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137,436贴子:3,469,265

大清也是死于亲贵不肯捐军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上海1楼2018-10-10 20:59回复
    常说大明死于内帑耗尽,勋贵不肯捐银,后来被李自成抄出7000万两。
    其实,大清无力镇压南方新军起义,也是军费不足。八旗亲贵们大约2900万两的私蓄基本存入了外国银行。
    以下转自刘增合先生的《辛亥革命时期清廷的战时财政运筹》


    IP属地:上海2楼2018-10-10 21:02
    回复(1)
      2025-07-27 10:50: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上海3楼2018-10-10 21:02
      回复


        IP属地:上海4楼2018-10-10 21:03
        回复


          IP属地:上海5楼2018-10-10 21:03
          回复


            IP属地:上海6楼2018-10-10 21:03
            回复


              IP属地:上海7楼2018-10-10 21:03
              回复




                13楼2018-10-10 21:28
                收起回复
                  2025-07-27 10:44: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朝亦然 银行名字都一样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0-10 21:47
                  回复
                    人才缺失严重


                    来自iPhone客户端20楼2018-10-11 10:11
                    回复


                      IP属地:上海22楼2018-10-11 11:24
                      回复


                        IP属地:上海23楼2018-10-11 11:24
                        回复
                          咸丰三年(1853年),库银只有118709两。
                          然后咸丰下旨亲贵大臣募捐,
                          穆彰阿(革职)、卓秉恬(在职)、耆英(宗室)三家共捐四万两;
                          潘世恩(汉人致仕大学士),三千两;
                          孙瑞珍(户部尚书),五千两。
                          其中,捐额稍巨之家,以筹款需时,允许分期付款;如崇实(通政使),三日内缴三千两,一月内,续缴九千两。王爷们对此表示欣慰,赞他“爽快”。
                          事后统计,十八家共捐二十余万。


                          IP属地:上海24楼2018-10-11 11:31
                          回复
                            国库里能饿死耗子,这些人还富得流油,这样的王朝不可能不跨


                            IP属地:上海25楼2018-10-11 11:59
                            回复
                              2025-07-27 10:38:5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明清情况完全不同
                              明朝,勋贵宗室是只占据地位和经济补偿,而不能掌权的(除了开国时期)
                              明朝主要掌权的是士大夫阶层,再就是作为皇帝代表的太监
                              清朝完全不同,清朝“首崇满洲”,满洲亲贵阶层是整个皇权的后盾和基础
                              明末,起码崇祯即位时,明朝的中央权威并没有衰落,九千岁说杀就杀,首辅说换就换,因为战事不利被砍了的大臣也不知道多少
                              清朝就不同了,太平天国起义和同期其他各路反王,实际上彻底击垮了清朝的立国基础,八旗绿营兵彻底废掉,汉人士大夫阶层崛起,后面甲午战争,清朝权威丧尽(打不过英法也就罢了,打不过日本是怎么回事?)
                              到辛丑条约,东南互保拒绝勤王,八国联军进京,连皇城脚下的人们都对大清没了敬畏了
                              所以革命党兴起之时,清朝中央权威是个丧尽的状态
                              那么,明朝对亲贵开刀,是有实现的可能性的——第一中央权威没有衰落,第二不会动摇自己的权力基础(反正亲贵不掌权),反而对亲贵开刀后的收益可以收买士大夫
                              清朝对亲贵开刀,则是完全的自寻死路——第一中央权威丧尽,第二当时清朝能稳固依靠的也就是亲贵阶层,其他人早就首鼠两端,随时准备跑路了
                              这两者可行性上天差地别


                              IP属地:江苏26楼2018-10-11 12: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