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560,669贴子:41,407,793

回复:#新传#各个学校名词解释历年真题,看楼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精确新闻
精确新闻也称精确新闻报道、精确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广义的精确新闻泛指以各种民意调查结果为新闻的报道。其主要优势有:采用准确的数据来反映社会现象,以突显新闻的客观权威性;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也使得精确新闻报道日渐规范和科学;精确新闻对社会民意充分体现,对于政府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提高和优化的作用,更好地发挥了新闻媒介“第四权力”的影响力。但精确新闻也可能存在着调查研究中存在偏差和谬误;调查方式仅具有概率上的精确性以及可能降低新闻可信度等缺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8-11-30 10:13
回复
    约翰·古登堡
    约翰·古登堡出生在德国的美因兹,他对印刷术的贡献是在15世纪中期做出的,发明了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的方法,使人类传播史在欧洲进入印刷时代。1450年,他运用铅活字印刷术排版印刷《四十二行圣经》;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规模新闻传播的新技术条件。这也成为大量传播《圣经》的技术条件,并成为全球化的新闻传播的重要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8-12-01 13:37
    回复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独立于任何权威之外的新闻从业理念,带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和强烈反权威精神。它要求记者以客观、真实、准确的态度去报道事实,挖掘事实的真相,把事实的原生态展现在读者面前。新闻专业主义相信可以从非党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其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它是美国新闻同行中发展起来的“公共服务”的一种信念,它是改良时代行政理性主义和专业中立主义总趋势的一个部分。其主要特点有:客观性;真实性;自由性;独立性。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8-12-18 10:35
      回复
        4.白虹贯日事件
        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一次笔祸。日本政府借此事件镇压新闻界自由浪潮,使“二元化”传播体制在强力矫正下最终成型。
        事件经过:1917年,日本出兵侵占西伯利亚遭到日本新闻界批评和反对,蓄谋已久的内阁政府先后惩处了50多家报刊。1918年,全国84家报刊记者云集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辞职,切实保障新闻报道自由。积极报道大会的《朝日新闻》记者大西利夫因使用日语中代表灾难之兆的“白虹贯日”一语,被寺内政府以“暗示革命”为由起诉。结果,编辑和记者判刑,社长被迫辞职,许多工作人员受到牵连,甚至被迫发表“辩明悔过书”。
        事件结果:从此,一贯主张言论自由的《朝日新闻》自此元气大伤,彻底丧失了政治斗志。这一事件标志着来自日本社会内部的一切改革“二元化”新闻传播体制的努力均告失败。日本新闻界自此埋首于商业经营活动,默默地向当权者臣服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8-12-18 10:35
        回复
          数据新闻
          数据新闻,又叫数据驱动新闻,是指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是在大数据的技术背景下产生的。数据新闻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必然结果,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从目前的发展走向来看,数据新闻主要有描述、判断、预测、信息定制等功能。数据新闻的生产需要海量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把关人”仍然是数据新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18-12-18 10:36
          回复
            6.新闻反转现象
            新闻反转现象是新媒体时代出现在舆论空间中的新现象,是指公众态度的反转,某条新闻刚出来时,舆论会把矛头指向某一方,可新公布的细节会使新闻剧情突然发生逆转,舆论态度立刻随着新剧情情绪化地摆向对立的另一个方向,被同情的受害者瞬间成为被唾弃者,被攻击的作恶者立刻成为被同情者,情绪的转换在一瞬间完成。“反转新闻”的共同特征是:吸引舆论眼球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让人瞠目结舌的戏剧性反转以及公众态度的反转。而导致这些“反转”发生的始作俑者,其实可能是这个舆论场中的每一个人。这一新闻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1)碎片化信息与刻板成见的结合;(2)报道失实与对公众焦虑的刻意迎合、刺激。面对这一新闻现象,公众应该注意避免情绪化的标签、浮躁的新闻热点和碎片化的新闻信息以及事件中的当事人所误导,保持清醒理智的判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9楼2018-12-18 10:36
            回复
              邸报
              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其性质属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发行的官方报纸,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御用工具。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邸报发展到宋代,已经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和地位,并发展出了“定本制度”。作为封建制度体制内的产物,邸报随着封建制度的衰亡而衰亡。邸报内容包括皇帝上谕、诏令、皇帝的起居活动,官吏升迁免细的消息,以及大臣们的奏章,还有战报、刑罚及其他法令、公文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18-12-24 13:30
              回复
                《卫报》
                《卫报》是英国的全国性综合内容日报,与《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被合称为英国三大报,由约翰·爱德华·泰勒创办于1821年5月5日。因总部设于曼彻斯特而称为《曼彻斯特卫报》,该报注重报道国际新闻,擅长发表评论和分析性专题文章。一般公众视《卫报》的政治观点为中间偏左,对国际问题持“独立”观点。该报主要读者为政界人士、白领和知识分子。发展至今,《卫报》成了严肃的,可信的,独立的新闻的代名词,是一份定位于高端市场的主流大报。《卫报》还一直保留自己的左翼立场(七八十年代非常明显)、高端市场和年轻读者优势。在英国,人们也把《卫报》戏称为愤青报纸。


                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18-12-24 13:30
                回复
                  新闻舆论
                  新闻舆论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介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社会公众是新闻会舆论的主体,最新事态是新闻舆论的源头,意见表达是新闻舆论的形式,统称为新闻舆论的三要素。新闻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舆论干预、协调、引导、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具有如下特征:舆论指向——社会事态,范围大;舆论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程度高;舆论导向——社会受众,领域广。新闻媒介是新闻舆论的“代言人”和“反馈器”。舆论运作过程要经历“形成——传播——反馈——再生”的环节,其中舆论反馈是再生的前提,是舆论从初级向高度发展的重要条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18-12-24 13:31
                  回复
                    创新扩散过程中的s曲线
                    罗杰斯教授发表的《创新扩散》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创新扩散s曲线理论。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ff),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


                    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8-12-24 13:31
                    回复
                      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的环境化由日本传播学者藤竹晓提出。许多“拟态事件”,一旦进入大众传播渠道,很快演化成为社会流行现象,变成随处可见的社会现实。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做出明确的区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8-12-24 13:32
                      回复
                        新闻报道的思想
                        新闻报道思想是指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新闻报道的指导思想。它体现着新闻报道的方向和意图,表明报道的目的、内容、范围、重点和要求,是记者进行采访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长时间以来,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已经很少再被人们提起了。许多报刊更加注重新闻的信息量,更加注重新闻的可读性、服务性,而往往忽视了思想性这个重要问题。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报刊上媚俗的、庸俗的甚至是极其错误的报道充斥其中,严重地影响了读者的视听,给人以错误的引导。


                        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18-12-24 13:32
                        回复
                          声画对位
                          声画对位指的是电视的镜头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声画对列的结构形式是声音和画面组合关系的一种升华飞跃。它使声音和画面不再互为依附,重复表现同一事物,而能各自发挥作用,大大扩大了电视传播的容量,打破了画面的时空局限。


                          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18-12-24 13:32
                          回复
                            危机公关监测
                            当企业面对突发事件,危机监测系统会系统性的扫描本次事件的各类相关信息,并识别和分辨出各类信息的关键要素,诊断当前危机状态,提出危机公关建议案,辅助危机管理者决策判断。它是危机状态的“眼睛”,辅助决策判断的“参谋”,它出现在危机管理的各个时刻,贯穿始终,反映危机前线情报和战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18-12-24 13:33
                            回复
                              露布
                              露布是一种写有文字并用以通报四方的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古时战场上士兵快马加鞭,高举露布,一路传递捷报。可以说是古代报纸产生以前,时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19-01-04 22: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