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刘是送来的粮车到了。宜妃几人也开始忙活着米铺的事宜,准备择日开张。
开张那日,刘非请了舞龙舞狮来热闹,门口围了一群百姓,却不见一个同行来贺。刘非几人也不在意,只是康熙在对门看得清楚,暗笑他刘非的人缘儿太差。
舞龙舞狮完毕,刘非请宜妃揭开牌匾上的红布,“余庆行”三字第一次见了众。
康熙看到那字便知是宜妃的手笔,一脸欣喜地自语道:“宜妃啊宜妃,这下子朕可是有十成把握是你了。”说罢便出门也要去瞧瞧这热闹。
宜妃揭了牌匾,边抱拳行礼对周围一众说道:“在下郭某,家中世代贩卖米粮,如今初来乍到,见运城米铺甚少,便来凑个热闹,还请各位乡亲以后多多支持~”
底下的人,相互嘀咕:“这人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啊?”
“看他能开张,难道胡家许了?”
“看来也是一个后面有人的啊~”
刘非示意了下齐志升,齐志升把一个价目牌挂在了门上。刘非说道:“各位乡亲,这是今日米价~有需购米的还请里面走。”
众人一看,呀,12钱一斤,比市面上足足低了两成,便蜂拥而入。
人群散去,只剩康熙一人,正笑意盈盈地看着宜妃,上前说道:“郭公子,咱们有缘呀~”
宜妃内心吐槽道:看你站那儿半天了。
只是此刻来的就都是客了,于是也面容缓和地说:“黄三爷~”
边上的刘非见是康熙,便对宜妃打了个招呼入店帮忙去了,留下他二人方便说话。
康熙见刘非离开,便顿时觉得神清气爽,说:“郭公子,现在,你我可就不是萍水相逢了吧?”
“那又如何?”宜妃道
康熙上前一步,说:“实不相瞒,公子不单长得像在下的故人,连姓也是一样呢?公子可也是来自京城?”
宜妃忍着笑说:“不巧呀~不是京城,而是盛京。”
康熙做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哦哦哦,盛京。盛京郭络罗氏,公子可知呀?”
宜妃眼见康熙这看似说穿又不说透的样子,心中甚是不爽,说道:“三爷,小铺今日开张,生意兴隆,在下不便陪着三爷闲话了。”说罢便转身要走~
康熙:“嗳,郭公子这“余庆行”三字,可是精进了。”
宜妃没有回头,自顾进了铺。
康熙看着宜妃的背影,有点小得意。想着看你几时能认朕,便也回了对门自己的店铺。
康熙回来后,便喊道:“三德子~笔墨伺候!”
三德子应下,赶忙找来纸笔给康熙铺好。
康熙一看,责怪道:“这纸那么小!换大的来~”
三德子不明所以,问道:“爷,多大呀?”
康熙说:“朕要题匾~按那个大小来”指了下对面的余庆行。
三德子又着急忙活地给换了大的。
康熙挥笔写下“庆余行”三字,满意地说:“朕这字也精进了~”抬头看了下对面,美滋滋的笑了起来。
而后便说道:“三德子,你速去把这制成牌匾,咱们也尽快开业迎客。”
“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