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吧 关注:6,922贴子:60,779
  • 7回复贴,共1

大卫·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这本书里,休谟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靠着人类的理解能力,我们究竟可以认识到哪些关于世界的知识”?他给出的答案相当悲观:大多数我们认为的关于世界的知识都是不可靠的,但这就是我们能够得到的全部。因为这个令人惊讶和困扰的结论,休谟成为了哲学史上一个地标式的人物,之后的几百年里,哲学家们只要谈起人类的认识和知识,都不能不去谈论休谟的这个结论,并且给出自己的评判。


IP属地:黑龙江1楼2018-10-12 23:31回复
    纵观人类历史,我们对于自己的观察和经验都不少,那为什么两千多年来,先哲对于人性的研究停滞不前呢?在休谟看来,以前的哲学中充斥着无穷无尽的争论,哲学家们提出一套一套的系统理论,但问题是这些理论总是假设性的,很少建立在牢固的经验观察之上。比如讨论人类的认识和道德时,哲学家们往往是一拍脑袋,靠着自己想象和创意,琢磨出一个主意,然后就如获至宝,把这个主意扩展成一个体系,然后就拿来当作真理了。这种思考习惯衍生出形形色色的关于人性的形而上学和神学理论,这些理论宣称自己掌握了关于人性最深刻、最根本的真理,而这些真理往往抽象玄妙,让人无法理解,但似懂非懂的感觉反而加剧了人们对这些理论的崇拜之情。在休谟看来,这些哲学理论不但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性,反而把人性变成了一个无法理解的话题。因此休谟希望开启一条新的哲学道路,在自己的哲学方法中真正遵循牛顿式的科学方法,不做任何没有经验和事实基础的假设,排斥所有没有被实验观察验证过的系统学说。


    IP属地:黑龙江2楼2018-10-12 23:32
    回复
      休谟认为,对于人类认识和理解能力的研究,甚至不能首先预设一个真实存在的外部世界,然后设想人类如何通过自己的认识能力,去把握这个世界。相反,对于人类认识和理解能力的哲学研究,要始于单纯地描绘人们的理解行为,在这些观察和经验之上,再试图解释我们为什么会相信那些我们相信的东西。从这个路径出发,对于人性的哲学研究应该类似于某种心灵解剖学或者思维地理学。它开始于人类认知行为当中最直接、最常见、最简单的现象,观察它们如何产生,然后又按照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形成了更复杂的想法,最终产生了人类思维中的所有内容。休谟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找出人类理解能力所遵循的规律和法则,就像牛顿为自然世界的运行给出的三大定律一样。
      根据休谟的这种研究方法,他得出的经验主义认识论。在休谟看来,人类的知觉中包含两类内容,一类叫做“印象”,另一类叫作“观念”。“印象”来自外在世界给我们造成的直接感受,比如看到红色的花、被火烧到的疼痛、被人冒犯的愤怒等等。而第二种知觉,也就是“观念”,来自内在的认知能力,比如记忆或者想象对于“印象”的回忆和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我回忆昨天被人冒犯的愤怒,或者展望明天要去吃的一顿大餐。休谟认为,在印象和观念这两种内容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别,差别仅仅在于它们的强度和活力。前一种总是更加活跃,更加鲜活,因为印象来自对我们知觉的直接刺激。
      同时,在简单基本的“印象”和简单基本的“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经验,那就是感受到被火烧到的痛苦时,脑子里会留下关于这个印象的观念,也就是对于“疼痛”的一些想法和理解。


      IP属地:黑龙江3楼2018-10-12 23:32
      回复
        我们想要让一个孩子得到“菠萝的味道”这个观念,那么最直接的做法就是让他尝一尝菠萝,对菠萝味道的直接感受,也就是知觉印象,会让孩子产生“菠萝的味道”的观念。这种例子证明了印象确实可以成为观念产生的原因。那么印象是观念产生不可或缺的原因吗?休谟认为是的,因为天生失明的盲人没有颜色这种东西的印象,他也就不可能拥有“颜色”这种观念。因此,我们也有理由认为“印象”是“观念”的必要条件,每一个观念背后总是有导致它产生的印象。
        对于人类知觉内容的分类和它们之间关系的讨论是休谟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他的观点是:所有的人类知觉内容,要不直接来自于经验感受,这就是他说的“印象”;要不就是从经验感受中产生,这就是他说的“观念”。这样看来,经验感受就是所有人类认识内容的唯一来源,因此休谟是一个非常彻底的经验主义者。
        在这里,有人可能会说,我们的观念中总有一些东西,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啊?比如我们很熟悉的“龙”这个观念。我们肯定不能说,龙是通过直接的经验感受成为人的认知内容的,但是我们又确实拥有龙这样的观念。对此休谟又会如何解释呢?休谟认为,想象力再丰富的人,他的想象也是有限的,人类常常用想象把观念中来自印象的内容进行拆分组合,从而产生新的观念,但是说到底,所有新观念的原始材料也还是来自最直接的印象。比如“龙”这个观念就是我们拆分重组了蛇、鱼、鹿等等其他动物的印象。这样看来,人类所有的认识内容,最终还是来自于经验印象。
        此外,休谟还指出,“观念”除了对“印象”进行简单的临摹之外,还有其他的产生方式。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印象仅仅只有以“简单临摹”的方式产生一个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将会是多么的混乱。比如我们看到黑色的云彩,形成“阴天”的观念;雨滴打到身上,形成“下雨”的观念;踩到地上的一滩水里,产生“积水”的概念。这些印象随意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观念。观念就好像印象在我们的思想中留下的一帧一帧的胶片,假如这些观念之间没有什么有效的联系,那么恐怕我们的脑子就会像一个不断跳针的唱片,全是噪音,完全不能播放完整的乐曲。
        因此休谟认为,不同的观念之间还遵循某些联系原则,这些原则解释了前后相接的各个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经过对人类经验的观察和分类,休谟确定了三种基本的原则,它们分别是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一个人给你看一张朋友的照片,你就能想起这个朋友,那是因为这个照片给你带来的观念和朋友的观念是相似的;如果我让你想2008年,你可能会想起北京奥运会,那是因为这两个观念在时间上十分接近;如果我告诉你刚刚下了一场暴雨,你就会想起满地的积水,那是因为前者的观念是后者产生的原因。
        但是休谟提醒我们,观念与观念之间的联系,多多少少是脱离了经验感受的。前面我们说到,经验感受产生的“印象”和“观念”之间有着紧密的对应关系,而观念之间依靠那三个原则产生的联系就要松散很多了,比如2008年的观念也可能让你想起“汶川地震”。这些观念间的联系在休谟看来算得上是一种隐秘的纽带,我们的思维和心灵,天生就会根据这些原则在观念之间搭建起桥梁。在一个观念出现之后,第二个观念就会出现,这也让我们能够更合理,更加前后一致地去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因为这些在观念之间必然会产生的联系,正是人类理解行为的基石。


        IP属地:黑龙江4楼2018-10-12 23:32
        回复
          在休谟看来,所有的人类知觉内容可以被划入到两个范畴:来自于直接经验感受的“印象”,以及根据临摹原则形成的“观念”。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人类所有的认知内容,说到底都来源于经验感受。同时,观念和观念之间通过相似关系,时间或空间中的接近关系,以及因果关系产生关联。这些关联是我们心灵的习惯,也是人类认知的基本事实。
          休谟对三种心灵习惯里面最重要的“因果关系”,有其特殊认识,他对于因果关系的讨论,以及和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对“归纳法”的讨论,是休谟经验主义认识论里面最有特色的部分,也是他的哲学最具有批判力度的部分。
          我们都知道,因果关系是人类理解世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思维手段,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在使用着“因为……所以……”这样的语言,比如因为温度升高,金属的体积会膨胀;或者因为摄入大量的盐,所以人会脱水。这些说法在两个事件之间建立起了因果关系,让前者成为后者的解释。我们可以说,整个人类的科学知识都是一种因果关系的表达。
          那么,因果关系所反应的观念之间的联结,是不是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具有必然性呢?休谟认为,当然不是。因果关系所把握的知识是一种“或然性的知识”,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永远带着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因为这种知识的获得总是与“归纳”有关,我们看到了事物之间具有稳定的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前后相继,于是得出了“导致”或“原因”的观念。但是不管这些事物在之前多么稳定地出现了多少次,也还是不能100%地保证,下次出现依然如此。
          归纳法就是要从个别的事物,上升到普遍的事物,但是从逻辑上讲,“个别”与“普遍”之间存在着一个无法跨越的巨大鸿沟。就好像我们看到了99只白天鹅之后,也还是不能确定第100只天鹅会不会是“黑天鹅”。基于个别的现象,我们最多只能说普遍“或许是这样的”“很可能是这样的”。即便是“盐吃多了会导致脱水”,甚至“太阳明天会照常升起”这种看起来可能性极高的命题,也只是或然性的命题,有人可能会对盐的脱水效果免疫,太阳有可能会在明天毁灭,虽然这种概率极小,但是在理论上不可能彻底排除。严格地说,因果推理不能帮助我们必然地预见到结果,而只能帮助我们合理地预期某一个结果的发生。我们不可能像说2+2=4那样确定地说“太阳明天一定会照常升起”,而只能说“太阳明天很可能会照常升起”。
          到这里我们就看到了,如果把前面一部分讲到的休谟的经验主义认识论贯彻到底,那么我们就必须承认,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因果关系”其实并不是事物和事物之间一种客观存在的必然关系,而只是人的心灵习惯性地用“原因”这样的观念,给其他观念建立联系。但是这种做法深深地植根在人的本性之中,既自然而然又根深蒂固,于是我们就会误认为它反映了一种客观存在的关系。
          现代科学是建立在经验观察和归纳推理基础上的,是基于经验观察的因果推理。因果推理反映的仅仅是人类在处理经验观察时的习惯做法,而并不反映事件之间的必然关联,科学知识永远不可能是确定有效的。这就是休谟为后世哲学家留下两个著名难题,归纳法问题和因果关系问题。
          他通过自己的实验哲学方法,得出的这些彻底的经验主义结论,非常令人惊讶,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后来人,还用他的这套经验主义,考察了很多重要的哲学和神学概念,比如自由、理性、道德、上帝、奇迹等等。这些考察,每一个都极大地挑战了长久以来在哲学史占据显要地位的概念,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哲学对这些概念的处理,为它们提供了和前人截然不同的解读。可以说,他的经验主义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一片哗然。比如“一个人的持续存在或者说同一性是可疑的”“必然性与自由之间完全没有矛盾”“灵魂的存在缺乏有效的证据”等等振聋发聩的论点。无论是休谟自己还是后来的哲学家,都给他的这种认识论贴上了“怀疑主义”的标签,因为按照他的逻辑,休谟几乎可以怀疑一切人类知识,甚至怀疑外部世界的存在。


          IP属地:黑龙江5楼2018-10-12 23:32
          回复
            他确实把经验主义的原则推到了极致,从而得出了非常深刻的怀疑主义,但是他的怀疑主义又不同于古希腊的怀疑主义,或者笛卡尔式的怀疑主义。说他的怀疑主义不同于古希腊的怀疑主义,是因为休谟并不主张我们要悬置判断、放弃判断,而是认为做出各种判断,包括因果判断在内,是人类必然的习惯,虽然这些判断大多没有100%的确定性,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遵循这些习惯生活。
            说休谟的怀疑论不同于笛卡尔的怀疑论,是因为笛卡尔通过怀疑最终要确定全部哲学和知识的基础,也就是“我思故我在”的那个著名命题,因此他的怀疑主义也被称为“方法论的怀疑主义”,也就是说他其实并不是真的在怀疑。而休谟认为,知识的大厦不可能建立在一个绝对确定的基础之上,我们所能拥有的仅仅就是基于经验和归纳得出的那些或然性的结论,这就是人所能理解与认识的全部。
            因此我们通常说休谟的怀疑主义是一种“温和的怀疑主义”,也就是说他清楚地知道人类知识的界限,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知识的追寻,他承认习惯的力量,甚至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导师”。康德曾经盛赞休谟“他把我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休谟基于经验主义的怀疑论,以及清醒地面对人类知识界限的勇气,直接启发康德做出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彻底反转了在科学知识中外部世界与人的位置,从“人去认识自然”,转向了“人为自然立法”。


            IP属地:黑龙江6楼2018-10-12 23:33
            回复
              喔 类似于已知障碍和未知障碍
              ……如果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 选择性的像一个孩子灌输混乱的印象 把强壮的说成病态 把阴柔说成健康 把背叛说成高尚(抗日时期的日化教育) 把忠诚说成叛逆 并封锁他对外的一切 他所知的就一定“正确”吗?《所染》论
              ……未知本来就是一种障碍
              ……看样子怀疑本身就是一种天赋(障碍)
              不过一个健全的人 虽然怀疑 但没有得力的证据前 会保持当前最稳定的状态不让情况恶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0-13 12:1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