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来厦门八个月后第一次搬家。新的租房很近,差不多就三公里的路程。不过这三公里的路程搬得我也心累。
我平时也算会打理生活之人。东西基本也都按一定规则摆放。所以星期六晚开始找房,星期天看到合适的,星期一晚谈妥,星期二立马就要搬家
东西其实不多,日常用品衣物床上用品除去锅碗瓢盆,最难办的估计也就是一张120mm*80mm的桌子了。我环顾了下四周,各个角落里零零星星地放了许多小东西:用塑料瓶做成的存钱罐、年前就买来屯着的洗发水和乳液、废了的手机尸体、用不着的机箱地垫以及各种快递纸盒子。
看着不多,可收起来却难上加难。尤其加上我有“品味旧物”的习惯,经常收拾收拾着就开始回忆泛滥,最后总在心里上演一场回忆录。
下班后没能吃饭就开始收拾东西。我用两个大的编织袋,收拾了我的棉被、枕头和床垫。用一个麻袋收拾了我的鞋子、屯着的面巾纸、洗发水、面霜乳液、药盒、各样生活用品、热水壶、煮蛋器、中药炉、单反手机耳机镜头等贵重物品的包装盒(日后出售二手可能用到)、螺丝刀、生料带、胶带,甚至是一个自己买的即热式热水器!再最后我用行李箱装了我的衣服,用书包装了几本书、笔筒文具和零食。然而,居然还有一张桌子,一个破烂的衣柜,一个落地扇,一张靠背椅以及脸盆和桶等大件。
我沮丧地站在被行李堆满的房间中央,发现我根本没意识到我居然有那么多东西。然后又只能自嘲,看来自己也是会生活的人:如此简陋的租房,活生生让我过成了小康一样的生活。
夜里去新租房找房东拿钥匙。与房东一家人合住。在接过钥匙的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即将要搬出一个破旧但却无人打扰的自我空间,然后进入一个陌生家庭的生活领域,这突然让我感到非常不安,甚至有了退房的冲动。
从房东家出来已经九点了,可想到成堆的东西还堆在宿舍呢,又还不知道哪里叫车,头就疼。那夜里的厦门已经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近日常阴少晴,夜里冷风依旧。偏偏今夜在我踱步回程时雨一直下。
我仍然站在堆满行李的房间中央,心里纠结。收拾完棉被的房间却不能叫房间,身处之内却没有安身的地方。听着窗外瓢泼雨声,我给房东发了条明天再搬家的短信后躺在木板上大半小时,床尾挨卫生间太近居然都长霉了。叹口气后,重新铺上床单棉被,草草睡了不安稳的一觉。
次日下班后,联系了一辆面包车来搬行李。
这个时候心里也比较好受了,至少行李有方法可以搬走了,唯一头疼的是这张大桌子。当初某宝上买来自己组装的,实际是连带着一个三层的架子,实惠又方便。可房门太小了,根本搬不出去呐。寻思着拆开再带走了,不料却有两颗螺丝螺纹花了。这心里立马又纠结了。
想起早先来厦门时,一个行李箱潇潇洒洒地就来到此地,找房子到入住前后花了不到三十分钟。再购齐日常生活用品,倒也十分惬意。
而这几个月来,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舒适度,前前后后也买了不少东西。可最后这些东西,有些竟也没用上几次。收集了半个上铺的纸盒子,最后也只有两个用来当药盒和零食盒子。最后这小盒套大盒虽然也没占据什么地方,终究也在这潮湿的天气里软化掉。
最后师傅车开来后我都没能把桌子拆下。
我是多喜欢这桌子啊,可现在也无能为力。心里一狠,不管了,让其自生自灭吧!还有这衣柜,这电风扇,这拖把、扫把,还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我快速地将需要的东西搬下楼,每决定舍弃掉一些东西,我的心里就轻松了一分。这种感觉却不像重获新生般,而仅仅只是一种负担减轻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减轻了心里上的负担。管理统筹的能力有限,所以我能带上的东西也仅仅那么多。何不如放开手脚,才能走得轻松一点。
师傅临走前,我回了趟屋子,把原本拆下要扔掉的螺丝放到桌子边。或许下一任租客重新装好后,也能很好为其服务呢。
搬家之苦,大概谁都能理解。从初三开始住宿,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搬过几次宿舍。学生时代总感觉随身之物最多的就是书本。中考后,高考后,印象最深的也是捧着装书的箱子走在夕阳的余晖下以及装书的箱子绑在老爸车后座的情景了。
如今,虽然厦门离家不远,也经常回家。可我也算在他乡有个小窝了。这里有我读写时昏黄的灯光,放松看剧时的笑声,滴水悬挂的衣服和夜里蜷缩的床单。
这里有我独自生长的日夜。
我天真地认为,我具备了所有的东西,这个地方才是我真正的窝。在我离开这里时,我突然觉得,扔掉那些并不是绝对必要的东西之后,这个“家”的价值量大小并没有改变。
我自诩是个水杯控,买了各种各样奇葩的水杯,导致在大学毕业后,我既然用单独一个袋子装了快二十个杯子回家。我认为坏掉的手机壳、计算器尸体还有价值,所以总是放在抽屉里。我觉得用烂的键盘很可能还有用,所以放在柜子顶吃灰。我觉得我需要喝果汁,所以买了个榨汁机。
可最后,这些杯子大多都放在厨子里了,一直用的杯子到头来一直在用。坏掉的计算器最总也没能变好。用烂的键盘就是用烂了,没再用的欲望。榨汁机用了一次后,就懒得碰,连清洗都懒。
并不是购入都是无用的东西,也不是无用的东西就没有收藏的价值。只是真的被太多太多东西给束缚住了,生活里,心灵上。
“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以我室中所有之物而我用之,是我用物也;若必购致拣择而后用之,是我为物所用也。我为物用,其苦如何?”
私以为,搬家一事若要顺心,则要从物件上开始收纳整理。衣服够穿就行。用具够用就行。食粮够吃就行。凡物稍微留点余量即可。先从事物上的简化开始做起,继而身心解脱出来,才不至于累赘。
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对于所需物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心里总得有一把尺,时不时量一量,自己的生活空间是不是被无意义的外物堵塞得不能放开拳脚。
搬家结束后在自己的日记里整理和反省时,也做了如下的总结:
1.搬家需要做足功课,做好时间上的余量,不要压线搬迁,心理成本太高。
2.对租户进行全面了解,再敲定。
3.对物品进行良好归纳,并思考自己的最简生活方式。
4.出门在外,东西以便携为主,能拆的就不用整装的,能买小的就不买大的。
当然,这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不代表所有人都需要这样做。
之后开始注意如何简化自己的生活。由于工作后空余时间变少了,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年少时光真的过去了,所以生活上尽量往简单方面走。
偶然间在豆瓣上发现了“极简生活”小组和“不持有的生活之道”小组。小组不像微博、贴吧一样热闹,却是少有的安宁。
丢掉衣柜里根本穿不上衣服,转手从未用过的咖啡机,不买心血来潮想要的物品,未退役的物品不找替代品…诸如此类方式,都是极简主义生活的方式。或许日常我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只是没有这么彻底,也没有如此意识。
我才刚接触“极简主义”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停留于表面功夫而已,所以在此也只是简单一提。可我觉得,这将会是我以后要走得道路。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减少物品只是手段,减少这些生活中无益的事情,从而腾出时间精力来留给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
如果说极简生活只是极简主义的第一阶段,那么我认为到最后一定是回到心灵上的自由和解放。这个来自西方的观念主义最后还是和东方的多数理念一样,纯净心灵,万物归一。
回到搬家这个话题上。
搬家是苦。现在一想,其实我这种程度的搬家算是小儿科的。或许是搬家时无人可以依靠而感到力不从心,牢骚颇多。若是遇上几十年的房子需要清理,倒需要费上不小功夫。
老人搬家就比较麻烦。可能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屋子,翻箱倒柜,竟能捣鼓出几车东西。各种陈旧琐碎,破铜烂铁。最无性价比的,大概就是知识分子。青年人大多敢放下,屋子里就堆满了破书和草纸。抬上扛下的,最后三毛八一斤也就卖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搬家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会找搬家公司,没有搬家经验,还没找好下一个新住处的时候房子已经到期了,需要马上搬走的这种窘态,另外还会遇到搬家工程,很多东西没办法带到新住处,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带走。这样那样一些列的问题,万物仓都可以一次性解决,万物仓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仓储公司,可以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的仓库,租期灵活,可在找房期间把行李寄存在这里,也是非常安全的,他们还提供上门搬存的服务,只用你自己打包好,他们就会有专门负责的同事上门来取,性价比很高,另外搬家时那些我们舍不得舍弃的物品,我们可以在万物仓租个小仓库,随存随取,这样就不用去纠结丢还是不丢的问题,总之我认为万物仓是非常符合我们生活需求的。
我平时也算会打理生活之人。东西基本也都按一定规则摆放。所以星期六晚开始找房,星期天看到合适的,星期一晚谈妥,星期二立马就要搬家
东西其实不多,日常用品衣物床上用品除去锅碗瓢盆,最难办的估计也就是一张120mm*80mm的桌子了。我环顾了下四周,各个角落里零零星星地放了许多小东西:用塑料瓶做成的存钱罐、年前就买来屯着的洗发水和乳液、废了的手机尸体、用不着的机箱地垫以及各种快递纸盒子。
看着不多,可收起来却难上加难。尤其加上我有“品味旧物”的习惯,经常收拾收拾着就开始回忆泛滥,最后总在心里上演一场回忆录。
下班后没能吃饭就开始收拾东西。我用两个大的编织袋,收拾了我的棉被、枕头和床垫。用一个麻袋收拾了我的鞋子、屯着的面巾纸、洗发水、面霜乳液、药盒、各样生活用品、热水壶、煮蛋器、中药炉、单反手机耳机镜头等贵重物品的包装盒(日后出售二手可能用到)、螺丝刀、生料带、胶带,甚至是一个自己买的即热式热水器!再最后我用行李箱装了我的衣服,用书包装了几本书、笔筒文具和零食。然而,居然还有一张桌子,一个破烂的衣柜,一个落地扇,一张靠背椅以及脸盆和桶等大件。
我沮丧地站在被行李堆满的房间中央,发现我根本没意识到我居然有那么多东西。然后又只能自嘲,看来自己也是会生活的人:如此简陋的租房,活生生让我过成了小康一样的生活。
夜里去新租房找房东拿钥匙。与房东一家人合住。在接过钥匙的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我即将要搬出一个破旧但却无人打扰的自我空间,然后进入一个陌生家庭的生活领域,这突然让我感到非常不安,甚至有了退房的冲动。
从房东家出来已经九点了,可想到成堆的东西还堆在宿舍呢,又还不知道哪里叫车,头就疼。那夜里的厦门已经下了一个多月的雨,近日常阴少晴,夜里冷风依旧。偏偏今夜在我踱步回程时雨一直下。
我仍然站在堆满行李的房间中央,心里纠结。收拾完棉被的房间却不能叫房间,身处之内却没有安身的地方。听着窗外瓢泼雨声,我给房东发了条明天再搬家的短信后躺在木板上大半小时,床尾挨卫生间太近居然都长霉了。叹口气后,重新铺上床单棉被,草草睡了不安稳的一觉。
次日下班后,联系了一辆面包车来搬行李。
这个时候心里也比较好受了,至少行李有方法可以搬走了,唯一头疼的是这张大桌子。当初某宝上买来自己组装的,实际是连带着一个三层的架子,实惠又方便。可房门太小了,根本搬不出去呐。寻思着拆开再带走了,不料却有两颗螺丝螺纹花了。这心里立马又纠结了。
想起早先来厦门时,一个行李箱潇潇洒洒地就来到此地,找房子到入住前后花了不到三十分钟。再购齐日常生活用品,倒也十分惬意。
而这几个月来,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舒适度,前前后后也买了不少东西。可最后这些东西,有些竟也没用上几次。收集了半个上铺的纸盒子,最后也只有两个用来当药盒和零食盒子。最后这小盒套大盒虽然也没占据什么地方,终究也在这潮湿的天气里软化掉。
最后师傅车开来后我都没能把桌子拆下。
我是多喜欢这桌子啊,可现在也无能为力。心里一狠,不管了,让其自生自灭吧!还有这衣柜,这电风扇,这拖把、扫把,还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我快速地将需要的东西搬下楼,每决定舍弃掉一些东西,我的心里就轻松了一分。这种感觉却不像重获新生般,而仅仅只是一种负担减轻的感觉,更主要的是减轻了心里上的负担。管理统筹的能力有限,所以我能带上的东西也仅仅那么多。何不如放开手脚,才能走得轻松一点。
师傅临走前,我回了趟屋子,把原本拆下要扔掉的螺丝放到桌子边。或许下一任租客重新装好后,也能很好为其服务呢。
搬家之苦,大概谁都能理解。从初三开始住宿,一直到大学毕业,也搬过几次宿舍。学生时代总感觉随身之物最多的就是书本。中考后,高考后,印象最深的也是捧着装书的箱子走在夕阳的余晖下以及装书的箱子绑在老爸车后座的情景了。
如今,虽然厦门离家不远,也经常回家。可我也算在他乡有个小窝了。这里有我读写时昏黄的灯光,放松看剧时的笑声,滴水悬挂的衣服和夜里蜷缩的床单。
这里有我独自生长的日夜。
我天真地认为,我具备了所有的东西,这个地方才是我真正的窝。在我离开这里时,我突然觉得,扔掉那些并不是绝对必要的东西之后,这个“家”的价值量大小并没有改变。
我自诩是个水杯控,买了各种各样奇葩的水杯,导致在大学毕业后,我既然用单独一个袋子装了快二十个杯子回家。我认为坏掉的手机壳、计算器尸体还有价值,所以总是放在抽屉里。我觉得用烂的键盘很可能还有用,所以放在柜子顶吃灰。我觉得我需要喝果汁,所以买了个榨汁机。
可最后,这些杯子大多都放在厨子里了,一直用的杯子到头来一直在用。坏掉的计算器最总也没能变好。用烂的键盘就是用烂了,没再用的欲望。榨汁机用了一次后,就懒得碰,连清洗都懒。
并不是购入都是无用的东西,也不是无用的东西就没有收藏的价值。只是真的被太多太多东西给束缚住了,生活里,心灵上。
“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以我室中所有之物而我用之,是我用物也;若必购致拣择而后用之,是我为物所用也。我为物用,其苦如何?”
私以为,搬家一事若要顺心,则要从物件上开始收纳整理。衣服够穿就行。用具够用就行。食粮够吃就行。凡物稍微留点余量即可。先从事物上的简化开始做起,继而身心解脱出来,才不至于累赘。
每个人生活方式不同,对于所需物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心里总得有一把尺,时不时量一量,自己的生活空间是不是被无意义的外物堵塞得不能放开拳脚。
搬家结束后在自己的日记里整理和反省时,也做了如下的总结:
1.搬家需要做足功课,做好时间上的余量,不要压线搬迁,心理成本太高。
2.对租户进行全面了解,再敲定。
3.对物品进行良好归纳,并思考自己的最简生活方式。
4.出门在外,东西以便携为主,能拆的就不用整装的,能买小的就不买大的。
当然,这都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并不代表所有人都需要这样做。
之后开始注意如何简化自己的生活。由于工作后空余时间变少了,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年少时光真的过去了,所以生活上尽量往简单方面走。
偶然间在豆瓣上发现了“极简生活”小组和“不持有的生活之道”小组。小组不像微博、贴吧一样热闹,却是少有的安宁。
丢掉衣柜里根本穿不上衣服,转手从未用过的咖啡机,不买心血来潮想要的物品,未退役的物品不找替代品…诸如此类方式,都是极简主义生活的方式。或许日常我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只是没有这么彻底,也没有如此意识。
我才刚接触“极简主义”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停留于表面功夫而已,所以在此也只是简单一提。可我觉得,这将会是我以后要走得道路。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减少物品只是手段,减少这些生活中无益的事情,从而腾出时间精力来留给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
如果说极简生活只是极简主义的第一阶段,那么我认为到最后一定是回到心灵上的自由和解放。这个来自西方的观念主义最后还是和东方的多数理念一样,纯净心灵,万物归一。
回到搬家这个话题上。
搬家是苦。现在一想,其实我这种程度的搬家算是小儿科的。或许是搬家时无人可以依靠而感到力不从心,牢骚颇多。若是遇上几十年的房子需要清理,倒需要费上不小功夫。
老人搬家就比较麻烦。可能一间十来平方米的屋子,翻箱倒柜,竟能捣鼓出几车东西。各种陈旧琐碎,破铜烂铁。最无性价比的,大概就是知识分子。青年人大多敢放下,屋子里就堆满了破书和草纸。抬上扛下的,最后三毛八一斤也就卖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搬家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不会找搬家公司,没有搬家经验,还没找好下一个新住处的时候房子已经到期了,需要马上搬走的这种窘态,另外还会遇到搬家工程,很多东西没办法带到新住处,很多东西没有办法带走。这样那样一些列的问题,万物仓都可以一次性解决,万物仓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仓储公司,可以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的仓库,租期灵活,可在找房期间把行李寄存在这里,也是非常安全的,他们还提供上门搬存的服务,只用你自己打包好,他们就会有专门负责的同事上门来取,性价比很高,另外搬家时那些我们舍不得舍弃的物品,我们可以在万物仓租个小仓库,随存随取,这样就不用去纠结丢还是不丢的问题,总之我认为万物仓是非常符合我们生活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