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56

回复:请教大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重游何氏五首其一》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请帮我看一下,石閭巨人说“乃”字出语新奇,请问好在哪里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8-12-04 11:48
收起回复
    虽乏谏诤姿,恐君有遗失。
    这番赤子之心好让我感动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8-12-12 12:11
    回复
      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春酒杯浓琥珀薄,冰浆碗碧玛瑙寒。误疑茅堂过江麓,已入风磴霾云端。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关于最后一句:朱瀚曰:末句暗用《毛诗》“杂佩以问之”。亦见公主有好贤之意。
      “”杂佩”来自《女曰鸡鸣》“杂佩”在这里指的是郑驸马和公主感情好,琴瑟和谐吧。虽然公主地位比他高,但公主还是很贤惠,两个人琴瑟和鸣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2楼2018-12-20 22:21
      回复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金圣叹《杜诗解》:三,应云“听猿三声实下泪”,今云然者,句法倒装,与第七首三、四一样奇妙,……“请看”二字妙,意不在月也。“已”字妙,月上山头,已穿过藤萝,照此洲前久矣,我适才得见也。先生唯有望京华过日子,见此月色,方知又是一日了也。
        问:“请看”二字意在何处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18-12-23 15:31
        回复(5)
          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请问:“奉使虚随八月查”用的典故是来自《博物志》用严君平入蜀吗?……前人注解说杜甫这个典故用的是《荆楚岁时记》指张骞,杜甫用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8-12-25 17:10
          收起回复
            关于“奉使虚随八月槎”的理解:这里“奉使”用典张骞出使,而后得乘浮槎到天河,天河即长安。杜甫得到朝廷召唤,得授省郎,回到长安,但逾期不赴,所以是“虚随”。我认为用了两个典故。


            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18-12-26 03:51
            收起回复
              参考下这个
              更漏子
              送孙巨源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
              海东头,山尽处,自古客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槎:即乘槎。《博物志》载:“近世人居海上,每年八月,见海槎来,不违时,赍一年粮,乘之到天河。见妇人织,丈夫饮牛,问之不答。遣归,问严君平,某年某月日,客星犯牛斗,即此人也。”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作者借以说孙巨源,谓其即将浮海通天河,进京赴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8-12-26 03:51
              回复
                吴乔《围炉诗话》:子美在夔,非是一日,次篇乃薄暮作诗之情景……“依南斗”而“望京华”者,身虽弃逐凄凉。而未尝一念忘国家之治乱。……猿声下泪,昔于书卷见之,今处此境,诚有然者,故曰“实下”;浮查犹上天,已不得还京,故曰“虚随”、……日斜吟诗,诗成而月已在“藤萝”、“芦荻”,只以境结,而情在其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8-12-26 03:53
                回复
                  感谢吧友到目前为止对我的帮助,我懂得了很多。我无以为报,我只有多读点书懂得多点,以后就能一起讨论了,而不是只有你们指点我。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8-12-26 19:41
                  收起回复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杜诗镜铨》:李安溪云:小窗嚅喁,可泣鬼神,此《小戎》“板屋”之遗调。
                    兴奋!我与这位诗人的看法一样,我在看《小戎》的赏析时就想起这首《新婚别》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8-12-27 23:32
                    收起回复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
                      黄鹂并坐交愁湿,白鹭群飞大剧干。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
                      惟吾最爱清狂客,百遍相看意未阑。
                      请问:第二联是什么意思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9-01-01 02:19
                      收起回复
                        第二联与隋炀帝二句颇为相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8楼2019-01-01 15:40
                        收起回复
                          @丹青浮云💨 抱歉,我回复晚了。吧亲你请看金圣叹先生理解的!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同时,又不太理解!
                          “雷声喧”者,见其雨大,是昨夜如此。“动微寒”者,春寒多雨,见天未及晴也。黄莺,极怕雨;白鹭,水鸟,不怕雨。“黄鹂”句,承“春城”句;“白鹭”句,承“江浦”句。黄鹂于林木为宜,白鹭于野浦为宜也。“并坐交愁”秒,“群飞太剧”妙。“并坐”者,当是雌雄相并也。“剧”既是戏:“太剧”者,喜其羽毛得干也。此二句万二种意在:若依黄鹂,只好坐在家里;若依白鹭,又好走出门去。先生一心要到路十九家去,写来不觉直如戏语。诗到此,岂非化境!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19-01-07 19:10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1楼2019-01-08 12:22
                            收起回复
                              请问:“一饱飞掣”有语病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2楼2019-01-11 22:0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