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王府遗址(天朝总圣库)发现于1975年,在南京三山门(今水西门)内升州路338—360号一带。天朝总圣库是太平天国的国库,原在南京青溪里巷,后迁至现址。原来此处范围极广,南至升州路、北至安品街、东到登隆巷、西至仓巷。明朝初期为中山王徐达之别苑,又称西园,后为桐城吴中丞的花园。清朝乾隆时期为桐城富商姚友梅之宅园。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实行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太平军各部缴获的财物粮食,均需上缴国库。军民所需的衣食物资,均由国库统一分配。该处作为天朝总圣库,存金、银、绸缎等。太平天国后期改建为英王陈玉成之王府,太平天国失败后李鸿章将此改为安徽会馆。1949年以后西部及北边为南京毛巾厂所改建,南部为南京药材公司所占用。
总圣库遗址现存建筑系清咸丰九年(1859)前后所建,均坐北朝南,可分为4组3路:东路仅存前厅、后厅;中路1组3进,第一进面阔为5开间21.3米,进深11檩飞3.8米,高4米;第二进面阔5开间21.3米,进深11.4米;第三进面阔5开间21.3米,进深9.3米。外墙总长58.7米;西路1组4进,均为3开间平房。西右侧尚存楼房2进,平房1座。围绕建筑群还有一些附属建筑。遗址内曾发掘出20多个石柱础,从其宽度可分为0.40米、0.45米、0.50米三种。柱径则有0.30米、0.36米两种,按其形状可分为6组,总共有180个不同画面,多以琴、棋、书、画为题材。所有石柱础的浮雕,表现了太平天国时代的石刻特点,对研究太平天国艺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行保护,这些构件现均保存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