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创意背景和项目简述
项目名称:以工助农
创意背景:在国家政策的推出下、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减少、务农情绪不高、绿色有机食品需求增长等情况下做出的规划。
项目简述:利用互联网将城市需求与农村需求作对接。设计一款app软件让城市人群可以在农村购买一定数量的果树和农蔬采摘的权利,农村集体按需生产的体系。运营商从中统一规划,调节双方需求。在一定的规模下按需生产,城市人口得到绿色有机食物,农村人口获得发展空间,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可行性分析
主要从两点来看其价值。一是国家政策推行,在现在经济大环境下政府资金未必充足,且农村人口对土地获利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另农村市场为进行有效开发,深入了解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从三方共赢方面分析。在后面我将详细阐述。
营销策略:造梦。(星爷: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对购买方的营销策略:针对绿色有机的食品与投资的回报进行宣传。采用故乡情加未来展望的宣传方法。
对村集体、个人的营销策略:针对成规模后的附带效益,养老问题进行阐述。采用收益计算的比对方法进行宣传。
对政府的营销策略:以远景架设、资源整合、道路探索寻求支持。
组织管理
比较省心的方式就是运营与农村集体合作,划分指责与收益。好处在于一是摊子大管理繁杂,合作分管才有利于更长久的发展。二是农民虽淳朴厚道却也乡气未去,如何有效激发最大价值的生产才能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让农户自觉生产。运营来说主要是调和市场总量,业务推销与规划管理等常规模式即可。
对于农村集体管理有三点建议共利、集权、分权。个人土地采取补贴与分红,农村人口土地入股,负责所负责区域的的经济作物的日常管理,此为共利。需要让农民有20%的收获浮动。所谓集权是将分散的农户归村集体统一管理,以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弥补管理上的缺陷。分权即是个人种植规划的权益最大化,提高个体积极性,保障个体参与感与集体感。
三方盈利分析
这算是扶贫项目,见效慢,因缺乏市场信息实施难度难以确定,单凭一腔热血不能成其势。需要有运营经验的运营商,鄙人不才当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望有各位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与问题,探索之路本就荆棘密布,更需多方支援。
运营盈利:落地后每次交易的佣金,以及对农村市场掌握的信息了解与开发,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平台建立后人流量带来的附件价值。
农户、村集体盈利:土地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成规模后带来的边际收益,产品销路的多元化。
购买方盈利:购买果树5年内全部收益,以及前三年别的蔬菜作物的弥补;在加后续5年所得产品或收益的50%,以每年递减10%的收益方式,也就是投资的回报。终身免费采摘品尝的特权。
按一百亩计算 :核桃每亩50棵,20亩、1000棵。
栗子每亩50棵,20亩、1000棵。
桃子每亩50棵,20亩、1000棵。
大樱桃、枣树每亩100棵,各20亩一共4000棵。
总计7000棵。按800人算,每人5棵需4000棵。
成本:树苗7000*10=7万(按一半成活率算)。栽树:7000*10=7万
前期3年化肥农药每亩700元*100*3=21万。蔬菜20亩也包括在内。
地租:300元/年/亩*100亩*10年=30万。总计65万元。
前期筹款:800人*1500元/人/5年=120万。前期宣传15万。剩余40万。
可能这个方案过于理想化,但有些事情总归需要完善与尝试,希望您不仅仅看到更能留下您的宝贵问题与建议。多少人怀揣着梦想砥砺前行,多少梦想终止于怀揣,退一步讲即使不能够实现上述方案但至少要让我们做到上述方案具体化、完善化。
项目名称:以工助农
创意背景:在国家政策的推出下、人口老龄化、农村劳动力减少、务农情绪不高、绿色有机食品需求增长等情况下做出的规划。
项目简述:利用互联网将城市需求与农村需求作对接。设计一款app软件让城市人群可以在农村购买一定数量的果树和农蔬采摘的权利,农村集体按需生产的体系。运营商从中统一规划,调节双方需求。在一定的规模下按需生产,城市人口得到绿色有机食物,农村人口获得发展空间,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可行性分析
主要从两点来看其价值。一是国家政策推行,在现在经济大环境下政府资金未必充足,且农村人口对土地获利依赖程度逐渐降低,另农村市场为进行有效开发,深入了解的必要性显得尤为重要。
二是从三方共赢方面分析。在后面我将详细阐述。
营销策略:造梦。(星爷: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对购买方的营销策略:针对绿色有机的食品与投资的回报进行宣传。采用故乡情加未来展望的宣传方法。
对村集体、个人的营销策略:针对成规模后的附带效益,养老问题进行阐述。采用收益计算的比对方法进行宣传。
对政府的营销策略:以远景架设、资源整合、道路探索寻求支持。
组织管理
比较省心的方式就是运营与农村集体合作,划分指责与收益。好处在于一是摊子大管理繁杂,合作分管才有利于更长久的发展。二是农民虽淳朴厚道却也乡气未去,如何有效激发最大价值的生产才能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让农户自觉生产。运营来说主要是调和市场总量,业务推销与规划管理等常规模式即可。
对于农村集体管理有三点建议共利、集权、分权。个人土地采取补贴与分红,农村人口土地入股,负责所负责区域的的经济作物的日常管理,此为共利。需要让农民有20%的收获浮动。所谓集权是将分散的农户归村集体统一管理,以便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以及弥补管理上的缺陷。分权即是个人种植规划的权益最大化,提高个体积极性,保障个体参与感与集体感。
三方盈利分析
这算是扶贫项目,见效慢,因缺乏市场信息实施难度难以确定,单凭一腔热血不能成其势。需要有运营经验的运营商,鄙人不才当中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望有各位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与问题,探索之路本就荆棘密布,更需多方支援。
运营盈利:落地后每次交易的佣金,以及对农村市场掌握的信息了解与开发,企业良好形象的建立,平台建立后人流量带来的附件价值。
农户、村集体盈利:土地租金和土地入股分红。成规模后带来的边际收益,产品销路的多元化。
购买方盈利:购买果树5年内全部收益,以及前三年别的蔬菜作物的弥补;在加后续5年所得产品或收益的50%,以每年递减10%的收益方式,也就是投资的回报。终身免费采摘品尝的特权。
按一百亩计算 :核桃每亩50棵,20亩、1000棵。
栗子每亩50棵,20亩、1000棵。
桃子每亩50棵,20亩、1000棵。
大樱桃、枣树每亩100棵,各20亩一共4000棵。
总计7000棵。按800人算,每人5棵需4000棵。
成本:树苗7000*10=7万(按一半成活率算)。栽树:7000*10=7万
前期3年化肥农药每亩700元*100*3=21万。蔬菜20亩也包括在内。
地租:300元/年/亩*100亩*10年=30万。总计65万元。
前期筹款:800人*1500元/人/5年=120万。前期宣传15万。剩余40万。
可能这个方案过于理想化,但有些事情总归需要完善与尝试,希望您不仅仅看到更能留下您的宝贵问题与建议。多少人怀揣着梦想砥砺前行,多少梦想终止于怀揣,退一步讲即使不能够实现上述方案但至少要让我们做到上述方案具体化、完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