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风天月吧 关注:17贴子:1,297
  • 3回复贴,共1
浅析:我为什么踌躇满志却一事无成


IP属地:江苏1楼2018-10-09 23:11回复
    本科时期创了这个贴吧,牢骚不少,回首翻看,与现今现状竟有许多相似。Something may never change.主要表现为,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想做的事情有很多,能坚持去做的事情寥寥。人的幸福感是和其自身现状与自身目标相关的。曾有一个大牛师弟,4.5GPA+7.5雅思+清华直博+校内极高人气+高富帅,也经常患得患失,一度产生精神焦虑。也有许多同学,拿一份不高的薪资,干着不忙的工作,下班乐乐呵呵。幸福感是因人而异的,从目前来看,我应该是属于没调和好个人想法与现状之间的矛盾,想的比较多,而做的比较少。如果继续纠结/不满,发泄牢骚情绪,那与过去并无二致,故简要分析产生这样状况的原因。
    从人的天性上讲,是很难长期集中注意力在不感兴趣的东西上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自己在那做作业,总是写着写着就摆弄起橡皮铅笔,或者拿着草稿纸涂涂画画,或者拿着几个文具脑补出一出曲折离奇大戏,如果被父母长辈看见,他们通常会吼我们,不应该开小差,要专心学习,但是一般趁他们不在,我们又会不自觉的神思飘荡。高中阶段的学习实际上是非常反人性的,剥夺一切娱乐方式,例如转书/转笔等,加上布置难以完成的任务量,与极力营造的竞争氛围。因此在高中阶段学习,是一段很特殊的经历,因为当时学校所营造的一切都是为了遏制人的天性,而很显而易见的道理,要想获得什么,总要付出与之对应的努力。因此这阶段通常是辛苦却感到充实。有人怀念高三,我并不认为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怀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对现状的不满。离开高中就不存在这样压抑天性的环境,而压住自身的天性,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以我自己为例,从大一时候开始,高数等等课程,认真听个二十分钟,总会不自觉的神思飘荡,而此时的自己通常有了最简单的消遣工具,手机,刷一刷贴吧,这个吧看到那个吧,轻轻松松两小时过去了,正好下课,合上课本,内心罪恶感油然而生,哎,又是一节课水过去了。回到宿舍调整下情绪,打开电脑,打开CF,又是美好的一天过去了。再到目前,风靡流行的抖音/知乎等等,抖音是短视频的代表,知乎最初的目的是分享高质量知识,具有最大的共同点是快。大家都很难长期集中注意力,整个电影太长,也很难抽出大段大段的时间,短视频的出现正好填补这个空缺。知乎也是,看书太长,一本书如果从头到尾看完,快的话要几个星期,慢的话要几个月,看看别人对于某些东西的看法等等,几分钟看完。因此,我觉得,人是很难长期集中注意力在那些没有兴趣的事情上的,而大部分需要做到的事情都需要付诸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这个便是其中一个矛盾所在。
    从想去完成的事情上来讲,大部分事情是没有及时有效反馈机制的。学生期间学习的好与坏有一个评价标准,成绩。在许多日漫或者网文里,也存在战斗力系统,我战斗力高,***。这些评价标准是极其简单粗暴的,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及时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也可以很快看见自己付出以后可以带来的收益。而在现实里,成年人的评价体系是多维度/极其复杂的,你可以靠工作业绩突出,也可以靠高情商,也可以靠牛比的爹或者岳父,也可以就是简单靠运气爆棚,这些东西统统是很难量化的,都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带来的问题就是,我如果现在去付出努力,去干某一件事情,我如何验证我付出的价值?如果我想达到更高的目的,我还要继续付出多少?有坚持看一些专业方面书籍,但是总有一种忧虑,我看的东西有用吗?有坚持锻炼身体一段时间,也总会在想,累的呼哧呼哧的,体重还是一如既往的毫无变化,那我坚持的意义是什么?有时候在想,像会计等一些职业,工作是简单粗暴的考证,我证含金量高,那工资就高。而考证,总归是一个有明确目标的事情,无论难拿不难拿,总归是一个目标,就像望梅止渴。我现在的工作,更像是不知道前方有没有梅林,只能看见一片宽阔/一望无际的沙漠,现在在做的事情像是不断在假设,某个方向可能有梅林。长此以往,经常会形成努力——自我怀疑——放弃——自我怀疑——再努力这样的循环。
    从个人方面考虑,个人因素也会有一定影响。通俗而言,称之为懒。我目前的状况是,加班靠自愿,空闲时间也不少。我一般并不会通过打游戏来kill time。我是一个没有太多兴趣爱好的人。空余时间我可能出去散步,也有可能看番。实在是不知道干啥了,才会打游戏/看电影。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很常见的消遣是听歌,开着喇叭外放,其他啥事都不做,坐在电脑面前发呆,或者跟着旋律哼唧哼唧。但是很多情况下,我并不想打游戏/看视频/听歌,什么事情都不想干,纯粹只是坐着发呆。这方面可能占一大部分空闲时间。这部分时间用来做点其他事情也是可以的,毕竟,只是放空思想啥事都不想干的怠惰状态。目前不太清楚出现这种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致状况的原因,将此部分原因归结于自身的懒惰,纯粹是主观上的不想去做某些事情。
    我一直信奉的观点就是,发现问题很简单,麻烦的是解决问题。对于社会与生活中大部分事情均是如此,发现问题,然后比比几句,浪费点口水罢了。但是问题还是赤裸裸的摆在这里,如果无法有效解决问题,那发现问题也是白发现。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但是并没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或者说最有效方法其实很简单,是一开始都心知肚明的:Just Do It。


    IP属地:江苏2楼2018-10-10 00:24
    收起回复