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 关注:56,528贴子:429,063

回复:【探寻】中华文字的前世今生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NO3:【水】
“水”是个象形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水”字的形体都表现了弯弯曲曲流水的样子,其中的几点,表示激流中溅起的水花。


IP属地:陕西57楼2018-10-16 19:31
回复
    “水”的本义是指河流。中国有很多古老的河流至今仍称为“水”,比如“汉水”“渭水”“淮水”“泗水”,等等。 河湖汇成江海。泉水叮咚作响,唤起智者灵动的思虑,春雨滋润大地,德泽万物而默默无声。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智者乐水。(有智慧的人是喜欢水的)另一位大思想家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最善的人好像水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说,水性接近大道。)
    人们也用“柔情似水”来形容温柔的女子,又赞颂水的力量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莫之能先。”


    IP属地:陕西58楼2018-10-16 19:35
    回复
      NO4:【火】
      “火”是个象形字,甲骨文描摹的是一团燃烧冲腾的火焰形象。篆文的形体线条化,不过还是能看出火苗冲腾的样子。


      IP属地:陕西59楼2018-10-16 19:38
      回复
        在没有火的年代,原始人类住在深深的洞穴中,茹毛饮血,还要躲避野兽的伤害,不敢随便出去寻找食物。自然的山火常是雷电将树木击燃了,蔓延的大火烧毁了人们生活的森林,害得他们四处奔逃。人们在火熄之后返回,找到许多烧死的野兽,他们发现,烤熟的肉比生肉好吃得多。慢慢地, 人们学会了把火种带回到洞穴中,让它昼夜长燃不熄。更使原始人惊喜的是,有了火,和人类抢洞穴的野兽也不敢闯进来了。人们后来又学会了靠钻木、打击燧石等人工方式来取火,相传燧人氏发明了人工取火方法,他被后人奉为中华上古杰出首领的代表“三皇”之-一。


        IP属地:陕西60楼2018-10-16 19:44
        回复
          NO5:【土】
          从甲骨文、金文的形体来看,像地上有土堆形。篆文的形体,二横表示地上、地中,竖表示植物从土中长出,也就是能生长万物的就是大地之“土”。


          IP属地:陕西61楼2018-10-16 19:54
          回复
            土地生长着草木五谷,养育着万物,人们对大地充满敬畏和感恩,认为它是具有无穷力量的神灵。为报答大地的恩赐,人们每年都举行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年两次,春季耕种时举行的叫春社,祈求土地神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秋季收货时举行的,成为秋社,人们举行庆典活动,向土地神报告丰收的喜讯。


            IP属地:陕西62楼2018-10-16 19:56
            回复
              今日更新毕
              今日更新的是五行,明天还会有更有意思的内容


              IP属地:陕西63楼2018-10-16 19:57
              收起回复
                NO6:【玉】
                玉”字是个象形字。甲骨文像用一根绳子串吊着三块玉石。金文和小篆都很像“国王”的“王”字,其实不一样,“王”字三横间的距离不相等,上空小,下空大,而“玉”字的三横则是等距离。后来为了避免与“王”字相混,所以才加上一点写为“玉”。这一点可以理解为玉也有不完美的瑕疵。


                IP属地:陕西64楼2018-10-18 21:11
                收起回复
                  “玉”的本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玉石温润、坚硬、纯洁、有光泽、声音清扬,古人崇敬玉,把玉的温润而坚硬的品质之美引 申为仁、义、智、勇、洁五种品德的象征。君子随身佩玉,玉不离身。不仅仅是为装饰美身,而且还是为了使言行符合玉德, 符合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人们称人坚守美德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还是语言中的敬词,称人的容貌为“玉容”,称人的声音为“玉音”。


                  IP属地:陕西65楼2018-10-18 21:12
                  回复
                    NO7:【石】
                    “石”是个象形字,上面像山崖, 下面有一块大石头。
                    石头是人类最早的劳动工具,在石器时代,人们用石头做成石刀、镰刀、石棒等。石,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太大了!中国古代有女娲用石补天的神话传说: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战败,气得用头去撞天地之间的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创世女神”女娲炼制了五色石,用来补好天空,并灭除了恶兽猛禽,人类始得以安居。


                    IP属地:陕西66楼2018-10-18 21:15
                    回复
                      中国人喜欢石,玉就是美好的石头,人们 用来做配饰、做礼器,形成了玉文化。还有各种奇石,人们用来做盆景、假山,在一方长盈尺的盆景中展现江山万里或千岩争秀的奇观。石,在意向上代表了大自然的山水之美。中国画家大多喜欢名字中含“石”字,如明代大画家石涛,现代大画家齐白石、傅抱石。


                      IP属地:陕西67楼2018-10-18 21:18
                      收起回复
                        NO8:【山】
                        甲骨文、金文的“山”字,描摹了三个山峰连绵组成的一座山的形状。在篆文中,“山”字线条化了。


                        IP属地:陕西68楼2018-10-18 21:21
                        回复
                          中国是一一个多山的国家, 际名山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岳,其中的三山传说是神仙居住的神山,名叫蓬 ‘雨莱、方丈、瀛洲,这三座神山在 在人世间缥缈难寻,人们就把安徽的黄山、江西的庐山、浙江的雁荡山列为三山。古代的人们把位于中原地区的东、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它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IP属地:陕西69楼2018-10-18 21:23
                          收起回复
                            NO9:【穴】
                            穴”从金文、篆文的形体来看,像有窗口可以通风的岩洞、居所或土室之形,是古人用来居住的土穴,里面的圆弧像是窗口、挖痕,是个象形字。“穴”的本义为古人居住的半地下的土窖、洞穴。


                            IP属地:陕西70楼2018-10-18 21:25
                            收起回复
                              在远古时代,先民是利用天然的洞穴栖止,后来才懂得建造更适合于人类栖止的住所。起初的建筑情况相当简陋。在中原黄土地带,古人多在平地掘出类似地窖般的窟穴,上面以树枝架构起顶盖,并苦之以茅草或兽皮,这种带有顶盖的半地下式的建筑也叫“穴”,是对以前自然洞穴名称的沿袭。


                              IP属地:陕西71楼2018-10-18 21: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