处探究就难受得不行。他这时候才觉得其实网络言情小说跟铃木园子说得其实都挺对的,男性有时候远比女性脆弱,依赖性也更重更强。比如她在未知中等待他的时候也没整日生不如死以泪洗面,而他仅仅因为两个人不如之前那样抬头不见低头见就内心焦躁不安,耿耿于怀到连听闻此事的服部平次都嘲笑他简直是少女怀春。
从来没把自己生日当回事,但自从跟毛利兰在一度爆炸的摩天楼里经历过生死的十七岁生日之后就对“和兰一起过自己生日”这件事有了执念的工藤新一,在缺少“毛利兰”这个必要充分条件的情况下自然对自己的生日又恢复了那种怎样都无所谓能过就行的心态。因此侦探社社长和其他前辈的盛情邀请他也半推半就地算是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的是那天最后一节下午的课结束之后,在坐拥几百人的礼堂教室门口等待他的人不是社长,而是前几天还委婉拒绝了他的毛利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