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曾有所谓“北方方言”。但是这样有两个缺点,一是北方方言不一定分布在北方,二是它用“方位”来命名,不够清晰。现在叫“官话方言”。虽然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但它是用“职业”来命名,不够准确。其他的方言,诸如“吴”“粤”“闽”“湘”“赣”“晋”“徽”“平”,都是用“地名”命名的,比较准确。“客”是以“民系”命名的,也比较准确。那么,官话方言应当以什么角度命名比较准确呢?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我突然有个想法。我发现,这片区域和三国时期除了吴国以外的区域重合度比较高。也就是曹魏和蜀汉的大致地盘。蜀汉既不能取“蜀”(因为范围太小),也不能取“汉”(和族名重复)。但是实际上并不可以取它的地名——益州来命名,益的存在感是最低的
而魏又是鲜卑,沙陀等入关首恶的始作俑者;魏本身就是从晋分出的,也是被晋取代的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官话方言叫作“梁方言”或“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