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 关注:56,527贴子:429,058
重阳节是传统佳节,习俗很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10-17 11:56回复
    古人在佳节把酒东篱,细品菊花,登高望远,尽显风雅。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10-17 11:57
    回复
      重阳节自古就有,许多习俗已经沉淀为文化基因,根植于我们的心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17 11:58
      回复
        今日是重阳佳节,祝福大家节日愉快,也希望全体老人家福寿安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0-17 11:59
        回复
          九月初九重阳节,九是阳数当中最大的,九九就是阳数重叠,故曰重阳。后来,重阳节也成为老人家的节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0-17 12:01
          回复
            下面,我们来好好地看看重阳节的来源和习俗。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0-17 12:02
            回复
              一、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了,直至唐朝,已经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历朝历代沿袭至今。由于在《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因此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为重阳。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7楼2018-10-17 12:05
              回复
                二、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每年九月开学季,这八个字总是会被提起。重阳佳节正是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因而习俗便也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为主,有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等等,下面亲农网为大家一一介绍:
                1.登高
                重阳登高,自古以来就有了。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年间,当时登高是为了免受灾殃,久而久之,如今的登高变成了一个美好、风雅的习俗。秋日大气凉爽,空气清新,登高远眺,何不快哉。
                2.赏菊
                重阳节恰逢金秋时节,菊花盛开,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貌似陶渊明。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菊花品种繁多,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重阳赏菊之习尤为盛行,但已不限于九月九日了。


                8楼2018-10-17 12:06
                回复
                  3.插茱萸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所以不少妇女、儿童将茱萸佩带于臂,或插在头上。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还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已经如此,历代盛行。在清代,北京人在重阳节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9楼2018-10-17 12:06
                  回复
                    4.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早晨,用片糕搭儿女的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之本意。重阳糕的制作古人比较讲究,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有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小红纸旗,点蜡烛灯。意欲用“点灯”、“吃糕”来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点都称之为重阳糕。


                    10楼2018-10-17 12:07
                    回复
                      阳数是?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10-17 12:18
                      收起回复
                        又逢重阳佳节,祝所有吧友家里的老人们福寿安康,乐享晚年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8-10-17 13:20
                        收起回复
                          拜读,赞👍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10-17 16:51
                          收起回复
                            顶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0-17 19:38
                            收起回复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0-18 04: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