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初祖达摩修行的法门是禅定,其基本的姿势是坐在那里大道四大皆空。传说达摩在达摩洞中修行九年,身影都印在石壁上,因此这种修行方式也叫壁观。后来该词语发生了有意思的改变,成为面壁,再后来变成了成语面壁思过。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2ecfe09db88d43ff0a991fa4d1fd2aa/e49d55fb828ba61ed63c91534c34970a314e5921.jpg)
在少林寺的功法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功法叫做面壁蹲墙功,这个功法在其他武术门派当中也非常常见,逐渐成为改善身体状况、提高功力的基础功法。在做脊柱康复运动训练时,我有意识把这种功法在临床中实践,常常让患者直接在诊室锻炼,等到额头出汗的时候再让其回家。实践的越多,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脊柱的养护效果太好了。所以今天来讲解一下,欢迎大家自行练习,将自己的脊柱锻炼的强健起来。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05f96bebf119313c743ffb855380c10/a7b7d8086b63f624787c617f8a44ebf81b4ca3d6.jpg)
蹲墙由于面向和背向的不同而分为正蹲墙和反蹲墙两种方式。我们今天主要讲解正蹲墙。本功法具有简单、有效、速成、安全、易于操作、省时省力、不占空间、随时随地均可练习等特点。因此,它特别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41422062da446237ecaa56aa8227246/4a988f25b899a901a53e034a10950a7b0308f5e9.jpg)
本功法锻炼的时候可以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初练时可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脚尖与墙根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下蹲。蹲时两肩前扣,含胸,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得前塌,蹲到大腿呈水平状态时,可以停留一会再往下蹲,蹲到极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一下一上为一次,每次做10~30次,每天做1~2次。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1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b93bc4cb7a1cd1105b672288913c8b0/c7f0b708b3de9c82a217a1f36181800a18d84381.jpg)
面壁下蹲的时候要细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上起时候要由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的向上拽起来,细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一上一下体会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bd31b8aaaefce1bea2bc8c29f51f3e8/f4eccb355982b2b7eb9e61b83cadcbef77099bf6.jpg)
面壁蹲墙功能够对脊柱错位与偏斜进行自我修正。因此,蹲墙功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弯腰驼背等脊柱系统的错位及偏斜,具有相当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呢?
根据实验,如果一个人在正常站立状态下脊柱长度为50厘米,他正常蹲下时的脊柱也只是被拉长3厘米左右(合每个椎间大约被拉长0.1厘米)。而在蹲墙状态下,由于鼻子要对着墙,所以脊柱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反向牵拉,脊柱就被主动拉长。通过蹲墙功的这种一张一弛,一伸一缩,脊柱中错位与偏斜的椎体被自然回复到原位。而蹲墙起落的同时,也锻炼了相应的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肌肉与韧带,由于这些软组织坚强的维系作用,复位的椎体很难再脱出,从而使根治脊柱椎体偏斜成为可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ed6228ed862853592e0d229a0ee76f2/e5d6ac8165380cd7a4a5fa91ac44ad34588281b8.jpg)
如前所述,现代脊柱医学认为,“脊柱不正乃万病之源”,不同部位的椎体出现问题能够引起上百种不同的内脏病症,而通过蹲墙功对椎体偏斜的修正作用,由脊柱偏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上述病症也就被釜底抽薪而很快得以根治。因此,有各种内脏疾病者不妨一试蹲墙功,相信很多朋友会从中收获惊喜。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2ecfe09db88d43ff0a991fa4d1fd2aa/e49d55fb828ba61ed63c91534c34970a314e5921.jpg)
在少林寺的功法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功法叫做面壁蹲墙功,这个功法在其他武术门派当中也非常常见,逐渐成为改善身体状况、提高功力的基础功法。在做脊柱康复运动训练时,我有意识把这种功法在临床中实践,常常让患者直接在诊室锻炼,等到额头出汗的时候再让其回家。实践的越多,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脊柱的养护效果太好了。所以今天来讲解一下,欢迎大家自行练习,将自己的脊柱锻炼的强健起来。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405f96bebf119313c743ffb855380c10/a7b7d8086b63f624787c617f8a44ebf81b4ca3d6.jpg)
蹲墙由于面向和背向的不同而分为正蹲墙和反蹲墙两种方式。我们今天主要讲解正蹲墙。本功法具有简单、有效、速成、安全、易于操作、省时省力、不占空间、随时随地均可练习等特点。因此,它特别适合于快节奏的现代人。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41422062da446237ecaa56aa8227246/4a988f25b899a901a53e034a10950a7b0308f5e9.jpg)
本功法锻炼的时候可以找一面光滑笔直的墙壁,面对墙壁,两脚并拢(初练时可两脚分开,平行站立与肩等宽),脚尖与墙根接触,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然后下蹲。蹲时两肩前扣,含胸,鼻尖触墙,头不可后仰,腰向后突,不得前塌,蹲到大腿呈水平状态时,可以停留一会再往下蹲,蹲到极限再慢慢上升站起,起时鼻尖也要触墙,故此法又称面壁蹲墙法。一下一上为一次,每次做10~30次,每天做1~2次。刚吃完饭最好不要练蹲墙功,练功后1小时内禁止洗冷水澡,出汗后尽量避风。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8b93bc4cb7a1cd1105b672288913c8b0/c7f0b708b3de9c82a217a1f36181800a18d84381.jpg)
面壁下蹲的时候要细心体会骨盆下降过程中将脊柱缓慢拉长的感觉。上起时候要由百会穴上领,把整个脊柱由上到下,由颈椎到胸椎到腰椎至骨盆,最后到两条腿缓慢的向上拽起来,细心体会脊柱缓慢回缩的过程。一上一下体会脊柱的一伸一缩,一张一弛。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bd31b8aaaefce1bea2bc8c29f51f3e8/f4eccb355982b2b7eb9e61b83cadcbef77099bf6.jpg)
面壁蹲墙功能够对脊柱错位与偏斜进行自我修正。因此,蹲墙功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与骨质增生、弯腰驼背等脊柱系统的错位及偏斜,具有相当好的治疗与预防作用。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效果呢?
根据实验,如果一个人在正常站立状态下脊柱长度为50厘米,他正常蹲下时的脊柱也只是被拉长3厘米左右(合每个椎间大约被拉长0.1厘米)。而在蹲墙状态下,由于鼻子要对着墙,所以脊柱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反向牵拉,脊柱就被主动拉长。通过蹲墙功的这种一张一弛,一伸一缩,脊柱中错位与偏斜的椎体被自然回复到原位。而蹲墙起落的同时,也锻炼了相应的颈部、肩部、背部、腰部肌肉与韧带,由于这些软组织坚强的维系作用,复位的椎体很难再脱出,从而使根治脊柱椎体偏斜成为可能。
![](http://imgsrc.baidu.com/forum/w%3D580/sign=aed6228ed862853592e0d229a0ee76f2/e5d6ac8165380cd7a4a5fa91ac44ad34588281b8.jpg)
如前所述,现代脊柱医学认为,“脊柱不正乃万病之源”,不同部位的椎体出现问题能够引起上百种不同的内脏病症,而通过蹲墙功对椎体偏斜的修正作用,由脊柱偏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上述病症也就被釜底抽薪而很快得以根治。因此,有各种内脏疾病者不妨一试蹲墙功,相信很多朋友会从中收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