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小凤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摘要:邯郸淳是建安时期年辈最高、活动时间最长的文学家、书法家、游艺家,因其鸿才,曹丕曾欲任命邯郸淳为其文学官属,时曹操宠曹植,故淳受曹操之命任临菑侯曹植文学官属,关于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官属的时间,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据邯郸淳的《答赠诗》、曹丕与邯郸淳的关系和曹植初就国的地点,考定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官属当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季。
关键词:邯郸淳 临菑侯 答赠诗曹丕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在论及“建安七子”后又列举了另外七人:“自颖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扬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七人之例。”[1]602陈寿字里行间似乎在公认的“建安七子”之外,又排出了一个“七子”,此七人虽然没有列入“建安七子”之列,但“亦有文采”,使得陈寿不能忽略不计,足可见此七人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今人评其为“建安又七子”[2],在这七子中高居榜首的就是邯郸淳。实际上,邯郸淳在建安时代年辈最高、活动时间最长,其对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书学、游艺学确有独特的贡献。在文学方面,邯郸淳所著《笑林》是我国第一部笑话集;在书法方面,唐张怀瓘称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初为临菑王傅,累迁给事中,书则八体悉工,师於曹喜,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隶书”;[3]在游艺方面,其著《艺经》,载弹棋、投壶、藏钩、击壤、米夹、掷砖、马射等诸般游艺,是中国最早的游戏专著,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因此对邯郸淳的生平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
邯郸淳极为博学,颇为曹操父子赏识。《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博学有才章,又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初平时,从三辅客荆州。荆州内附,太祖素闻其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会临菑侯植亦求淳,太祖遣淳诣植。”[1]603从“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可见,最初五官将曹丕想让邯郸淳为其文学官属,但后因曹植向曹操索求邯郸淳,时曹操宠植,故使邯郸淳投曹植麾下。曹植初见邯郸淳,不胜欣喜,延其入座后,先“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后与之“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足可见邯郸淳的博学多才与社会声望,即使是王侯也对他极其礼待,不敢疏忽,该注所记邯郸淳初见曹植情形,为文学史上著名故事。《太平广记》卷二零九引王僧虔《名书录》载“陈留邯郸淳为魏临菑侯文学”[4],与《魏略》言“文学官属”合,因此《魏略》所引此事即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之事1。而关于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时间,学界又存在不同意见,今以邯郸淳后期所作《答赠诗》入手,根据现存史料对其初为临菑侯文学的时间详作考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摘要:邯郸淳是建安时期年辈最高、活动时间最长的文学家、书法家、游艺家,因其鸿才,曹丕曾欲任命邯郸淳为其文学官属,时曹操宠曹植,故淳受曹操之命任临菑侯曹植文学官属,关于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官属的时间,学界历来存在争议,据邯郸淳的《答赠诗》、曹丕与邯郸淳的关系和曹植初就国的地点,考定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官属当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夏季。
关键词:邯郸淳 临菑侯 答赠诗曹丕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王卫二刘傅传》在论及“建安七子”后又列举了另外七人:“自颖川邯郸淳、繁钦、陈留路粹、沛国丁仪、丁廙、弘农扬修、河内荀纬等,亦有文采,而不在七人之例。”[1]602陈寿字里行间似乎在公认的“建安七子”之外,又排出了一个“七子”,此七人虽然没有列入“建安七子”之列,但“亦有文采”,使得陈寿不能忽略不计,足可见此七人在建安文坛上的地位,今人评其为“建安又七子”[2],在这七子中高居榜首的就是邯郸淳。实际上,邯郸淳在建安时代年辈最高、活动时间最长,其对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书学、游艺学确有独特的贡献。在文学方面,邯郸淳所著《笑林》是我国第一部笑话集;在书法方面,唐张怀瓘称其“志行清洁,才学通敏,初为临菑王傅,累迁给事中,书则八体悉工,师於曹喜,尤精古文、大篆、八分、隶书”;[3]在游艺方面,其著《艺经》,载弹棋、投壶、藏钩、击壤、米夹、掷砖、马射等诸般游艺,是中国最早的游戏专著,可见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因此对邯郸淳的生平有必要进行一些探讨。
邯郸淳极为博学,颇为曹操父子赏识。《三国志·魏志》卷二十一《王粲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载:“(邯郸)淳,一名竺,字子叔,博学有才章,又善《苍》《雅》、虫、篆、许氏字指。初平时,从三辅客荆州。荆州内附,太祖素闻其名,召与相见,甚敬异之。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会临菑侯植亦求淳,太祖遣淳诣植。”[1]603从“时五官将博延英儒,亦宿闻淳名,因启淳,欲使在文学官属中”可见,最初五官将曹丕想让邯郸淳为其文学官属,但后因曹植向曹操索求邯郸淳,时曹操宠植,故使邯郸淳投曹植麾下。曹植初见邯郸淳,不胜欣喜,延其入座后,先“科头拍袒,胡舞五椎锻,跳丸击剑,诵俳优小说数千言”,后与之“评说混元造化之端,品物区别之意,然后论羲皇以来贤圣名臣烈士优劣之差,次颂古今文章赋诔及当官政事宜所先后,又论用武行兵倚伏之势”,足可见邯郸淳的博学多才与社会声望,即使是王侯也对他极其礼待,不敢疏忽,该注所记邯郸淳初见曹植情形,为文学史上著名故事。《太平广记》卷二零九引王僧虔《名书录》载“陈留邯郸淳为魏临菑侯文学”[4],与《魏略》言“文学官属”合,因此《魏略》所引此事即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之事1。而关于邯郸淳初为临菑侯文学时间,学界又存在不同意见,今以邯郸淳后期所作《答赠诗》入手,根据现存史料对其初为临菑侯文学的时间详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