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把玛瑙玩得更好”,说白了,就是通过我们整个群体的不懈努力,已经将马达加斯加玛瑙玩得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看看此次陈村石展,冰彩玛瑙、海洋玉髓专区的展品,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档次水平上,以及摊展位的人气、成交活跃度上,都十分的突出,可以说大家对于收藏玛瑙纯天然品的热情越来越高。
马料进入中国十多年间,完全依靠国内的商家、玩家、藏家将它引进并逐步推广开来,形成了遍地开花、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一句话:很不容易。
但,我们不能对以前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安于现状,更不能在玩法的路上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马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赏玩方法需要去开拓、需要去探索。
一、 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 征图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我的书《马达加斯加玛瑙》在编辑排版过程中,向圈子里的石友们征集宝贝图片(在此再次感谢广大石友们无私地向本书提供宝贝图片)。在这一过程中,我陆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
1、石友们的藏品同质化太严重,缺乏特色;
2、普通玩家与大玩家、大藏家的藏品在质及量上差距明显;
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资金、渠道、人脉、阅历及眼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普通玩家在资金及各方面条件因素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多学习、多交流、多领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兼收并蓄,自我提高,可以弥补差距。
(二) 大家的困惑和迷茫
在平时的交流中,很多石友,甚至是商家,也时常感到迷茫。
1、 很多石友说出了自己的玩石困惑。
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玩马料?投资?收藏?减压?取悦自己?不知道收石、玩石和藏石的方向。应该买什么类型的?什么样类型的才有价值、有潜力?玩什么类型的才是适合自己的?乱买一气。回过头来再看,买回一堆,最后满意的没几块,伤财、伤心又伤自信和动力。担心自己因意识上的误区,花冤枉钱交了学费不说,主要还耽误了在价钱不高时淘好料的时机。盲目出手,消耗了过多资金,让自己经济上捉襟见肘,加上料子越来越贵,有种玩不起的感觉,想出些藏品以藏养藏时,猛然发现,变现好难,顿时有种骑虎难下的尴尬之感。
2、 很多商家也有迷茫。
近年来,从马国来的新货新料越来越贵,以前按公斤称卖,现在很多都是按块卖,好点的,动则几千一块,甚至几万一块,少则也几百。有点卖不太动的感觉了。新料数量也逐年下降明显,担心日后生意的可持续经营发展问题。新料的品质也没以前的好。买家的品味越来越高,差的和普通的看不上。好的都来抢,而可承受的价位也有限。这一点上,海洋玉髓比较明显。很多切料的海玉加工厂,切出来的差货或普货数量不少,不好走货,低价出,利润很低,甚至有的亏本卖。而品质好的海玉,大家都来抢,僧多粥少。导致部分资金实力不够的厂家,不敢多买原料多切料,做货的积极性大为降低。
3、 大玩家、大藏家有资金、有渠道、有眼光和魄力。很多大玩家、大藏家前期都收了不少好料,眼光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看得上眼的货也越来越少。
所有这些,造成两极分化,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货没前几年那么好卖了(当然,相对其它部分石种,马料的市场成交活跃度还是比较好的)。石友们收石也越发感到经济上的压力。加之赏玩大军中新鲜血液加入的太少,收藏主力仍以老玩家、老面孔居多,导致上述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家都在追精品、追好料,僧多粥少,精品越来越难抢到手,价也节节高。
上述问题,如何解决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二、 深入挖掘每块马料的赏玩点,提高利用率。
内蒙古的庆利石友说过这么一个比喻,很有启迪。他说,若将全国的精品海玉都藏起来,不让其在市场上露面,那普品海玉也便成了精品。
相对很多其它类型的石种,玛瑙质地的马料是很优秀的,优秀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老玩家现在看不上眼的普通料子,对比部分其它石种,它仍是很优秀的。
现在我们眼中的普品,或许在将来原料稀少时,或赏玩的眼界提高时,它也有逆袭成为宝贝的可能。所以,最大程度地挖掘每块马料身上的闪亮点,发现它的魅力,让它的美展现于人间,是我们赏玩群体的历史任务之一。
举例来说,前段时间188万成交的海玉《降龙尊者》。一般的石友看到这块海玉时,大部分人可能也就是以下观点:真像,像尊佛,或罗汉,坐在一龙上,头上有佛光,人物各方面比例恰当,有形有神韵,不失为一块精品像形人物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