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长角,难道你是小龙鸟?
角雉角雉最主要特点是雄鸟头上具冠羽,两眼上方各有一肉质的角状突,故得名。喉下还有肉裾,在繁殖期里,这些肉角和肉裾,都可膨胀竖展起来,其色艳丽。多分布在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至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它们多数是本地留鸟。
外形特征
角雉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是最常见的种类,头部黑色,头上角状突及眼周裸出部近蓝色,上下体大都深栗红色,满杂以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特大而明显。雌性成鸟则上体呈灰褐色。体背有多数黑斑点。叫声"哇哇"似小孩啼哭。
黑头角雉(Tragopan melanocephalus),头黑,颈红,脸裸出部辉红,通体大都黑色而具杂斑,并满布白色眼状斑。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隅狮泉河流域的山地。
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体型较家鸡大些,羽冠的两侧有一黑纹,通体大都绯红而满杂以白色眼状斑。分布在西藏南部春丕山谷喜马拉雅山脉,为留鸟。
另一种体型大小似家鸡,头黑、颈红,脸裸出部为金黄色,上体余部满布以白色和栗赤色眼状斑,腹部烟灰色的是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

你分得清它的嘴巴在哪吗?动冠伞鸟南美洲两种色泽豔丽的鸟的统称。通常归入雀形目(Passeriformes)伞鸟科(Cotingidae),但有时单列为动冠伞鸟科(Rupicolidae)。动冠伞鸟共有两个种群,分别是学名“RupicolaPeruvianus”的安第斯动冠伞鸟和学名“RupicolaRupicola”的圭亚那动冠伞鸟,前者是秘鲁的国鸟。生活习性
雄鸟有扁圆形的冠,扩展到喙上方。雄鸟一年中不少时间在林间空地表态求偶,维护公共的求偶表态场所。表态多为静态姿势,间或有明显动作,有雌鸟飞来时更是如此。雌鸟素褐色,用植物材料涂以泥土在岩壁上(常在洞内)营巢。圭亚那动冠伞鸟(Rupicola rupicola)体长约30公分(12吋),橙色,翅和尾羽有深色斑纹。
无论哪个种群都只有雄性拥有亮丽的橙色羽毛。动冠伞鸟栖息在南美西部的多岩地区,当地的亚马逊雨林开始让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山麓。雄鸟利用夺目的色彩和扇状鸟冠吸引潜在配偶,雌鸟的羽毛呈浅褐色,毫无吸引力可言。
这鸟怎么给自己套了个鸡冠?也太不会挑衣服了!
蓝鹇蓝鹇,别名山鸡、蓝腹鹇,鸡形目雉科动物。蓝鹇雄鸟的羽冠、上背及中央一对尾羽为白色,其余体羽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肩羽红色,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下体黑褐色,胸胁有蓝色金属光泽。雌鸟以红褐羽色为主,杂以黑纹及黄斑 。蓝鹇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蓝鹇栖息在山地密林中。平时寂静无声,性隐秘,怕人,很难被发现,多于晨昏出来活动、觅食,奔走迅速,夜间在低树干上宿栖。主要吃各种植物的芽、嫩叶、种子、果实以及昆虫等。蓝鹇于每年3~6月繁殖,这期间雄鸟脸的裸出部有小疣状突,额上肉冠及脸部肉垂肿胀通红。雄鸟相遇,常会引起激烈格斗。蓝鹇通常是一雄配多雌;每窝产卵3~8枚,孵卵和育一般由雌鸟担任,孵化期24~26天。初生维鸟重约25克,维鸟全身披绒羽,翅膀上长出羽锥 。蓝鹇是中国著名的特产珍禽 ,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致危原因主要是栖息地丧失以及过度狩猎 。1994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NT)物种 。2019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物种 。
三翅、双尾、金衣!难道这是神鸟?
白纱裙做得真美!白鹭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俗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最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
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

这么花哨的衣服,看来今晚要去跳广场舞了!鹦鹉鹦鹉是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体长仅有12厘米。
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
头比身大!脖子不累么?
鲸头鹳鲸头鹳(学名:Balaeniceps rex)是一种与鹳科非常相近的大鸟,它是鲸头鹳科鲸头鹳属唯一的物种。名称来自于它强大的喙。鲸头鹳身长可达150厘米,成年鸟羽主要为灰色,幼鸟的羽毛主要为棕色。
鲸头鹳生活在非洲东部热带地区苏丹共和国和赞比亚的巨大沼泽地区。在泥水中捕鱼,其食物主要是肺鱼类。巢筑在地面上,每次产两枚卵。鲸头鹳的数量估计在5000至8000只之间,大多数生活在苏丹。国际鸟盟将其保护现状定为易危鸟类。危害的主要来源是栖息地遭破坏、人为干扰和捕猎。

这脸像切开了的雪梨!
仓鸮猴面鹰(学名:Tyto alba)又叫仓鸮、猴头鹰等,是中型鸟类,共有28个亚种。体长33-39厘米,翼展85-93厘米,体重470-570克。头大而圆,面盘明显,呈心脏形,白色,四周皱领橙黄色,上体为斑驳的灰色及橙黄色,并具精细的黑色和白色斑点。下体白色,稍沾淡黄色,具暗褐色斑点。
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分布于亚洲西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几乎遍及全球。

怪!怪!怪!犀鸟犀鸟(Bucerotidae)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的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南部,大部分犀鸟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地区,以树上那些多半是啄木鸟啄出来的空洞为巢。
大家觉得它有没有张开眼睛呢?云斑林鹑云斑林鹑,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齿鹑科,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