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吧 关注:9,408贴子:254,922

明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贞敏梁公(梦龙)墓志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点校纸质版。以前有宗亲发过电子版,权作对比。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10-16 22:53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10-16 22:5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10-16 22:5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8-10-16 22:5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10-16 22:59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10-16 23:00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10-16 23:01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8-10-16 23:03
                回复
                  赞!


                  9楼2018-10-16 23:05
                  回复
                    沙发!


                    10楼2018-10-16 23:06
                    收起回复
                      以前曾看到《牧斋有学集》里的版本,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清代钱曾笺注、现代钱仲联标校本(繁体竖排,三册)。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8-10-16 23:59
                      回复
                        回复 水流而长 ,梁兄弟5:
                        ”祖泽咸,赠如公官。“——语义很好理解。
                        而 ”祖泽,咸赠如公官。“——则令人费解。


                        12楼2018-10-17 15:35
                        收起回复
                          回复 水流而长 :
                          “曾祖钊,杞县训导。祖泽,咸赠如公官。妣皆一品夫人。”
                          若果这样断句,”咸“字应解作“全部,都”。
                          “曾祖钊,祖泽,咸赠如公官。妣皆一品夫人。” 若中间无“杞县训导“四字,就通顺了。
                          “曾祖钊,杞县训导。祖泽咸,赠如公官。妣皆一品夫人。”
                          本认为,还是如上断句,语意清晰,无歧义。


                          14楼2018-10-17 20:35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西15楼2018-10-17 20:48
                            回复
                              回复 水流而长 :
                              因子孙而封赠名号,是古代德政的一部分。我把这叫做“盛名养正”,就好像现在“高薪养廉”的做法。当然,高薪未必就能够养廉,“盛名也未必就能养正”。但对大多数人还是有作用的。褫夺名号,对一个家族来说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会影响几代人。所以,多数人还是能够“洁身自好”的。
                              “光宗耀祖”就是这一德政现象的概括。比如,中状元后,朝廷会封赠五代,曾祖至子女。


                              16楼2018-10-18 08: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