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73贴子:112,771

回复:文化享受!风景美丽!可诗可歌!百赏不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湖床红、橙与白等颜色的沉积岩组成,
并历经了风、水或冰的侵蚀,
形成了美国的奇特岩柱。


美国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bryce canyon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54楼2023-08-31 11:11
回复






    美国 犹他州 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 bryce canyon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55楼2023-08-31 12:04
    回复











      IP属地:上海1156楼2023-09-01 20:57
      回复











        IP属地:上海1157楼2023-09-01 21:24
        回复











          IP属地:上海1158楼2023-09-01 21:44
          回复
            粉红色的伞,真好看!琵鹭
            琵鹭(学名:Platalea leucorodia),为6种长腿涉禽的统称。主要以虾、蟹、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蠕虫、甲壳类、软体动物、蛙、蝌蚪、蜥蜴、小鱼等小型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琵鹭为荷兰的国鸟。





            我劝过它不要把头伸进墨水池...... 黑颈鹳
            黑颈鹳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B 添加义项 ?所属类别 :其他生物相关
            学名:Ephippiorhynchus asiati cusEphippiorhynchus asiaticus,英文名:Black-necked Stork)为鹳科鹳属的大型涉水鸟。大型鸟类。从喙尖至尾尖长约100~115 cm,翼展约195~215 cm,体重2.3~4.4 kg。与其他鹳鸟类似,其腿、颈和喙都非常细长。羽毛主要为黑白两色,顶冠黑色,脸及颈脖浑蓝色或浑绿色,身体及大覆羽白色,三级覆羽及尾羽黑色。虹膜-黄色或黑色,喙-黑色,腿-粉红色。






            身穿披风、头戴皇冠!
            难道它们就是百鸟之王?
            白孔雀
            白孔雀,是一种全身洁白,羽毛无杂色,眼睛呈淡红色的孔雀,十分美丽,是人工繁育下野生蓝孔雀的变异品种,数量稀少,是极为珍贵的观赏鸟。白孔雀与其他孔雀相近,喜欢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在水域附近。清晨和傍晚随其群到田地里觅食,在地面上筑巢,但在树上栖息,主要以种子、昆虫、水果和小型爬行类动物为食。





            这么冷吗?围巾都准备掉到地上了!艾草松鸡
            艾草松鸡(学名: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是北美洲最大的松鸡。身高48-76厘米,体重2300-3200克。雄性大于雌性,更重。雄性长着两个大胸,雌性却没有胸。颈上有两个黄色的囊,可以在求偶时充气以吸引异性。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具大的肉冠和美丽鲜艳的羽毛,早成鸟,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





            披上一件黑色大衣,
            再也不担心着凉了。红头鴝鶲
            红头鸲鹟,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被它戳一下肯定很痛!啄木鸟
            啄木鸟是著名的森林益鸟,除消灭树皮下的害虫如天牛幼虫等以外,其凿木的痕迹可作为森林卫生采伐的指示剂。它是常见的留鸟,在我国分布较广的种类有绿啄木鸟和斑啄木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蝽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1500条左右。由于啄木鸟食量大和活动范围广,在13.3公顷的森林中,若有一对啄木鸟栖息,一个冬天就可啄食吉丁虫90%以上。





            你蹬我干嘛?海雀
            海雀(鸟的种类)
            海雀是鸥形目海雀科鸟类的统称。大多翅膀短小;身体肥壮,尾短,腿脚短且位置靠后,站立时体态直立。身体羽色多数上黑下白。前趾又蹼膜,后趾缺如。海雀全部生活在北半球,多数生活在靠近北极圈的寒冷海域,少数进入亚热带水域。在海岸、海湾和海岛活动,很少进入内陆生活。虽然飞行能力较弱,但却有较强的游泳和潜水能力。通常以浮游动物和鱼类为食。大部分集群繁殖。




            青烟袅绕、林中仙女!鹟
            鹟全球大约有60多种,属雀形目,鹟科。大多数鹟的显著特点是嘴宽而扁平,脚比较小。有些种类的鹟色彩鲜艳。鹟广泛地分布在非洲、亚洲的东南亚到我国广大地区,以及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上温暖的森林是它们的栖息地,那里有它们的食物昆虫。鹟主要吃地面上的昆虫,而不是捕捉在空飞行的昆虫。 百度百科





            这鸟应该很怕热
            不仅剃光了头,
            还自己带了把大扇子!

            吐绶鸡
            吐绶鸡[ tǔ shòu jī ]
            吐绶鸡科(Meleagrididae)的一种鸟。头部有红色肉质突起,羽毛有黑、白、深黄等色。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称。
            详细解释
            鸟名。也叫吐锦鸡、真珠鸡、七面鸟,俗称火鸡。产于 巴 峡 及 闽 广 山中,今多饲作家禽。以喉下有肉垂,似绶,故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附吐绶鸡》:“出 巴峡 及 闽 广 山中,人多畜玩。大者如家鸡,小者如鴝鵒。头颈似雉,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圆点,如真珠斑。项有嗉囊,内藏肉綬,常时不见,每春夏晴明,则向日摆之。顶上先出两翠角,二寸许,乃徐舒其頷下之綬,长阔近尺,红碧相间,采色焕烂……此鸟生亦反哺。行则避草木,故《禽经》谓之避株,《食物本草》谓之吐锦鸡,《古今注》谓之锦囊,《蔡氏诗话》谓之真珠鸡,《倦游録》谓之孝鸟,《诗经》谓之鷊。” 清 赵翼 《题岭南物产图六二韵》:“带箭鸟拖尾,吐綬鸡赘肉。”



            这鸟的尾巴真长!鹟
            鹟 [wēng]
            鸟类鹟全球大约有60多种,属雀形目,鹟科。大多数鹟的显著特点是嘴宽而扁平,脚比较小。有些种类的鹟色彩鲜艳。鹟广泛地分布在非洲、亚洲的东南亚到我国广大地区,以及太平洋美拉尼西亚群岛上温暖的森林是它们的栖息地,那里有它们的食物昆虫。鹟主要吃地面上的昆虫,而不是捕捉在空飞行的昆虫。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59楼2023-09-09 23:21
            回复
              蓝色的脚掌你可能见过,
              但长得这么呆的鸟肯定第一次见!
              鲣鸟
              鲣鸟是一种热带海鸟,与塘鹅(gannet)有亲缘关系。
              善游泳,善于捕捉小鱼和昆虫,仅在夜间及孵卵期间停留在海岛上。
              食肉性禽类,主要吃鱼为生 鱼群的种类选择范围比较大。鲣鸟属于大型海鸟,是南海诸岛数量最多的鸟类,也是南海诸岛产鸟粪最多的主要鸟类。它们早出晚归,非常勤劳。渔民也常跟着它们追捕鱼群,亲切地称鲣鸟为"导航鸟"。白腹(红脚)鲣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沿海洋群集生活。翅尖长,善飞行。繁殖期从3月至初秋。营巢于石滩或岛屿上的矮灌木和乔木上,偶亦在地面筑巢。每窝产卵1~2枚,椭圆形,表面粗糙,色青白。育雏期间,亲鸟反刍胃内食物哺喂雏鸟。
              字面意思:吃鱼坚硬的鸟。

              这黄色头盔看起来硬邦邦的,
              不知道它会不会铁头功?
              犀鸟
              犀鸟(Bucerotidae)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的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南部,大部分犀鸟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地区,以树上那些多半是啄木鸟啄出来的空洞为巢。



              吊着两个小扇子,真拉风!
              食蜂鸟
              飞翔的鸟——食蜂鸟(蜂虎)
              蜂虎喜欢吃蜜蜂,因此也叫食蜂鸟。它们有着绚丽的羽毛、高超的飞行技巧,平时还会聚到一起唧唧喳喳地“聊天”。蜂虎尤其喜欢成群结队地飞来飞去,它们甚至还能帮助同伴抚养雏鸟,有些种类则成群地聚居在一起。
              这种迷人的鸟主要栖息在热带地区,与翠鸟和佛法僧一样也属于佛法僧目。它们遍布非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温暖地带,少数种类生活在欧洲。它们喜欢觅食昆虫,捕食方式多种多样。

              吃个饭而已,用得着手舞足蹈吗?蜂鸟
              蜂鸟科
              蜂鸟科(Trochilidae)共有1科2亚科104属355种。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体型小,体被鳞状羽,色彩鲜艳,并闪耀彩虹色或金属光泽,雄鸟更为鲜艳;嘴细长而直,有的下曲,个别种类向上弯曲;舌伸缩自如;翅形狭长;尾尖,叉形或球拍形;脚短,趾细小而弱。
              飞翔时两翅急速拍动,快速有力而持久;频率可达每秒50次以上。善于持久地在花丛中徘徊“停飞”,有时还能倒飞。与雨燕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蜂鸟和其他鸟类一样,没有发达的嗅觉系统,而主要依赖视觉。蜂鸟约90%的食物来自花蜜,其余为节肢动物,包括苍蝇、黄蜂、蜘蛛、甲虫和蚂蚁。它们薄而长的鸟喙很适合汲取花蜜。 分布于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并沿太平洋东岸达阿拉斯加。

              都快看不出它是只孔雀了!果然肥胖对颜值的影响很大!
              绿孔雀
              绿孔雀(学名:Pavo muticus)大型鸡类,体长180~230厘米。雄鸟体羽为翠蓝绿色,头顶有一簇直立的冠羽,下背翠绿色而具紫铜色光泽。体后拖着长达1米以上的尾上覆羽,羽端具光泽绚丽的眼状斑,形成华丽的尾屏,极为醒目。雌鸟不及雄鸟艳丽,亦无尾屏,体羽主要为翠金属绿色,背浓褐色,头顶亦具一簇直立羽冠。外形和雄鸟相似,亦甚醒目,中国还未见有与之相似种类,野外容易识别。
              栖于沿河的低山林地及灌丛。雄鸟有精彩表演,向雌鸟炫耀开启的尾屏。晨昏时立于栖木发出洪亮如长号般的kay~yaw,kay~yaw的叫声。

              你知道它们眼睛上的是什么吗?
              鸬鹚
              鸬鹚(学名:Phalacrocorax):有1属39种。大型的食鱼游禽,善于潜水,潜水后羽毛湿透,需张开双翅在阳光下晒干后才能飞翔。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下喉有小囊。脚后位,趾扁,后趾较长,具全蹼。栖息于海滨、湖沼中。飞时颈和脚均伸直。中国有5种。常被人驯化用以捕鱼,在喉部系绳,捕到后强行吐出。
              广布于全世界的海洋和内陆水域,以温热带水域为多。






              传说中的长腿美鸟!
              长脚鹬
              黑翅长脚鹬是鸻形目反嘴鹬科长脚鹬属鸟类,别名有红腿娘子、高晓鸻。 体长35-40厘米,两脚特长。腿和足呈粉红色;喙黑色,细长且笔直;头颈部的颜色在个体间变异较大;一些个体的头顶、羽冠、颈部至上背为白色;一些个体的头顶和后颈黑色或白色杂以黑色;上背、肩和两翅深黑色并带有绿色金属光泽;尾上覆羽白色,部分羽毛灰色;尾羽灰色;外侧尾羽颜色偏淡;身体其他部分体羽纯白色。雌鸟的背、肩和三级飞羽褐色,其余部分与雄鸟相似。幼鸟与雌鸟体色相似,上背部羽毛灰色。黑翅长脚鹬在亚洲、欧洲、非洲及美洲的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均有分布。
              栖息于开阔草地中的湖泊、沼泽等湿地或稻田、鱼塘。以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虾、蝌蚪和昆虫等无脊椎动物为食。繁殖期在5-7月,营巢于开阔湖边的沼泽地或草地上,以苇茎、枯草等构筑碟状巢。窝卵数4枚,由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16-18天。
              黑翅长脚鹬无论在哪儿,都是最靓丽、最抢眼的角色。 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员,应加以保护。
              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身上镶满了绿宝石,
              晚上能睡得安稳吗?
              海南孔雀雉
              海南孔雀雉(学名:Polyplectron katsumatae):是珍稀濒危雉类之一,雄鸟体长50-67厘米,体重456-710克;雌鸟体长33-52厘米,体重460-500克。雄鸟头上常具羽冠;脸部多少裸出;体羽松软;一般呈褐或灰褐色,散布以皮黄色细点,两翅及尾还具金属光泽的眼状斑;尾有20-24枚尾羽,中央尾羽较最外侧的约长一倍,因而呈凸尾状;两翅的次级飞羽几乎与初级飞羽同长;第一枚初级飞羽较第二枚短甚,第2枚较第10枚为短,第7枚稍微最长:跗蹠长而强,较中趾连爪为长;雄鸟具距,通常2个,有时1或3个。雌鸟体形较小;羽色型较简较钝,眼状斑较少;跗蹠及尾较短:无距。栖于1500米的山林及竹丛中,常单独或成对活动。若受惊扰,即行遁去。很少高飞到树端,而钻入稠密的枝桠间。夜间栖息在树枝上。食物几乎都是昆虫和蠕虫。为中国特有种,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那是一条尾巴还是一条蛇?
              锦鸡
              锦鸡是一种雉科动物,是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分布在陕西(商洛)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同名的长篇民间叙事诗。锦鸡是雉科中最华丽的种类,因雄鸟具有一身艳丽无比的羽毛而世界闻名。全世界仅有两种: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绝大部分都分布于中国,其中红腹锦鸡更是我国特产。由于野生种群数量现已较少,故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你猜它一次能吃多少碗饭?澳洲鹈鹕
              【澳大利亚】可爱的大嘴鸟---鹈鹕
              澳大利亚鹈鹕(学名:Pelecanus conspicillatus)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重达13千克。生活于沿海及河川、湖泊等处。飞行力强而悠逸,常群飞群栖,极善于游泳,但不会潜水。游泳时张口捕鱼,将捕得的鱼兜入喉囊内。有时结群,排成长线,用强大的翅膀拍击水面,因而发出巨大的响声,驱逐鱼群游近海岸边而后捕食。
              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斐济、印尼及新西兰。澳大利亚鹈鹕最初是由荷兰自然学家Coenraad Jacob Temminck于1824年描述。其种小名的拉丁文意思是“明显”。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0楼2023-09-10 12:09
              回复
                别留长发了,容易显老!
                绿蓑鸽
                绿蓑鸽(Caloenas nicobarica)又名尼柯巴鸠(Nicobar pigeon),体长34~42厘米,体重460~600克,属大型鸽类,雌性比雄性略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鸽种之一。
                外形特征
                绿蓑鸽头颈部生有黑灰色长羽,周身翠绿,带有金属光泽,翅膀略显蓝色、紫色、红铜色。


                小白胡子长得真可爱!

                巨辉椋鸟
                中文名:巨辉椋鸟
                拉丁名:Lamprotornis australis
                英文名:Burchell's Glossy Starling
                物种分类: 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鸟纲->今鸟亚纲->->今颚总目->雀形目->->->椋鸟科->->->
                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

                梳了个这么帅气的金色大背头,

                看来今晚是要去相亲了!
                锦鸡
                锦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百科雉科
                锦鸡是一种雉科动物,是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分布在陕西(商洛)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有同名的长篇民间叙事诗。概述【释名】锦鸡:形状类似喜鹊、大鹦鹉,背部有黄、红两种
                详细>
                别名: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的统称
                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鸡
                形目、雉科、锦鸡属
                拉丁学名:Chrysolophus 界:动物界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亚纲:今鸟亚纲


                张开双臂,昂首挺胸
                多么自信!
                苍鹭
                苍鹭(学名:Ardea cinerea)又称灰鹭,为鹭科鹭属的一种涉禽,也是鹭属的模式种。是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的湿地中极为常见的水鸟。大型水边鸟类,头、颈、脚和嘴均甚长,因而身体显得细瘦。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苍灰色;尾羽暗灰色;两肩有长尖而下垂的苍灰色羽毛,羽端分散,呈白色或近白色;初级飞羽、初级覆羽、外侧次级飞羽黑灰色,内侧次级飞羽灰色;大覆羽外翈浅灰色,内翈灰色;中覆羽、小覆羽浅灰色;三级飞羽暗灰色,亦具长尖而下垂的羽毛。分布于非洲、马达加斯加、欧亚大陆,从英伦三岛往东到远东海岸和萨哈林岛和日本,往南到朝鲜、蒙古、伊拉克、伊朗、印度、中国和中南半岛一些国家。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嘴里塞那么多能吃得下吗?

                海雀
                海雀是鸟纲鸥形目海雀科鸟类的通称。全世界有13属21种。是典型的海鸟。
                海雀与善知鸟、海鸠有近亲关系,海雀生活在北极地区。一些品种冬季在温带地区度过 。
                海雀前趾间有蹼膜,后趾缺如。翅窄而短小,尾短。体羽黑白二色,雌雄羽色相似。其体型、习性均类似企鹅(但它会飞),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这小平头长的,

                出生的时候头先到地的吧!

                鹤鸵
                鹤鸵(学名:Casuarius spp.):为鹤鸵目鹤鸵科的鸟类,共有1属3种,又称"食火鸡"。体型高大,头顶具保护性角质头盔。在森林中穿行时可击打草丛。它们的双翼比鸵鸟和美洲鸵鸟的更早退化,不能飞。头部蓝色,喉部有一个或两个红色垂肉,羽衣黑色,具腿长,强健有力,有尖锐的爪。3趾,其中内趾具一长而锋利的爪,防御用。
                在热带雨林地区栖息,成对或独栖。擅长奔跑和跳跃,性机警、凶猛,具有较强攻击性。鸣声粗如闷雷。能奔跑,善长跳跃,常用锐利的内趾爪攻击天敌。以种子和浆果为食。在大洋洲东部、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附近岛屿分部。

                最正宗的天鹅舞!

                白鹭
                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俗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最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有空就会比个心,
                相亲必备的求爱鸟!
                萨克森极乐鸟,头上有两根长达数十厘米的饰羽,有点像齐天大圣头上戴着的凤翅紫金冠。


                明明有一头乌黑油亮的头发,

                却偏偏梳了这样的发型!
                棕榈凤头鹦鹉
                棕榈凤头鹦鹉,是鹦鹉科的鸟类。
                棕榈凤头鹦鹉是十分美丽且独特的鹦鹉,上下鸟嘴无法完全闭上,因此能清楚地看见它红黑色条纹的舌头,受到惊吓或兴奋时,脸部的裸皮会变成红色,头上的羽冠也会扬起,全身呈现黑色或烟灰色,在它的头顶有一个可见的红点。脸裸露,似金刚鹦鹉,故又称“椰子金刚”。棕榈凤头鹦鹉的身高为55-60厘米(22-24英寸)高,重约910-1200克。
                棕榈凤头鹦鹉分布在新几内亚及其周围的岛屿,以及澳洲昆士兰的约克角半岛北部地区。 棕榈凤头鹦鹉多栖息于热带雨林中,森林边缘地带、开阔稀树的草原地带等,有时单独活动,常成对或5、6只聚集活动,用巨大有力的嘴剥开又大又硬的种子与坚果食用,主要食物有坚果、种子、水果、嫩芽、浆果等。繁殖期约在8月份到次年2月份,棕榈凤头鹦鹉繁殖需要大的鸟舍,繁殖期间对环境的变化十分敏感,一窝只产卵1颗,偶尔2颗,孵化期为28-35天,幼鸟羽毛13-16周长成。
                棕榈凤头鹦鹉正因它能敲击不同节奏的“乐曲”,有人把棕榈凤头鹦鹉比喻成鸟类中的林戈·斯塔尔,形容它们的表演像这位甲壳虫乐队鼓手的表演一样精彩。海因松把棕榈凤头鹦鹉减少的原因归结为采矿导致的栖息地缩小以及这种鸟的低繁殖率。雌鸟每两年产卵一枚,但是很多时候鸟蛋并没有孵出幼鸟。
                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低危(LC)保护等级。




                目瞪口呆!
                它到底看见了什么?
                棕背蚁鸟
                棕背蚁鸟 播报编辑讨论上传视频雀形目动物棕背蚁鸟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1776年由Müller命名。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9年鸟类红色名录。
                生活习性
                喜温暖,怕寒冷,怕炎热,喜光照。适宜气温在20℃~24℃,相对湿度70 %。昼夜光照时间为14~18小时的条件下。气温低于10℃或高于30℃,对其生长发育和生产均为不利。遇到响声或异物的出现,立即出现不安,跳跃飞动,反应灵敏。体型较大,有较强的飞翔能力,飞翔快,但持续时间短。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1楼2023-09-10 18:00
                回复
                  头上长角,难道你是小龙鸟?

                  角雉
                  角雉最主要特点是雄鸟头上具冠羽,两眼上方各有一肉质的角状突,故得名。喉下还有肉裾,在繁殖期里,这些肉角和肉裾,都可膨胀竖展起来,其色艳丽。多分布在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至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它们多数是本地留鸟。
                  外形特征
                  角雉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是最常见的种类,头部黑色,头上角状突及眼周裸出部近蓝色,上下体大都深栗红色,满杂以灰色眼状斑,下体灰斑特大而明显。雌性成鸟则上体呈灰褐色。体背有多数黑斑点。叫声"哇哇"似小孩啼哭。
                  黑头角雉(Tragopan melanocephalus),头黑,颈红,脸裸出部辉红,通体大都黑色而具杂斑,并满布白色眼状斑。主要分布在西藏西南隅狮泉河流域的山地。
                  红胸角雉(Tragopan satyra),体型较家鸡大些,羽冠的两侧有一黑纹,通体大都绯红而满杂以白色眼状斑。分布在西藏南部春丕山谷喜马拉雅山脉,为留鸟。
                  另一种体型大小似家鸡,头黑、颈红,脸裸出部为金黄色,上体余部满布以白色和栗赤色眼状斑,腹部烟灰色的是灰腹角雉(Tragopan blythii),主要分布在西藏东南部。


                  你分得清它的嘴巴在哪吗?
                  动冠伞鸟
                  南美洲两种色泽豔丽的鸟的统称。通常归入雀形目(Passeriformes)伞鸟科(Cotingidae),但有时单列为动冠伞鸟科(Rupicolidae)。动冠伞鸟共有两个种群,分别是学名“RupicolaPeruvianus”的安第斯动冠伞鸟和学名“RupicolaRupicola”的圭亚那动冠伞鸟,前者是秘鲁的国鸟。
                  生活习性
                  雄鸟有扁圆形的冠,扩展到喙上方。雄鸟一年中不少时间在林间空地表态求偶,维护公共的求偶表态场所。表态多为静态姿势,间或有明显动作,有雌鸟飞来时更是如此。雌鸟素褐色,用植物材料涂以泥土在岩壁上(常在洞内)营巢。圭亚那动冠伞鸟(Rupicola rupicola)体长约30公分(12吋),橙色,翅和尾羽有深色斑纹。
                  无论哪个种群都只有雄性拥有亮丽的橙色羽毛。动冠伞鸟栖息在南美西部的多岩地区,当地的亚马逊雨林开始让位于安第斯山脉的山麓。雄鸟利用夺目的色彩和扇状鸟冠吸引潜在配偶,雌鸟的羽毛呈浅褐色,毫无吸引力可言。

                  这鸟怎么给自己套了个鸡冠?
                  也太不会挑衣服了!

                  蓝鹇
                  蓝鹇,别名山鸡、蓝腹鹇,鸡形目雉科动物。蓝鹇雄鸟的羽冠、上背及中央一对尾羽为白色,其余体羽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肩羽红色,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下体黑褐色,胸胁有蓝色金属光泽。雌鸟以红褐羽色为主,杂以黑纹及黄斑 。蓝鹇仅分布于中国台湾省。蓝鹇栖息在山地密林中。平时寂静无声,性隐秘,怕人,很难被发现,多于晨昏出来活动、觅食,奔走迅速,夜间在低树干上宿栖。主要吃各种植物的芽、嫩叶、种子、果实以及昆虫等。蓝鹇于每年3~6月繁殖,这期间雄鸟脸的裸出部有小疣状突,额上肉冠及脸部肉垂肿胀通红。雄鸟相遇,常会引起激烈格斗。蓝鹇通常是一雄配多雌;每窝产卵3~8枚,孵卵和育一般由雌鸟担任,孵化期24~26天。初生维鸟重约25克,维鸟全身披绒羽,翅膀上长出羽锥 。蓝鹇是中国著名的特产珍禽 ,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 ,致危原因主要是栖息地丧失以及过度狩猎 。1994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易危(NT)物种 。2019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物种 。


                  三翅、双尾、金衣!
                  难道这是神鸟?


                  白纱裙做得真美!
                  白鹭
                  白鹭(学名:Egretta garzetta),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中型涉禽,属于鹭科白鹭属。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俗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最小,羽冠及胸饰羽全有。
                  形态特征
                  中等体型(60厘米)的白色鹭。与牛背鹭的区别在体型较大而纤瘦,嘴及腿黑色,趾黄色,繁殖羽纯白,颈背具细长饰羽,背及胸具蓑状羽。
                  虹膜-黄色;脸部裸露皮肤黄绿,于繁殖期为淡粉色;嘴-黑色;腿及脚-黑色,趾黄色。
                  叫声:于繁殖巢群中发出呱呱叫声,其余时候寂静无声。


                  这么花哨的衣服,看来今晚要去跳广场舞了!
                  鹦鹉
                  鹦鹉是鹦形目(学名:Psittaciformes)众多羽毛艳丽、爱叫的鸟。典型的攀禽,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鸟喙强劲有力,可以食用硬壳果。羽色鲜艳,常被作为宠物饲养。它们以其美丽的羽毛,善学人语技能的特点,更为人们所欣赏和钟爱。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体长仅有12厘米。
                  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鹦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热带森林中。

                  头比身大!脖子不累么?

                  鲸头鹳
                  鲸头鹳(学名:Balaeniceps rex)是一种与鹳科非常相近的大鸟,它是鲸头鹳科鲸头鹳属唯一的物种。名称来自于它强大的喙。鲸头鹳身长可达150厘米,成年鸟羽主要为灰色,幼鸟的羽毛主要为棕色。
                  鲸头鹳生活在非洲东部热带地区苏丹共和国和赞比亚的巨大沼泽地区。在泥水中捕鱼,其食物主要是肺鱼类。巢筑在地面上,每次产两枚卵。鲸头鹳的数量估计在5000至8000只之间,大多数生活在苏丹。国际鸟盟将其保护现状定为易危鸟类。危害的主要来源是栖息地遭破坏、人为干扰和捕猎。


                  这脸像切开了的雪梨!

                  仓鸮
                  猴面鹰(学名:Tyto alba)又叫仓鸮、猴头鹰等,是中型鸟类,共有28个亚种。体长33-39厘米,翼展85-93厘米,体重470-570克。头大而圆,面盘明显,呈心脏形,白色,四周皱领橙黄色,上体为斑驳的灰色及橙黄色,并具精细的黑色和白色斑点。下体白色,稍沾淡黄色,具暗褐色斑点。
                  夜行猛禽。喙坚强而钩曲。嘴基蜡膜为硬须掩盖。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级飞羽缺。尾短圆,尾羽12枚,有时仅10枚。脚强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后反转,以利攀缘。爪大而锐。尾脂腺裸出。无副羽,间或留存。耳孔周缘具耳羽,有助于夜间分辨声响与夜间定位。 营巢于树洞或岩隙中。雏鸟晚成性。分布于亚洲西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几乎遍及全球。


                  怪!怪!怪!
                  犀鸟
                  犀鸟(Bucerotidae)是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的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南部,大部分犀鸟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地区,以树上那些多半是啄木鸟啄出来的空洞为巢。


                  大家觉得它有没有张开眼睛呢?
                  云斑林鹑
                  云斑林鹑,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齿鹑科,分布于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与多巴哥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2楼2023-09-10 20:26
                  回复
                    头戴花冠、身披红衣
                    真美!
                    蓝凤冠鸠
                    蓝凤冠鸠(学名:Goura cristata)是鸠鸽类中最漂亮的成员,也是鸽鸠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几乎和火鸡一般大。蓝凤冠鸠通体呈蓝色,羽毛光滑而整洁,在尾部和翅下分别有一块白色区域,翅膀中部部分至前胸略呈紫色,红色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睛周围的羽毛颜色较深,腿部还长有小斑点。蓝凤冠鸠常栖息在近水的森林或沼泽地区,成小群徘徊觅食。习性如雉鸡一般。主食各种植物的种子,果实及昆虫等。


                    大家小心!
                    它把剪刀藏在了尾巴!

                    天堂极乐鸟
                    极乐鸟科(学名:Paradisaeidae)有16属41种。大部分雄鸟色彩缤纷,具有复杂华丽的饰羽。雌鸟和雄性未成鸟则具有暗淡的保护色,腹部常有横斑。有些单配制种类为全身黑色或蓝黑色。该科鸟体长15~110厘米,体重50~450克。雄鸟一般大于雌鸟。主要分布于新几内亚及其附近岛屿,少数种类见于澳大利亚北部和马鲁古群岛。栖息于热带森林、山林、亚高山带森林、干草原林地和红树林。



                    这鸟这么大了还带口水巾!
                    角雉
                    角雉最主要特点是雄鸟头上具冠羽,两眼上方各有一肉质的角状突,故得名。喉下还有肉裾,在繁殖期里,这些肉角和肉裾,都可膨胀竖展起来,其色艳丽。多分布在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至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它们多数是本地留鸟。



                    这哥们的红眼病有点严重啊!
                    马鸡
                    马鸡属(Crossoptilon)鸡形目雉科的1属。是鸡形目雉科中体形较大的一类鸟,这类鸟被统称为马鸡。马鸡这一类鸟多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只有褐马鸡分布在及华北地区的山林,以前一直认为它是中国的特有属,近些年在印度北部发现少量藏马鸡的种群。



                    有人知道那两个球是什么吗?
                    艾草松鸡
                    艾草松鸡(学名: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是北美洲最大的松鸡。身高48-76厘米,体重2300-3200克。雄性大于雌性,更重。雄性长着两个大胸,雌性却没有胸。颈上有两个黄色的囊,可以在求偶时充气以吸引异性。走禽,体结实,喙短,呈圆锥形,适于啄食植物种子;翼短圆,不善飞;脚强健,具锐爪,善于行走和掘地寻食。雄鸟具大的肉冠和美丽鲜艳的羽毛,早成鸟,鼻孔和脚均有被羽,以适应严寒。



                    鸟中贵妇,身披大洋袍!
                    流苏鹬
                    流苏鹬(学名:Philomachus pugnax)全长280~290毫米。体型较大。两性异形。繁殖期雄鸟的头和颈有丰富的饰羽,个体间的颜色差异很大。尾侧有白色覆羽,且较长,几乎抵尾尖。面部裸露,或布满细疣状物。雌鸟体型小,面部无裸区,头和颈无饰羽;上体黑褐色,羽缘黄色或白色;下体白色,颈和胸多黑褐色斑。是惟一易辨性别的鹬类(繁殖期)。



                    红鹳
                    红鹳(学名:Phoenicopterus roseus)是火烈鸟科火烈鸟属的鸟类,又名火烈鸟。1属6种:高约80-160厘米,体重2.5-3.5千克。体型大小似鹳;嘴短而厚,上嘴中部突向下曲,下嘴较大成槽状 ;颈长而曲 ;脚极长而裸出,向前的3趾间有蹼 ,后趾短小不着地;翅大小适中;尾短;体羽白而带玫瑰色 ,飞羽黑,覆羽深红,诸色相衬,非常艳丽。栖息于温热带盐湖水滨,涉行浅滩,以小虾、蛤蜊、昆虫、藻类为食。


                    蓝太平洋鹦鹉
                    蓝太平洋鹦鹉
                    习性:它们在个性、特质、自然习性上都和那些大个儿鹦鹉的近亲很接近。它们是英勇的、自信的、爱玩的、滑稽的、坚定的。因为它们体型很小所以饲养它们很容易且所费不多,而且他们的破坏力也不像大型鹦鹉来的那么大。它们比较安静的所以可以养在公寓里也不会对邻居造成困扰。虽然它的说话能力有限,但是只要有耐心去训练它们,还是有机会能教会几句话与吹口哨的。
                    饲养空间:饲养太平洋鹦鹉不需要有很大空间,个人建议准备一个长、宽、高各45公分的鸟笼就足够。有一点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对新进的成鸟或幼鸟千万不可突然放入同种鸟类中一起活动或其它鸟儿中混养,它们体型虽小,但对于彼此或比自个儿体型稍大的鸟儿都足够造成严重的伤害性,饲主不可不注意。



                    蜂鸟
                    蜂鸟科(Trochilidae)共有1科2亚科104属355种。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体型小,体被鳞状羽,色彩鲜艳,并闪耀彩虹色或金属光泽,雄鸟更为鲜艳;嘴细长而直,有的下曲,个别种类向上弯曲;舌伸缩自如;翅形狭长;尾尖,叉形或球拍形;脚短,趾细小而弱。
                    飞翔时两翅急速拍动,快速有力而持久;频率可达每秒50次以上。善于持久地在花丛中徘徊“停飞”,有时还能倒飞。与雨燕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蜂鸟和其他鸟类一样,没有发达的嗅觉系统,而主要依赖视觉。蜂鸟约90%的食物来自花蜜,其余为节肢动物,包括苍蝇、黄蜂、蜘蛛、甲虫和蚂蚁。它们薄而长的鸟喙很适合汲取花蜜。 分布于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并沿太平洋东岸达阿拉斯加。


                    吸蜜鹦鹉
                    吸蜜鹦鹉(Lory,Lorikeet)隶属鹦形目,鹦鹉科。羽色鲜艳,主要以花粉、花蜜与果实为食物,鸟喙比一般鹦鹉的长、更特别的是细长的舌头上有刷状的毛,称为刷状舌,方便该鹦鹉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体内部的构造也很特别,它们的体内有一种特别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于该吸蜜鹦鹉没有消化谷物饲料的必要,它们的沙囊处理硬食物的能力较其他鹦鹉弱了许多。 分布于太平洋中部诸岛屿。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3楼2023-09-10 21:51
                    回复








                      IP属地:上海1166楼2023-11-29 22:04
                      回复







                        IP属地:上海1167楼2023-11-29 22:09
                        回复
                          新疆海拔3000米以上的天山上开满了雪莲花五年才开一次!终于见到了!
                          天山雪莲,又名“雪荷花”,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塔格依力斯”
                          新疆特有的珍奇名贵中草药;生长于天山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悬崖陡壁之上、冰渍岩缝之中;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8楼2023-12-08 21:15
                          回复
                            那里气候奇寒、终年积雪不化,一般植物根本无法生存,而雪莲却能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和空气稀薄的缺氧环境中傲霜斗雪、顽强生长。


                            雪莲花 - 菊科凤毛菊属植物
                            雪莲花(学名: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 et Kir.) Sch.-Bip.),因其顶形似莲花,故得名雪莲花,简称雪莲。为多年生草本,高15-35厘米。根状茎粗,颈部被多数褐色的叶残迹。茎粗壮,无毛。叶密集,基生叶和茎生叶无柄,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最上部叶苞叶状,膜质,淡黄色,包围总花序,边缘有尖齿。头状花序10-20个,在茎顶密集成球形的总花序。总苞半球形,直径1厘米;总苞片3-4层,边缘或全部紫褐色。小花紫色。瘦果长圆形。冠毛污白色。花果期7-9月。
                            分布于中国多地高寒地带,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也有分布。生于高山雪线附近的岩缝、石壁和冰磺砾石滩中,海拔2400-4000米。以天山所产最多,质亦最佳。可作药用,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1996年中国已将天山雪莲列为二级保护植物,天山雪莲是唯一列入《中国植物红皮书》的雪莲植物,是中国国家三级濒危物种。2000年国务院13号文件已明令禁止采挖野生雪莲。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169楼2023-12-09 07:53
                            回复






                              IP属地:上海1170楼2023-12-09 09: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