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兵學校畢業的王耀武老先生,從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開始,他就與同學們被動員到吳松口執行防空任務,後來又在34號鐵橋駐防了兩個月。他們操縱的武器,是引進自德國的蘇羅通ST-5防空機砲。
他表示,自己的單位沒有打下任何日軍轟炸機,但是卻成功阻止敵人毀掉34號鐵橋。上海丟失後,他隨步兵學校單位後撤到南京。在那裡,王耀武經歷了南京大撤退。雖然成功搭上陸軍步兵學校的船隻,提早離開了首都,但是提到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他還是忍不住掉淚。
1938年1月1日,從步兵學校畢業的王耀武被分配到砲兵51團,於武漢保衛戰期間參加了馬當要塞保衛戰。雖然砲兵51團有裝備60mm迫擊砲,但是卻不敢常常使用,因為日軍會以觀測氣球觀測砲兵動態。他們的位置一旦暴露,就會遭到日軍飛機與艦砲輪番炸射。
這樣的戰爭,國軍是沒有辦法打下去的,因此馬當要塞他們只稱了一個月就敗退下去。後來國軍實在無法解決後勤問題,砲兵的作用性大幅降低,於是王耀武被調往第6軍93師擔任機槍連的代理連長,並在這段時間參加了崑崙關戰役。
提到中日兩軍血戰崑崙關,老先生則是忍不住掉下眼淚,表示這場戰鬥雙方都遭遇到慘重的損失。國軍雖然最後失去了崑崙關,但是日軍也因為損失慘重,無力繼續南下進攻。中日兩軍就此進入僵持狀態,直到1941年12月爆發太平洋戰爭為止。
後來,老先生又跟著第6軍入緬參戰,並長期與日軍還有泰國軍對峙,算是從頭到尾把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都打完的英雄。如今102歲的他,定居在台中市富台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