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德女女吧 关注:32贴子:746
  • 3回复贴,共1

怎样才能正确饮茶呢?教你13个妙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沏茶的用具(包括茶壶、茶杯)应用陶瓷制品,不要用金属制品。特别是不要用铝制品,以免起化学反应使人中毒。 
2、沏茶不要用刚烧开的沸水直接沏。沸水沏茶会加重茶水的苦涩味,而且还会破坏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降低茶的功效。一般是先将烧开的水倒入保温瓶内,待水温降至70℃——80℃时,再用来沏茶比较合适。 
3、不要饮用过浓的茶水。茶水中的茶叶碱、咖啡(和谐)因、可可碱等浓度过大,对胃肠有刺激作用,会使胃壁收缩,影响人的食欲,妨碍消化和吸收,甚至导致胃溃疡。患胃溃疡的人更应少喝茶。
 
4、睡觉前不要饮茶。茶叶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失眠。
 
5、不要引用存放过久的茶水。因为茶水中含有少量蛋白质,茶水存放过久,蛋白质和其他一些有机物质会腐败变质,饮后对身体健康不利。一般饮茶要当日沏,当日饮,不可过夜。
 
6、沏茶不要乱加作料。有的人饮茶加糖,这样会降低茶叶的品质,既品不出茶香味,还会破坏营养价值。 
7、不要喝发霉的茶叶。茶叶受潮容易霉变,一旦霉变就不要再饮用,不但失去茶的功效,还会引发疾病。 
8、不要用茶水服药。茶水中含有多种化合物,用茶水服药会引起化学变化,使药效降低或完全丧失,甚至产生不利于健康的副作用。因此,服药前后半小时不要饮茶。 
9、饭前、饭后不宜饮茶。因为临吃饭前饮茶会冲淡唾液,使饮食无味,影响进食和消化,还可能使消化器官暂时对蛋白质的吸收功能下降。饭后不宜马上饮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能与事物中的蛋白质、铁发生凝固作用,从而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饭前、饭后半小时以上饮茶为宜。 
10、早晨空腹不要饮茶。因为空腹饮茶会引起肾功能亢进,出现尿频、心慌,并影响胃肠功能和妨碍人体对铁质和维生素B的吸收。
11、要经常洗茶杯,清除茶锈。茶杯中的茶锈是茶叶中含有的多酚类物质,在空气和水中被氧化成的一层难溶性的胶状物质,如过喝茶时带入茶锈,就会阻碍人体对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12、女性经期少喝浓茶,尤其少女不要喝浓茶,以防发生贫血。女性月经期间要流失相当数量的血,这些经血中含有大量高铁血红蛋白、血浆蛋白等成分,尤其其中的铁元素丢失很多,丢失的铁元素只能靠事物补充,而浓茶中的鞣酸会使食物中的铁质合成鞣酸铁盐,属于不溶性物质,不易被肠黏膜吸收,长此下去,极易造成缺铁性贫血。这样,月经失血,饮茶失铁,两者都影响人体血液的含量。 
13、不宜喝头遍茶。茶叶保存不好,容易被灰尘污染,如果先用热水冲一下,倒掉水再沏茶,就可使茶水清洁卫生。



1楼2009-06-12 09:54回复
    以下是几种不科学的饮茶习惯
    (1)用保温杯泡茶:沏茶宜用陶瓷壶、杯,不宜用保温杯。因用保温杯泡茶叶,茶水较长时间保持高温,茶叶中一部分芳香油逸出,使香味减少;浸出的鞣酸和茶碱过多,有苦涩味,因而也损失了部分营养成分。
    (2)用沸水泡茶:用沸腾的开水泡茶,会破坏很多营养物质。例如维生素C、P等,在水温超过80℃时就会被破坏,还易溶出过多的鞣酸等物质,使茶带有苦涩味。因此,泡茶的水温一般应掌握在70℃-80℃。尤其是绿茶,如温度太高,茶叶泡熟,变成了红茶,便失去了绿茶原有的清香、爽凉味。
    (3)泡茶时间过长:茶叶浸泡4-6分钟后饮用最佳。因此时已有80%的咖啡(和谐)因和60%的其它可溶性物质已经浸泡出来。时间太长,茶水就会有苦涩哧。放在暖水瓶或炉灶上长时间煮的茶水,易发生化学变化,不宜再饮用。
    (4)扔掉泡过的茶叶:大多数人泡过茶后,把用过的茶叶扔掉。实际上这样是不经济的,应当把茶叶咀嚼后咽下去,因为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粗纤维和其它营养物质。
     
    (5)习惯于泡浓茶: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有的人喜欢泡浓茶。茶水太浓,浸出过多的咖啡(和谐)因和鞣酸,对胃肠刺激性太大。泡一杯茶以后可续水再泡3-4杯。


    2楼2009-06-12 09:58
    回复
      • 113.64.121.*
      楼主是哪里人啊?嘻嘻。。对茶的文化那么了解。。。


      5楼2010-05-15 14:18
      回复
        不错不错


        6楼2010-05-15 14: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