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内经》就有“精气夺则虚”、“邪气盛则实”的记载。可以悟出传统的“虚”指人体基本物质精、气、血、阴、阳等不足;“实”则指体内停留和积蓄着不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不该停留和积蓄而停留和积蓄了才叫邪盛,如六淫侵袭及痰、饮、宿食、毒素、瘀血、癌肿、浊气等。据此《内经》制定了“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灵枢 根结》)、“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以平为期”(《素问 三部九候论》)的治疗方法。在这一方法指导下,中药运用人参、党参、黄芪补气,当归、龙眼、紫河车补血,附片、肉桂、干姜补阳,龟版、鳖甲、天冬、麦冬养阴,枸杞、核桃、猪脊髓益髓填精等。这些中药首先是物质,是体外的物质,它们本身对人体有益,能显著改善和提高人体某方面功能;它们的质地、性味、色泽等又与体内所对应的缺失物质(血色红故赤茯苓、红花补血;精为髓样,精血互化故鹿胶、枸杞滋腻填精;津液属阴,津伤多渴故玉竹五味酸甘化阴等)或相应脏腑对味的需求(肝欲散,用辛补之;肺欲收,用酸补之)具有某种(互补)相似性,就形成了以补益药物增其体内不足之物,缺啥补啥的特色。对于实证,因为存在不该停留和积蓄的物质,传统泻法就是要减损这些(有害)物质;有害物质种类繁多,泻法种类也就很多。如利水渗湿用茯苓、泽泻、前仁增加小便量次,泻下用大黄、芒硝引发腹泻,消导用山楂、谷芽、莱菔子化胃肠宿食,发汗解表用麻黄、桂枝令汗出,活血化瘀不离加快血循之桃仁、三七、益母草,枳实、厚朴、青皮通过增强胃肠蠕动并致呃气和矢气排放,使人饥饿而行气等。每一类泻法其泻下对象和终极目标非常明确,临床效应明显。
正因为传统补泻针对的是体内物质。补法增益某种物质,适应证为某物质不足;泻法减损某种物质,其减损方式为将某种多余物质以汗、痰、尿、大便、矢气、白带等形式排出,或通过体温、心律、代谢、言语、呼吸、运动等形式消耗掉。可见,补和泻完全对立,水火不容。一旦辨证失误,将减损多余物质的泻法施于物质不足的虚证;或将增益物质的补法用于物质过盛的实证,不但对治疗无益,还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传统中医才会处处强调辨证论治,时时提醒“谨守病机,各施其属”,甚至还制定了(勿)“虚虚实实”之戒(《素问 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难经》“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金匮要略》开篇告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千百年来这种基于物质补泻的治法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传统中医已经将这种治法演绎到极致,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有效方药。
正因为传统补泻针对的是体内物质。补法增益某种物质,适应证为某物质不足;泻法减损某种物质,其减损方式为将某种多余物质以汗、痰、尿、大便、矢气、白带等形式排出,或通过体温、心律、代谢、言语、呼吸、运动等形式消耗掉。可见,补和泻完全对立,水火不容。一旦辨证失误,将减损多余物质的泻法施于物质不足的虚证;或将增益物质的补法用于物质过盛的实证,不但对治疗无益,还会造成严重后果。所以传统中医才会处处强调辨证论治,时时提醒“谨守病机,各施其属”,甚至还制定了(勿)“虚虚实实”之戒(《素问 五常政大论》“无盛盛,无虚虚,而遗人夭殃”;《难经》“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金匮要略》开篇告之“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千百年来这种基于物质补泻的治法有效地指导着临床。传统中医已经将这种治法演绎到极致,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有效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